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理論前沿 > 深度原創 > 正文

初心與使命:百年大黨的精神風帆

【摘要】中國共產黨的初心與使命是中國近現代180多年發展進程的歷史必然選擇,是黨對歷史的反思與總結,集中體現在黨的理想信念、奮斗目標、性質宗旨,遵循著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共產黨執政規律,其實質具有歷史發展的趨勢性與方向性,是黨實現偉大中國夢的精神風帆。踐行黨的初心與使命,要堅持真理與價值相統一、堅持思想建黨與制度治黨相協調、堅定“四個自信”與改進作風相結合,使黨的初心和使命內化于精神信仰、外化于行為習慣,成為中華民族、中國共產黨人的集體意志。

【關鍵詞】初心與使命 百年大黨 精神風帆

【中圖分類號】D602 【文獻標識碼】A

胸懷千秋偉業,初心如磐,使命在肩。中國共產黨的初心與使命是在近現代180多年以來中華民族發展歷程中孕育而生,是激勵黨為了全體中國人民創造美好生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中國夢的精神風帆,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奮勇前行。

黨的初心與使命是中國近現代180多年發展進程中的歷史必然選擇,是黨實現偉大中國夢的精神風帆

百年征程飽經滄桑,百年初心矢志不渝。中國近現代180多年的滄桑歷程有力證明了中國共產黨的奮斗目標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高度一致性。中國共產黨的初心與使命,集中體現在黨的理想信念、奮斗目標、性質宗旨,遵循著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共產黨執政規律,其實質具有歷史發展的趨勢性與方向性,這也就決定了只有中國共產黨有這樣的初心與使命。

黨的最高理想與共同理想充分彰顯了黨的初心與使命遵循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和近現代以來中國社會發展規律。實現共產主義必須立足于黨在現階段的奮斗目標,腳踏實地推進社會主義事業,堅持最高理想與共同理想的統一。黨的共同理想,從近代180多年以來中華民族發展歷程來看,在經歷了洋務運動、農民起義戰爭、資產階級革命派領導的民主革命的失敗嘗試后,直到馬克思主義廣泛傳入中國。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這個無產階級的科學世界觀作為爭取國家獨立和民族解放的強大精神武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歷經了千難萬險。在這個歷史進程中,黨始終牢記初心與使命,高舉共產主義理想大旗,遵循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帶領中國人民不畏艱險、不斷探索,譜寫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頑強奮進的壯麗史詩。

黨的奮斗目標是黨不忘初心與使命、遵循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具體表現。實現共產主義是黨的最終奮斗目標,為了實現這一最終目標,黨根據不同歷史階段的具體任務和不同情況,制定黨在各個階段的奮斗目標。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提出了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三座大山”。1953年中央政治局制定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提出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并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對手工業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1987年黨的十三大提出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奮斗目標。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鮮明提出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黨的奮斗目標統一于黨領導的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實踐,是黨的初心與使命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時代順應,在救國、興國、強國,進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完整事業中的具體表現。

黨的性質宗旨是黨的初心使命遵循共產黨執政規律的價值彰顯。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中國共產黨是為維護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利益而成立的無產階級政黨,超越了其他階級所代表的一部分人利益的局限性,成為全中國人民的堅強領導核心。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這奠定了黨執政的價值基礎,體現了黨的初心與使命的精神追求。

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在初心與使命指引下,形成了重大的理論創新、制度創新,進行了偉大實踐

黨的初心與使命在理論認知上的重大成果。毛澤東同志、鄧小平同志、江澤民同志、胡錦濤同志都對黨的初心與使命作過相關論述。毛澤東同志指出:“共產黨是為民族、為人民謀利益的政黨,它本身決無私利可圖。”鄧小平同志曾經寫道:“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江澤民同志提出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實現國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奮斗。胡錦濤同志提出了堅持以人為本、全面發展的科學發展觀,讓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重要論述是對毛澤東同志、鄧小平同志、江澤民同志、胡錦濤同志關于初心與使命重要論述的繼承與發展,是站在更高的歷史跨度,以黨的奮斗目標和動力作為新的政治范疇,成為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坐標系,是新時代黨的初心與使命在理論認知上的重大成果,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創新發展。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重要論述的主題主線,著重強調了為什么要堅守黨的初心與使命,闡釋什么是黨的初心與使命,怎樣踐行黨的初心與使命,是新時代黨的初心與使命在理論認識上的豐富與發展。

黨的初心使命形成的制度成果。《中國共產黨章程》是黨的根本大法,是對黨的性質宗旨、指導思想和奮斗目標的集中體現,黨堅守初心與使命在黨的百年奮斗歷程中形成了許多重要的制度成果。第一,關于強化黨員干部政治理論學習的制度。黨在各個歷史時期,根據工作的需要,建立了一系列的政治理論學習的制度。改革開放以來,形成了如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制度、干部學習培訓考核評價機制、黨委(黨組)中心組學習制度、“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制度等。這些制度對于黨員干部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以理論涵養初心使命具有重要意義。第二,關于強化黨性教育管理的制度。目前,黨形成了黨內主題教育制度、黨的組織生活制度、民主評議黨員制度、黨員黨性分析評議制度。這些制度對于加強黨員的理想信念、錘煉黨性修養具有指導意義。第三,關于強化黨員作風建設的制度。黨持之以恒加強黨的作風建設。2012年12月4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了“八項規定”,作為解決作風問題的切入口。這些規章制度的實施,有利于改進黨的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第四,關于強化黨員紀律建設的制度。中國共產黨高度重視紀律建設。黨的五大,明確地把維護黨的政治紀律作為紀律檢查工作的重點。黨的十九大對新時代黨的紀律建設進一步作了部署。這些有關紀律建設的制度的剛性約束,錘煉了黨員領導干部忠誠干凈擔當的政治品格。第五,關于強化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制度。黨在改革開放之前主要是運動反腐,改革開放以后是以制度反腐,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涉及黨風廉政法規制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檢查考核制度、領導干部個人有關事項報告制度等。這些制度有力推進了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推動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維護了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黨的初心與使命貫穿于“兩個偉大革命”的偉大實踐。社會革命昭示著共產黨人的初心,自我革命是共產黨人肩負使命的要求。中國共產黨百年的輝煌歷史,既是帶領人民艱苦卓絕地進行偉大革命的歷史,也是領導全黨堅定不移推進偉大自我革命的歷史。“兩個偉大革命”辯證統一于黨的初心與使命在革命、建設、改革全過程中的偉大實踐之中。“兩個偉大革命”能夠協同推進,根本原因在于黨始終堅守了“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黨的初心與使命是回答黨“是什么,干什么”的問題,“兩個偉大革命”回答的是“如何干”的問題,兩者是理論與實踐相互作用的統一整體。

踐行中國共產黨的初心與使命,要堅持真理與價值相統一、堅持思想建黨與制度治黨相協調、堅定“四個自信”與改進作風相結合

百年夢想承載于肩,精神力量賡續于脈。踐行黨的初心與使命,要牢記宗旨,強化制度意識,做到立場觀點情感相統一,揚起實現偉大中國夢的精神風帆,推動中國巨輪行穩致遠。

踐行黨的初心與使命,要堅持真理與價值相統一。黨的初心與使命是充分建立在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基礎之上的,具有真理性和實踐性。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是黨的價值實現的執著追求。踐行黨的初心與使命,堅持真理與價值相統一,就是要不斷煥發馬克思主義真理的力量,為黨踐行初心與使命提供理論信仰源泉。堅持人民立場,保持黨與人民的血肉聯系,就是不要忘了為人民服務的初心,不要忘了一切為了人民的使命,始終牢記這是黨踐行初心與使命的根本目的所在,做到立場觀點情感的有機統一。

踐行黨的初心與使命,堅持思想建黨與制度治黨相協調。中國共產黨是思想引領型政黨。百年的實踐證明:黨能夠永葆初心與使命,歷經滄桑依然能夠不斷鑄就輝煌,很重要的經驗是注重思想建黨、理論強黨,堅持理論創新,用科學理論武裝全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使加強制度治黨的過程成為加強思想建黨的過程,也要使加強思想建黨的過程成為加強制度治黨的過程。”踐行初心與使命,堅持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相協調,就是通過思想建黨解決黨員和領導干部堅守初心與使命的認知理解問題,通過制度治黨解決黨員和領導干部堅守初心與使命的實踐內化問題。尤其是建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制度,讓全體黨員始終牢記黨的性質宗旨、理想信念和奮斗目標,讓黨的初心和使命內化成精神信仰、外化成行為習慣,成為全黨的實踐遵循。

踐行黨的初心與使命,堅定“四個自信”與改進作風相結合。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就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堅定道路自信,確保踐行初心與使命的正確方向。堅定理論自信,夯實踐行初心與使命的理論根基。堅定制度自信,強化踐行初心與使命的制度基礎。堅定文化自信,凝聚踐行初心與使命的精神力量。在堅定“四個自信”的同時,還要注重改進工作作風。“大道至簡,實干為要。”要常懷憂患的意識,永遠保持慎終如始、戒驕戒躁的清醒頭腦,永遠保持不畏艱險、銳意進取的奮斗韌勁,破除官僚主義和形式主義的頑疾,發揚為民服務孺子牛、創新發展拓荒牛、艱苦奮斗老黃牛的精神,主動擔當,自覺砥礪初心與使命。

(作者為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副編審)

【參考文獻】

①《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

②《習近平關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重要論述選編》,北京:黨建讀物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2019年。

③《黨的十八大以來大事記》,新華網,2017年10月16日。

④《習近平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上強調歷史使命越光榮奮斗目標越宏偉 越要增強憂患意識越要從嚴治黨》,《人民日報》,2014年10月9日。

責編/谷漩 美編/陳媛媛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谷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