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理論前沿 > 深度原創 > 正文

我國免稅業發展新趨勢

【摘要】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我國海外出行人數大幅下降,因而,我國對免稅政策進行了適時完善,使得被壓抑的消費需求得到充分釋放。從繁榮國內市場角度看,離島免稅政策能夠持續促進我國居民海外消費回流和消費升級,加強內需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從發展開放型經濟角度看,離島免稅政策將使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達到更高的層次、水平和標準,并推動規則、規制、管理和標準的現代化,有利于推動供給側提質升級,激發我國產業優勢。可以預見,未來我國免稅業將進一步提質擴容,市內免稅和離島免稅有望成為新的增長點。

【關鍵詞】離島免稅 消費 內循環 【中圖分類號】F752 【文獻標識碼】A

近期,我國海外出行人數因疫情影響而大幅下降,我國對免稅政策進行了適時完善,充分釋放了被壓抑的免稅經濟需求。未來,進一步激發國內購買力,需要完善國內免稅政策,在實現更高水平開放的同時,加快國內奢侈品、電子產品等高端產業的發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我國免稅業的發展歷程

我國免稅業始于1979年,為順應我國入境旅游業的快速發展,原中國旅行游覽事業管理總局向國務院上報開辦免稅銷售業務。我國免稅業具有明顯的政策性,主要表現在:一是對免稅品的經營商進行要求限制;二是對經營的免稅品種及銷售對象進行規定;三是對免稅品免去的稅種和外匯管理進行規范。近年來,我國免稅政策逐步放開,市場化改革程度不斷加強。筆者將我國免稅業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段進行剖析。

第一階段,萌芽階段(1980—1984年)。1980年,深圳市在國務院的批準下開設了第一家免稅店。1983年,為了支持對外貿易事業、服務出國人員,對外經貿部(現商務部)成立了中國出國人員服務公司(以下簡稱“中出服”)。1984年,中國免稅品公司(以下簡稱“中免”)成立。由此,中出服和中免成為中國最早的兩家免稅品專營企業。

第二階段,爆發階段(1985—2010年)。這一時期,我國免稅業格局逐漸形成,各個渠道的免稅業務得到長足發展。自1994年起,我國免稅業逐步走向市場化,零售網絡、經營形式、銷售場景、商品結構等不斷改善。此外,2000年以來,我國密集出臺相關政策,主要聚焦免稅業務的經營方式和監管問題。

第三階段,創新階段(2011年至今)。2011年,海南離島免稅政策正式獲批。2014年,三亞海棠灣免稅店和吳哥免稅店開設,標志著中國免稅業務向國際市場邁出了重要一步。2020年,《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發布,有力推動了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順利開局。

對我國免稅業的發展現狀進行分析可以發現:第一,免稅行業整體份額提升,進行供給側整合。我國免稅業發展持續向好,自2008年出臺系列寬松政策后迎來高速增長期,銷售規模不斷擴大。2016年,中國免稅業銷售收入281.5億元人民幣,超越英國和美國,成為全球第二的免稅大國。據海關統計,截至2019年底,累計購物1631萬人次,免稅銷售額538億元。我國免稅主要包括出入境離境免稅(含市內免稅等)和離島免稅兩大方面,前者主要針對出入境人群,后者則針對出島人群。

根據行業自身性質,中國免稅市場具有典型的授權經營特點。早在2006年,海關總署發布的監管辦法就將免稅經營單位定義為“經國務院批準授權,具備開展免稅經營資格的企業”。我國免稅業實行“統一經營,統一組織進貨,統一制定零售價格,統一制定管理規定”的政策,各類免稅業態均以授權牌照、指定專營公司的模式運營。目前,我國共有八家經營免稅業務的企業,中免的市場占有率最高,中出服主要以市內免稅店為主,珠海免稅企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珠免”)、海南省免稅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免”)、深圳市國有免稅商品(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免”)則主要是區域性經營,在地區范圍內具有較強優勢。需要注意的是,隨著中免收購日上、海免,以及先后中標中國香港機場煙酒段、首都機場以及國內其他機場口岸免稅店,我國免稅業呈現出繁榮發展的局面。以2018年的收入計算,中免系收入占比達到了82%的份額。

第二,高端商品消費能力較強,外流現象較為嚴重。隨著我國中產階級的壯大以及消費水平的提升,境外消費連續十幾年攀升。據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數據,2018年中國公民出國旅游花費位列世界第一,全年在國外花費達到2773億美元。此外,中國人對奢侈品的消費熱情也令全球驚嘆。據統計,2012年至2018年,中國為全球奢侈品消費貢獻了超過一半的增長。事實上,消費外流的主要原因是我國奢侈品進口稅率普遍較高,國內產品與國外同類免稅產品之間存在巨大的價格差異。根據國泰君安證券發布的研究報告,2019年我國個人奢侈品市場規模突破1500億美元,但其中七成以上的購買是在海外,而同一時期國內免稅行業的總業績不到500億美元。顯然,國人龐大的高端免稅品消費需求與國內免稅市場規模并不匹配。

客觀來說,中國免稅業的發展仍處于相對滯后的階段。這一方面是由于國家政策方面的限制,另一方面是由于免稅經營主體的經營水平還有待全面提高。種種因素導致具有強勁購買需求的國人選擇在國外免稅店進行消費,而各國免稅店也將中國消費者奉為“座上賓”,提供專門針對中國消費者的個性化服務,如開通中文免稅品購物預定網站、為門店配備中文導購等。

我國免稅業發展新趨勢

第一,疫情為國內免稅業帶來了新機遇,壟斷格局有望被打破。近年來,我國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國際航線增長,免簽國家增多。當前,中國已連續多年保持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國的地位。舉例而言,由于文化相近、地理位置相近,部分商品具有價格優勢,日韓兩國長期位于中國游客最喜愛國家的前幾位。但受疫情影響,日韓均采取較為嚴苛謹慎的邊境開放政策。日韓旅游業、免稅業遇冷,勢必會導致大批國內消費者回流的溢出效應,為我國免稅業發展創造了新機遇。同時,我國出臺一系列政策,將免稅業作為引導消費回流的重要手段。2019年,財政部、文旅部、商務部等五部門聯合印發《口岸出境免稅店管理暫行辦法》,決定有條件地放開免稅店經營地域和類別限制,準予企業平等競標口岸出境免稅店經營權。隨著2020年6月王府井對外宣布獲得免稅資質,同年7月海南自由貿易港免稅政策落地,國內免稅市場醞釀變局,牌照放開與市內免稅店呼之欲出。可以說,國內免稅業適度開放是大勢所趨,打破壟斷格局形成競爭勢在必行。

第二,市內免稅店和離島免稅店成為新藍海。市內免稅店、離島免稅店和機場免稅店是全球常見的三種免稅業態。市內免稅店設于主要城市的城區內,在境內向符合海關免稅驗放規定的游客提供免稅商品。從全球最大的免稅市場韓國來看,自1979年開設第一家市內免稅店以來,截止到2019年,其市內免稅店的銷售總額已經占整體免稅收入的85%左右。而相比于韓國等國家,我國的市內免稅店規模較小,尚處于萌芽階段,發展空間較大。推動市內免稅運營商發展,可以吸引更多的境外游客到中國進行消費(根據國外經驗,市內免稅店在空間布局、體量、商品品類等方面都優于機場免稅店)。此外,市內免稅店在選址上有更大的靈活性,由于其土地稀缺性遠低于機場,因此租金等運營成本較低。可以預見,未來幾年,市內免稅和離島免稅的集體發力會再一次塑造中國消費市場的格局。

離島免稅主要是指對乘飛機、火車、輪船離島(不包括離境)游客實行限值、限量、限品種的免進口稅購物,在實施離島免稅政策的免稅商店內或經批準的網上銷售窗口付款,在機場、火車站、港口碼頭等指定區域提貨離島的稅收優惠政策。離島免稅市場自2011年在海南試點以來,發展勢頭強勁。2009年12月,《國務院關于推進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頒布,標志著海南國際旅游島上升為國家戰略;2011年3月,財政部發布《關于開展海南離島旅客免稅購物政策試點的公告》,海南島成為繼日本沖繩島、韓國濟州島和中國臺灣金門馬祖后的全球第四個實施離島免稅政策的島嶼。九年來,離島免稅政策經歷了七次調整,對惠及對象、商品品類、購買限額和次數、銷售方式等進行了科學化和人性化的放寬。2020年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提出要將海南打造為引領我國新時代對外開放的鮮明旗幟和重要門戶,以及新的經濟增長引擎。2020年7月初,為進一步釋放政策效應,建設高質量的自貿港,《關于海南離島旅客免稅購物政策的公告》正式實施。與之前的相關政策相比,本次離島免稅政策的調整主要涵蓋六個方面:一是免稅購物額增加;二是離島免稅商品品種增加;三是取消單件商品免稅限額規定;四是以額度管理為主,減少單次購買商品數量限制;五是鼓勵適度競爭,具有免稅品經銷資格的主體可以按照規定參與海南離島免稅經營;六是加強事中事后監管,打擊倒賣、走私等違法行為。

第三,海南離島免稅市場發展勢頭強勁,容量不斷擴大。自2011年實施離島免稅政策以來,海南免稅品銷售實現穩步增長,2018年突破百億。此外,購物人次占旅客總數比重明顯提高。2020年7月,從海南省空港和海港口岸離島旅客人數約為160萬人次,其中在免稅店購買免稅品的有46.7萬人次,占離島旅客總人次的29%,較2019年同期增長一倍多。據海口海關統計,自2011年4月20日海南離島免稅購物政策實施,截至2020年第一季度,海關共監管銷售離島免稅品7200.1萬件,銷售金額550.7億元人民幣,購物人數1609.7萬人次。需要注意的是,定價策略與促銷使得目前海南離島免稅經營的化妝品比日本、韓國、新加坡、法國以及中國香港等主要市場的平均售價優惠10%至20%。總之,新政下的海南離島免稅增量空間持續釋放,政策效應持續向好。

為促進經濟持續穩定發展,海南鼓勵適度競爭,著力增添本地新力量。目前,海南共有4家離島免稅店,均由中免集團經營。2020年7月,財政部等國家部委授權海南省政府批準1—2家經營主體享有海南離島免稅經營資質。按照逐步放開、適度競爭、平穩發展的原則,綜合考慮海南省企業的發展定位、經營領域和管理能力,2020年8月海南省人民政府正式批準兩家公司享有海南離島免稅經營資質,并已報財政部等部門備案。無疑,新增兩家有離島免稅經營資質的企業,有利于逐步形成多元主體經營、差異化競爭的格局,中免一家獨大局面被打破,能夠更好地滿足游客的免稅購物需求。同時,海南將爭取在三亞新開設3家離島免稅店。新增免稅店有利于解決客流承載能力飽和、商品和品牌供不應求以及排隊時間過長等問題,能夠營造良好的購物環境,提升消費者的購物體驗。此外,海南將強化事中事后監管,使離島免稅行穩致遠。發展離島免稅購物,海南省目標明確,即成為購物天堂,而不是“代購天堂”。《關于海南離島旅客免稅購物政策的公告》明確指出,已經購買的離島免稅商品不得再次進入國內市場,倒賣、代購、走私的個人和免稅店將承擔法律責任。為確保海南離島免稅新政穩妥實施,海關從完善管理制度、加大監管宣傳力度、強化科技運用等多方面入手,創新管理模式和手段,通過調整業務系統參數,實現離島免稅購物全流程信息化監管,有效化解違規購物的管理風險,營造安定有序的市場購物環境。只有“管得住”,才能“走得遠”。在嚴格監管下,離島免稅購物政策紅利正成為拉動消費的新引擎,為海南自由貿易港、海南國際旅游消費中心建設增動力、添活力。

“海南購”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影響

第一,釋放消費熱情,推動消費升級。首先,免稅購物新政將有效釋放消費熱情,推動海南加快形成消費主導型的經濟發展模式。離島免稅政策的直接作用是增加消費需求。按2019年出境旅游人數計算,若這一部分消費能力轉移至海南,每人用滿10萬元的免稅購物額度,則能帶動15萬億的免稅消費規模。同時,未來國外進口商品更容易進入海南市場,部分進口商品的定價可能相應降低,有利于擴展游客購物種類、提高游客購物檔次、增加消費者福利。可以預料,未來海南將成為一個國際級的消費中心,成為購物者的天堂。其次,離島免稅新政將改善購物環境,促進綜合性商圈建設。從前,海南省免稅購物行為主要集中在三亞,三亞海棠灣免稅店商業面積達7.2萬平方米;未來,海南將以免稅店為中心,努力打造一個業態特色鮮明、服務功能齊全、購物環境優良的綜合性中高端商圈,讓游客不僅能夠購買免稅商品,也能享受多元服務,進而有效激發游客的消費潛能,帶動消費升級。最后,隨著國內市場開放度和吸引力的提升,離島免稅新政能夠拓展本土品牌的銷售渠道和影響力。2020年3月,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央宣傳部、教育部等23個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加快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意見》,提出要“在免稅店設立一定面積的國產商品銷售區,引導相關企業開發專供免稅渠道的優質特色國產商品,將免稅店打造成為扶持國貨精品、展示自主品牌、傳播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平臺”。可以說,海南離島免稅購物的不斷發展將從供給側提升國產商品和服務的競爭力,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第二,促進以旅游業為龍頭的現代服務業發展。旅游業綜合性強、關聯度高、拉動作用突出,涵蓋了許多第三產業部門。根據產業波及理論,離島免稅政策不僅能夠增加游客對零售商品的需求,也能夠增加游客在交通、住宿、餐飲等項目的支出。同時,旅游業的發展還會帶動金融服務的完善。相關研究表明,海南省旅游業與金融業的耦合協調度呈現持續增長趨勢,表明兩個產業的互動協調能力逐漸增強,產業融合作用越來越明顯。除此之外,離島免稅政策的發展完善還有助于帶動文化產業的發展。從長期來看,離島免稅政策放寬的經濟增長效應還能夠輻射到第一、第二產業。根據理論層面的邏輯推理,離島免稅政策對旅游業的帶動作用可以通過產業間的投入產出關系傳遞到其他產業,從而實現經濟的全面發展。例如,離島免稅政策的發展完善會使得游客增加,進而通過農村旅游和熱帶農產品銷售帶動第一產業發展,推動鄉村振興;通過工業旅游和工業品加工,帶動第二產業發展。

第三,加快形成新發展格局。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面向未來,我們要把滿足國內需求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加快構建完整的內需體系”“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培育新形勢下我國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這是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變化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是事關全局的系統性深層次變革。海南自由貿易港的建設既是我國對外開放的新窗口,也是我國經濟實現內外循環、良性互動的契機。因此,應把構建新發展格局同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銜接起來,在海南率先探索形成新發展格局,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海南自由貿易港力求實現最高水平開放,顯示出中國長期以來堅持的全方位融入世界經濟的政策不會動搖,中國會通過不斷加大開放力度,繼續參與世界經濟發展。未來,海南自由貿易港的發展須用好國內和國際兩個市場,增強國內國際經濟的聯動效應,在雙循環的互動過程中發揮好“橋梁”和“杠桿”作用。

總之,從繁榮國內市場角度看,離島免稅政策能夠持續促進我國居民海外消費回流和消費升級,加強內需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從發展開放型經濟角度看,離島免稅政策將使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達到更高的層次、水平和標準,并推動規則、規制、管理和標準現代化,有利于推動供給側提質升級,激發我國產業優勢。

(作者為中央財經大學財政稅務學院院長、教授;中央財經大學財政稅務學院鐘悅對此文亦有貢獻)

【參考文獻】

①石鑫:《全域旅游背景下旅游業和金融業耦合協調發展研究——以海南省為例》,《商場現代化》,2020年第2期。

②《國內“免稅經濟”掀起新熱潮 跨境代購要失業?》,中國網,2020年7月14日。

③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

責編/孫渴 美編/楊玲玲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谷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