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健全新就業形態勞動保障法律制度
全國總工會發布意見破解新就業形態群體維權難題
近日,中華全國總工會印發《中華全國總工會關于切實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切實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合法權益,推動健全勞動保障法律制度。
與傳統意義上的職工相比,新就業形態群體具有組織方式平臺化、工作機會互聯網化、工作時間碎片化、就業契約去勞動關系化及流動性強、組織程度偏低等特點,權益維護面臨許多困難問題。解決好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在工資收入、社會保障、勞動保護、職業培訓、組織建設和精神文化需求等方面的困難和問題,是促進平臺經濟長期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是工會履行好維權服務基本職責的必然要求。
《意見》要求,發揮產業工會作用,積極與行業協會、頭部企業或企業代表組織就行業計件單價、訂單分配、抽成比例、勞動定額、報酬支付辦法、進入退出平臺規則、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保護、獎懲制度等開展協商,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勞動經濟權益。督促平臺企業在規章制度制定及算法等重大事項確定中嚴格遵守法律法規要求,通過行業職工代表大會、行業勞資懇談會等民主管理形式聽取勞動者意見訴求,保障好勞動者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等民主政治權利。督促平臺企業履行社會責任,促進新就業形態勞動者體面勞動、舒心工作、全面發展。加強工會勞動法律監督,配合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監察執法,針對重大典型違法行為及時發聲。
《意見》提出,積極推動和參與制定修改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充分表達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意見訴求,使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群體各項權益在法律源頭上得以保障。配合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加快完善工時制度,推進職業傷害保障試點工作。推動司法機關出臺相關司法解釋和指導案例。
《意見》要求,深入開展“尊法守法·攜手筑夢”服務農民工公益法律服務行動和勞動用工“法律體檢”活動,廣泛宣傳相關勞動法律法規及政策規定,督促企業合法用工。推動完善社會矛盾糾紛多元預防調處化解綜合機制,重點針對職業傷害、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保護等與平臺用工密切相關的問題,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提供法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