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進入新世紀以來,俄羅斯十分注重通信與互聯網技術建設,重點實施信息技術的創新研究與應用開發,加大互聯網基礎設施投資,擴大信息產業園建設,不斷完善信息技術安全法規與信息技術安全頂層設計,堅持信息產品自主創新,為互聯網新媒體發展開拓出廣闊空間。目前,俄羅斯移動互聯網發展勢頭迅猛,新媒體技術正在深刻影響其國內外輿論環境,日益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觀察俄羅斯通信與網絡技術建設,審視其新媒體發展現狀,可以為中俄在該領域加強合作奠定理論基礎,以攜手應對網絡安全與國際話語體系建設問題。
【關鍵詞】互聯網技術 信息產業 網絡安全體系 新媒體發展 俄羅斯
【中圖分類號】G219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0.30.021
【作者簡介】張舉璽,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教授、博導。研究方向為跨文化傳播、國際輿論話語體系。主要著作有《蘇聯晚期媒介生態與體制》《中俄現代新聞理論比較》《中俄新聞功能比較研究》《中俄新聞文體比較研究》等。
政府高度重視網絡技術發展
信息網絡技術及其產業正在對俄羅斯經濟產生越來越深刻的影響。進入21世紀以后,俄羅斯經濟增長對石油和天然氣工業依賴程度過高,政府開始將發展信息技術及其產業,作為經濟上擺脫對能源過度依賴、優化經濟結構的戰略任務和發展目標。2008年爆發的全球金融危機使俄羅斯經濟受到重創,促使俄聯邦政府下決心,以高新技術創新及產業為突破口,徹底改變依賴原料出口的經濟結構。于是,俄聯邦政府對信息技術產業發展高度關注,并積極采取一系列支持措施,使信息技術產業得到快速發展,在世界行業排行榜中的地位逐步上升。
普京在2010年簽署總統令,批準了《信息社會發展規劃(2011~2020年)》(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ая программа РФ «Информационное общество 2011~2020 года»),標志著實施多年的《俄羅斯電子發展規劃》(Программа развития электроники России)被正式取代。該規劃以提高俄羅斯綜合競爭能力為目的,制定了俄羅斯信息社會建設和發展總目標,希望通過大力發展信息和通信技術、數字化內容、創新技術等,完善國家管理體系,提高國家管理效率,使公司和個人一起得到發展。事實上,早在2008年5月,普京政府就組建了通信和大眾傳媒部,以適應信息技術發展的新趨勢,更有效地統籌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大眾傳媒產業發展。
2013年8月,俄羅斯政府實施《2013~2018年信息技術產業發展路線圖》(Планмеро-приятий «Развитие отрасли информационных технологий в 2013~2018 годах»),提出政府對信息技術產業重點關注的主要內容如下。[1]
第一,重點實施信息技術領域的創新研究與應用開發。在2018年前投入40億盧布(約8億人民幣),建設50個信息技術創新研發中心。第二,發展與改善計算機基礎設施。2015年之前,完成了11個科技園建設。以此為高新技術產業孵化器,大力支持IT產品出口。第三,加大計算機人才培訓力度。目前,俄羅斯IT產業從業人數僅占全國總人口的1.4%,遠遠落后于西方發達國家。
2013年11月1日,普京簽署總統令,批準了《2014~2020年信息技術產業發展戰略及2025年遠景規劃》(Стратегия развития отрасли информационных технологий в РФ на 2014~2020 годы и на перспективу до 2025 года)。這標志著信息技術成為俄聯邦政府發展“創新型”經濟的新動力。該規劃由俄羅斯通信與大眾傳媒部為主導,聯合科教部、經濟發展部、勞動部、工貿部等相關執行機構共同制定完成。主要內容涉及人才儲備與培養、增加IT研發投入、信息技術應用與普及、培育信息技術大型企業、擴大高新技術出口、保障信息安全等13個關系到俄羅斯未來發展的信息技術產業方向。
為提升國際技術競爭力,俄羅斯將大數據處理、計算機培訓、人機交互、機器人技術、量子和光技術、信息安全等,作為未來10~15年的長期優先研發項目。計劃短期內在音視頻搜索、數據陣列處理、新數據存儲、超級計算、信息安全(生物識別、威脅控制)、云計算、人機交互界面、導航、測試等技術領域實現突破。為實施該戰略,俄羅斯明確將寬帶網絡、構建數據中心、電子文件流轉系統、共享國家數據、加速發展服務產業等作為必要的外部條件。
時任俄羅斯總理梅德韋杰夫于2014年1月簽署了一項由教育科學部起草的《2030年科技發展前景預測》(Прогноз научно-технологического развития РФ на период до 2030 года),把信息通信技術列為俄羅斯未來科學技術優先發展方向。根據預測數據,俄羅斯科學技術研發經費支出在GDP中的比重將由目前的1.2%增至2020年的3%。[2]在2016年國情咨文中,普京宣布俄羅斯將向數字經濟過渡。他高度評價了俄羅斯目前信息通信技術產業所取得的成績,以及對產業發展的重要意義。政府將對IT公司的優惠期限延長到2023年,同時將推進俄羅斯向數字經濟轉變的政策。[3]
2016年4月,俄羅斯互聯網發展研究院[4]對外公布了俄羅斯“互聯網+”的發展路線,主要集中在八個領域,即“互聯網+媒體”、“互聯網+主權”、“互聯網+教育”、“互聯網+社會”、“互聯網+醫療”、“互聯網+金融”、“互聯網+貿易”和“互聯網+城市”。2017年1月,俄羅斯政府成立了全俄信息技術發展基金會(Фонд развития россиской отрасли информационно-коммуникационных технологий, ИКТ)。成立基金會的目的在于為信息通訊領域相關科學、科技、創新活動,提供資金支持和其他支持。除政府部門主導外,以俄羅斯互聯網創新發展基金、互聯網技術及基礎設施發展促進基金等為代表的官方和民間投資力量,正在給俄羅斯互聯網產業發展注入極大動力。
信息技術產業穩步發展
在政府大力支持下,俄羅斯信息技術保持穩步發展,在世界信息技術領域排行榜中的地位逐步攀升,信息技術對經濟增長的內在推動作用愈發突出,信息技術產業發展迅速。
第一,互聯網領域。從互聯網用戶規模及相關指標來看,俄羅斯已經成為歐洲最大的互聯網市場。俄羅斯超過德國成為歐洲地區互聯網用戶數量最多的國家。2015年,俄羅斯互聯網用戶數量達到了8000萬人,其不到世界2%的人口卻擁有全球3.6%的互聯網用戶。根據J'son & Partner Consulting咨詢公司發布的數據,俄羅斯寬帶普及率已經達到83%以上,寬帶用戶數量在全球排第6位。[5]近年來,俄羅斯互聯網經濟發展勢頭很好。2014年,俄羅斯傳統互聯網市場規模為10940億盧布,電子支付市場規模為4760億盧布,互聯網經濟已達年GDP總量的2.2%?;ヂ摼W相關市場的容量為118000億盧布,約等于GDP總量的16%。[6]盡管眾多經濟領域正面臨著低速增長,甚至負增長,但與互聯網相關的經濟領域均在快速增長。
俄羅斯涌現出一批具有相當實力的互聯網巨頭。2018年3月,福布斯雜志公布了2018年俄羅斯互聯網公司市值前十排名。Yandex以133.8億美元排名第一,Mail.Ru Group以68.6億美元占據第二名。第三名是Avito(27.34億美元)。[7]Yandex是一個提供所有日常生活服務的平臺,包括搜索、電商和社交,相當于BAT的合體。它在搜索方面占俄羅斯60%的市場份額,擁有最大的語境廣告系統,提供錢包支付、出租車、導航、音樂等幾百個不同種類的服務。[8]Mail.Ru公司主要聚焦俄語互聯網市場,致力于經營綜合性通信和娛樂平臺,擁有俄羅斯領先的電子郵件服務,是俄羅斯最大的門戶網站之一。該公司擁有兩個最大的俄語社交網絡VKontakte(VK)和Odnoklassniki(OK)。同時,提供離線移動地圖、導航、即時通訊等服務。該公司擁有搜索和電子商務用戶1540萬,社交網絡月度活躍用戶9000萬,全球及時通用戶1100萬,社交網絡游戲的安裝量達1.75億。[9]
第二,信息技術領域。俄羅斯向來重視IT基礎設施建設,計算機軟件外包業發展十分迅速。在彭博公司(Bloomberg)發布的“世界百強軟件外包城市”中,莫斯科、圣彼得堡、下諾夫哥羅德和新西伯利亞等城市榜上有名。在聯合國電子政務發展排行榜中,俄羅斯的電子政務排名一直比較靠前,在全球參與排名的193個國家中排在第27位,在全球24個IT經濟領先國家中排在第14位。
從企業層面看,俄羅斯有9家軟件企業入圍“Global Services”2013年公布的全球外包百強企業。俄羅斯卡巴斯基公司在普華永道(PWC)公布的全球軟件供應商百強企業2014年排行榜中,以6.28億美元營收額排在第54位。俄羅斯“IC”公司以3.6億美元營收額在歐洲、中東、非洲地區軟件供應商百強榜中排在第30位,在發展中國家市場軟件百強榜中排在第8位。[10]
第三,通信基礎設施建設。俄羅斯國土遼闊,政府向來重視通信基礎設施的建設,為發展數字經濟打下了基礎。近年來,俄羅斯在通訊領域取得了令人欣喜的進展。2016年,俄羅斯有線寬帶覆蓋率超過70%,第四代移動通訊技術覆蓋全俄70%的居民區。同年,俄羅斯在71個聯邦主體中鋪設了3.5萬公里光纖通訊網絡。在遠東地區,從薩哈林到馬加丹、從薩哈林到堪察加鋪設了水下通信光纜,當地居民跟內陸居民一樣,享有高速互聯網。在北極地區,重點確保3個聯邦主體內21個居民區電信服務設施。俄羅斯大面積廣泛鋪設光纖通信網絡,為全面發展數字化經濟鋪平了道路。
此外,政府對寬帶使用提供了特殊優惠。2015年,10兆網絡每月費用僅為45盧布(時值人民幣約5元),寬帶服務價格在全球排名第10位。價格上的優勢為俄羅斯創造了良好競爭環境。據世界銀行數據顯示,俄羅斯目前寬帶平均入網速度指標已經超過歐洲大部分國家,光纖通訊用戶接入數量已經達到整個歐盟地區數量總和。[11]
第四,信息產業園建設。2009年11月,時任俄羅斯總統梅德韋杰夫提出,要在莫斯科近郊斯科爾科沃地區建立高新技術創新園區,計劃用5年時間打造出類似于美國“硅谷”的新技術研發與商業化的超級科技綜合體。當年規劃中的這個高新技術創新園區占地500公頃,預計總建筑面積為14.5萬平方米,可以吸納超過1.1萬人科研技術人員供職。園區以研發為基礎,重點發展生物醫藥、信息技術、航空航天、新能源和核技術等5大產業。到2012年底,已有1千多家企業與“斯科爾科沃”創新中心簽署合作協議,571家企業虛擬入駐,包括微軟、英特爾、IBM、思科、西門子、波音、諾基亞、飛利浦、阿爾斯通等跨國企業巨頭。[12]
目前,俄羅斯擁有12個科技園,占地48萬平方米,入駐企業數量約為5500家。2015年,俄羅斯科技園新增入駐公司數量達到900家,共計收入超過500億盧布,創造了2萬多個就業崗位。俄羅斯通訊部將對地區級科技園補貼項目進行年度跨機構監管,加強對一些已經完成建設的科技園的推廣和發展,創造必要條件,給予更多優惠。[13]
堅持自主可控的信息技術安全體系
美國和俄羅斯在戰略方面存在競爭關系。俄羅斯在信息化建設和網絡信息技術領域落后于美國。同時,俄羅斯面臨日益猖獗的網絡攻擊、網絡黑客活動、網絡犯罪、網絡恐怖主義等網絡安全風險。因此,俄羅斯高度重視建立符合其國家利益和特色的自主可控的信息技術安全體系。
第一,不斷完善信息技術安全法規。近20年來,俄羅斯持續不斷地制定并頒布了多部信息安全法律法規,明確了政府部門職責和互聯網行為規范。從《俄羅斯聯邦憲法》把信息安全納入國家安全管理范圍開始,相繼制定與頒布了《俄聯邦信息、信息化和信息網絡保護法》、《俄聯邦計算機軟件和數據庫法律保護法》(Закон о правовой охране программы для ЭВМ и баз данных)、《俄聯邦通信法》(Федеральный закон О связи)、《俄聯邦保密法》(Закон о государсственной тайне)和《俄聯邦著作權法》(Закон РФ об авторском праве)等,修訂了《俄羅斯聯邦大眾傳媒法》,形成了多層級信息安全法律體系。2014年5月5日,普京簽署《知名博主管理法案》(Закон о блогерах)規定,凡是網頁訪問量日均達到3000人次以上的博客,作者必須在監督機構進行注冊,并遵守大眾媒體相關管理辦法,不得假冒他人或發布虛假信息,不得利用其網站或個人網頁從事違法犯罪活動,禁止傳播有關恐怖主義和色情、暴力等信息。該法案作為“反恐系列法規”的組成部分。7月4日,俄聯邦杜馬批準了一項最新法規,禁止公民數據庫存儲在國外服務器上。凡是收集俄羅斯公民信息的互聯網公司,都應當將這些數據存儲在俄羅斯國內。
為加強網絡監管和反恐,俄聯邦政府頒布法令,從2014年8月13日開始,在俄羅斯公共場所使用WiFi上網時,必須進行身份認證。使用者可用護照、駕照等證件號碼進行實名認證,個人信息得到核實后方可使用。[14]2016年1月1日,俄羅斯《互聯網隱私法案》生效,賦予公民請求搜索引擎刪除含有不準確、不相關、對個人后續事件和行為無意義和違反俄羅斯法律相關信息鏈接的權利。6月,俄聯邦杜馬通過《國家公務員網上行為法》,規定國家公務員須上報網上個人信息,包括個人在社交媒體上的賬號及相關認證信息等。另外,俄聯邦杜馬還通過了一項由統一俄羅斯黨(United Russia)議員伊琳娜·亞羅瓦婭(Ирина Яровая)起草的反恐法修改案。該法案要求所有互聯網服務供應商和通信運營商將所有數據記錄保留6個月,所有原數據保留3年,并要求電信公司協助政府破解加密信息,這使國家安全機構能獲得更大監控權力。[15]
第二,加強信息技術安全頂層設計。20多年來,俄羅斯將網絡信息主權與安全作為國家主權和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宏觀戰略思維謀劃信息安全頂層設計,構建符合國家利益和意志的具有自主可控特色的網絡空間話語體系,為國家信息安全建設提出戰略方向和指導。俄羅斯先后于1997年頒布《俄聯邦國家安全構想》,2000年出臺《俄聯邦信息安全學說》,2009年出臺《2020年前國家安全戰略》,2013年8月公布《2020年前俄聯邦國際信息安全領域國家政策框架》,確定了國際信息安全領域的主要威脅,以及俄聯邦在國際信息安全領域國家政策的目標、任務和優先方向及其實現機制。
2014年1月10日,俄羅斯公布了《俄聯邦網絡安全戰略構想》,明確了俄聯邦網絡安全戰略的相關問題,旨在確定國內外政策方面的重點、原則和措施,切實保障俄羅斯聯邦公民、組織和國家的網絡安全;確定了保障信息安全的優先事項,包括發展國家網絡攻擊防護和網絡威脅預警系統,發展和改革相關機制以提升重要信息基礎設施的可靠性,改進網絡空間內國家信息資源的安全保障措施,制定國家、經貿公司和公民社會在網絡安全領域的合作機制,等等。該文件特別要求推廣使用國產軟硬件及網絡安全保障設備,更換國家重要信息通信系統和重要基礎設施中的外國產品。完善網絡安全骨干培養工作和組織措施等。[16]
2016年12月5日,普京簽署第646號總統令,發布新版《俄羅斯聯邦信息安全學說》,向國內外公布俄羅斯信息安全戰略,重新界定了俄羅斯在信息安全領域的國家利益和優先發展方向,明確了俄羅斯在信息安全領域的戰略目標。旨在保證俄“信息領域的國家安全”,加強俄羅斯防御國外網絡攻擊的能力,從戰略層面防止和遏制與信息科技相關的軍事沖突。該學說首次提出俄聯邦在信息安全領域的國家利益,明確了一國的信息安全領域可以視為一國所獨有的領土,本國在此領域擁有主權。該“信息安全學說”將公民在使用信息技術時所擁有的權利與自由,以及保障公民信息安全等,都列為俄聯邦的國家利益,是一大創舉。[17]
第三,堅持信息產品自主創新。根據國家信息安全戰略,俄羅斯在發展信息安全技術上堅持自主創新,促進加速信息技術和信息產品的“本國化”,減輕對國外信息技術和產品的依賴程度。俄羅斯充分利用其雄厚科技基礎和人才儲備,積極推進網絡信息技術的國產化,高度重視芯片和操作系統的研發,芯片設計技術已達世界領先水平,并研制出具有俄羅斯自主知識產權的高安全等級操作系統。
為減少對外國軟件系統的依賴,提高安全性,俄羅斯自主開發了一款基于Linux代碼的國產操作系統,即ALT Linux系統,并在政府部門推廣應用。圣彼得堡技術大學研制出一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內核的高安全等級操作系統,在與國外產品兼容問題上,只局限于外層的功能調用,而內核是獨立的,具有很高的安全性。2014年,俄羅斯“莫斯科星火科技中心”有限股份公司成功研發出四核微處理器—“厄爾布魯士-4C”,其性能可與國外領先公司生產的微處理器相媲美。這是俄羅斯開發的功能最強大的微處理器,用于因可能加裝某種裝置而禁止使用國外電子元件的俄軍事領域。[18]2014年2月,俄羅斯國家杜馬通過新法案,要求在俄羅斯境內采購和使用網絡通信設備時,必須優先考慮國產產品,只有當國產產品無法滿足要求時,才允許采購和使用進口網絡通信設備。
為了保證國家網絡安全,俄羅斯國防部曾在2013年向政府提議,要建設獨立的國家內部網:俄聯邦機構、大型企業、科研院所等均可接入該網,在訪問互聯網時將通過加密通道加密,以保障國家和地方政府機構的網絡安全。[19]2016年8月,俄羅斯啟動了首條多節點量子互聯網絡試點項目,用于保證其高級別數據保護。量子網絡被稱為“無條件安全的通信方式”。
信息技術創新成為國家戰略目標。信息化、網絡化是當今世界最顯著的發展特征之一。從世界范圍看,網絡化、信息化對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各領域的交叉融合趨勢的推動作用十分明顯,成為推動經濟轉型、提升國家綜合競爭力的強大動力。俄羅斯大力推進進口替代戰略,將突破制約產業發展的核心技術、培育自主可控的信息技術作為中長期發展方向。為支持信息技術產業發展,俄聯邦政府不斷采取措施,給予信息技術產業強有力的資金支持。俄政府計劃在未來10年內每年投資100億盧布,投資總額將達到1000億盧布,重點建設和扶持50個信息技術領域創新研發中心。鼓勵和支持企業、科研院所自主研發關鍵IT技術,構建產、學、研、用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
移動網絡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
得益于俄羅斯政府對互聯網技術的高度重視與持續建設,兼具互聯網特征的新媒體在國家雄厚的資金支持下得到迅速發展,推動全民上網。根據“We Are Scocial”報告,2016年俄羅斯互聯網滲透率達72%,人均上網時長4.7小時,全球排名第7,全球社交媒體使用人數排名第17。[20]從這些數據中可以看到,互聯網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
互聯網時代最重要的推動力量是信息化和大量信息技術革新。隨著俄羅斯新媒體領域的快速發展,俄羅斯在國家層面上加大了對新媒體的扶持力度,將新媒體作為實現國家經濟現代化的重要手段。根據TNS俄羅斯的數據:2015年3月,俄羅斯移動終端用戶達到4250萬,超過臺式/手提電腦用戶數量;移動終端用戶數量占互聯網用戶數量67.2%,同比增長28%。其中,智能手機用戶數量達到2580萬,占互聯網用戶數量的40.8%,同比增長34%;平板電腦用戶數量達1670萬,占互聯網用戶數量的26.4%,同比增長20%(見表1)。[21]
從表1可以看出,即便是在歐洲地區,俄羅斯民眾使用手機終端上網的人數和比率均居前列。在急劇增加的數據之中,很大程度上可以看出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態勢。2015年的俄羅斯網絡安全調查報告顯示,俄羅斯作為網絡飛速發展中國家,每年有超過430萬個網絡域名被注冊。同時,網民人數也呈現每年240萬人的增長,不僅是靜態人數和比例較高,而且網民的活躍度也比較高。對于維持如此高的活躍度,最重要的一個因素便是移動互聯網的推廣和使用。由于網民使用網絡的方式已經發生了根本改變,對于移動互聯網的需求更加迫切。研究結果表明,俄羅斯網民人數和網民活躍群體數量還將保持高增長態勢,每年將會保持7%的增長速度。
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相互融合
人們入網方式的多樣化,給新媒體發展帶來了更為有利的寬松條件。新媒體主要特征是平臺化,其平臺化作用可以理解為報紙、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與網站、社交媒體等新興媒體搭建的共有平臺,從而實現信息在不同載體和領域間進行自由切換。
俄羅斯在加強和改進新媒體建設方面,非常注重平臺化建設,斥巨資將俄新社和“俄羅斯之聲”廣播電臺兩大媒體重組為“今日俄羅斯”國際新聞通訊社。在合并基礎上,對原來分布于全球各地的記者站進行了精簡與整合,在全球建立12個新聞采編中心,實現了信息統一采集與發布。在內容創設方面,轉載部分報紙、電視、電臺播發的信息到新媒體平臺,依托“俄羅斯之聲”的固有優勢,增設近20個語種的廣播,實現了全天候、無間歇的新聞播報。
值得關注的是,俄羅斯新舊媒體融合,并不是非此即彼的狀態,而是采用并行不悖模式。借助于傳統模式發展路徑,新媒體發展可以和傳統媒體實現有效融合。時至今日,俄羅斯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融合發展,依然呈現逐步加速態勢。一些著名媒體,如《真理報》《論據與事實》《消息報》等,都在積極適應新媒體發展的宏觀形勢,加快數字化建設步伐,在堅持原有紙質媒體報道的基礎上,創辦自己的網站,推出網絡版和手機版,以方便讀者多載體閱讀。同時,俄羅斯一些受眾群體數量較小的報紙,也紛紛開設博客、微型網頁,實現可視化報道。
社交網站異軍突起
新舊媒體相互融合,發展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集約化平臺,為社交網絡媒體全面發展提供了溫床。社交網站顧名思義,其本質上是為了服務社會交往而存在的,只不過這種交往借助于網絡技術,從以前的場景化社交,演變為非面對面的社交,或稱之為虛擬化社交。在俄羅斯境內,受到巨大社交訴求的推動,每天上網人數已經有6900萬人次,其中89%的上網者是社交網站用戶。這種用戶的界定,如果我們按照學理上的劃分,即每天上網一次或是以上者,則定義為上網用戶。而從社交網站用戶關注內容來劃分,主要有用戶信息、熱點討論、商品和服務、娛樂活動等類型。在社交網站的信息中,有超過一半的信息是轉帖和討論,大概占比10%~20%是關于用戶或是用戶周邊的信息。[22]
目前,俄羅斯境內最大的社交網站當屬“結交”和“同學”。從訪問量來看,這兩個是俄羅斯最大的社交網站。值得重視的是,俄羅斯作為多民族國家,地廣人稀,不同人種的民眾聚集在一起,更容易形成群體化選擇傾向,這一點在社交軟件的使用方面也有所體現。在俄羅斯中央聯邦地區,主要有莫斯科、特維爾州、圖拉州、雅拉特拉夫州等18個聯邦主體。2014年,該區域人口達到了3880萬人,占俄羅斯總人口的27.2%。其中,超過一半人口都住在莫斯科和莫斯科州,城市人口比例為81.23%。這部分人群使用“臉譜”和“推特”(美國流行的社交網站)比較多,占比分別達到了31%和30%。而俄羅斯西伯利亞聯邦區和南部聯邦區的居民則偏愛“同學”社交網站,俄羅斯西北部居民喜歡“結交”和“推特”社交網站(見表2)。[23]
通過調查研究發現,在使用“同學”社交網站的用戶中,有超過四成主要集中居住在10萬人以下的小城市;將近三分之一的“臉譜”和“推特”用戶居住在80萬以上人口的大城市。無論是何種形式的社交網站,其在內容建設方面都具有相似性。但是,以“推特”為代表的部分社交網站側重于報道時政類新聞。隨著社交網站供給信息內容日益海量,不同社交網站的定位正在發生細化,比如在內容方面,“推特”比較傾向于政治化的內容,“臉譜”則傾向于民眾日常生活的反映。
俄羅斯作為世界重要的經濟實體之一,在致力于國家整體實力提升的同時,非常注重新媒體技術的應用與外國互惠合作。從實踐層面看,俄羅斯近年來加大了對信息化、新媒體建設的投放力度,將信息化建設視作國家經濟現代化的戰略目標之一,在世界信息技術變革大潮中迅速崛起。在國家政策的指引下,一大批極具國際市場競爭力的新媒體不斷推出,比如Вконтакте,作為社交網站的領軍者,在滿足普通居民日常生活需求的同時,還積極服務于國家間的交往和合作,并注重在國際交往與合作中作用發揮。正是這種雙重的職責屬性,才讓這一社交平臺在俄羅斯網民,甚至國家政治經濟生活中的作用日益提高。
俄國內的一些傳統媒體也紛紛謀求轉型發展。比如,俄羅斯最大的新聞資訊類媒體“今日俄羅斯”通過植入新媒體技術和理念,實現了傳統媒體向新興媒體的轉型升級。目前,其開辦的FreeVideo網站為全球185個國家的1萬6千多個電視頻道和新聞機構提供新聞服務,包括CNN、FOX新聞網、美聯社、路透社等,并在此基礎上成立短片新聞通信社RUPTLY,有償提供來自全球所有熱點地區的實時和存盤視頻新聞內容,在宣傳國家形象、傳播本國文化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4]
總之,在未來的發展道路上,互聯網將成為推動國家競爭力的重要載體,誰能夠在最短時間內快速搶占到信息技術高地,誰就有可能在未來的競爭中實現優勝。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俄媒體合作與國際輿論話語權構建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編號:17ZDA289;鄭州大學博士研究生霍龔云對本文亦有貢獻)
注釋
[1]張冬揚:《信息技術成俄羅斯創新型經濟新引擎》,《中國電子報》,2014年3月28日。
[2][5][10]張冬楊:《俄羅斯信息技術產業現狀及發展趨勢》,《歐亞經濟》,2015年第2期。
[3]張冬楊:《普京在2016年國情咨文中宣布:俄將向數字經濟過渡》,中國經濟網,2016年12月8日。
[4]該研究院是俄羅斯互聯網及其相關產業長期發展規劃的主要起草單位。
[6][俄]Cnews.ru:《俄互聯網經濟已達GDP總量的2.2%》,張冬楊譯,中國經濟網,2015年10月26日。
[7]《福布斯評出2018年俄羅斯估值最高的20家公司》,搜狐網,2018年2月27日,http://www.sohu.com/a/224240004_807537。
[8]老扎:《俄羅斯的互聯網巨頭什么樣?Yandex表示他們是BAT的合體,還有滴滴》,36kr官網,2016年4月29日,https://36kr.com/p/5046523.html。
[9]羅華:《探訪俄羅斯兩大互聯網巨頭公司:Yandex和Mail.Ru》,人民網,2017年7月11日,http://media.people.com.cn/n1/2017/0711/c120837-29396809.html。
[11]張冬楊:《全球及俄羅斯2015年IT市場大盤點(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中心“兩學一做”專題學習網,2016年7月18日,http://www.ccpitecc.com/%E4%B8%A4%E5%AD%A6%E4%B8%80%E5%81%9A/article.asp?id=6820。
[12]閻彥:《中俄總理共話創新合作:俄羅斯再造“硅谷傳奇”?》,中國政府網,2014年10月15日,http://news.sina.com.cn/c/2014-10-15/085230991454.shtml。
[13] 張冬楊:《俄羅斯2015年ICT領域工作取得新成績(下)》,中國經濟網,2016年5月4日,http://intl.ce.cn/specials/zxgjzh/201605/09/t20160509_11356959.shtml。
[14][16][18]楊國輝:《2014年俄羅斯網絡信息安全建設觀察》,《中國信息安全》,2014年第10期。
[15]王丹娜:《2016俄羅斯信息安全態勢綜述》,《中國信息安全》,2017年第2期。
[17]班婕、魯傳穎:《從俄聯邦政府信息安全學說看俄羅斯網絡空間戰略的調整》,《信息安全與通信保密》,2017年第2期。
[19]王舒毅:《俄羅斯網絡安全戰略的主要特點》,《信息安全》,2016年第8期。
[20]石惠敏:《2016年俄羅斯與金磚國家傳媒產業發展報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7年,第326頁。
[21]王雨瓊:《俄羅斯新媒體發展概況》,《新媒體前沿發展報告(2015)》,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年,第134頁。
[22][23]陳強:《俄羅斯新媒體發展研究》,《全球經濟瞭望》,2015年第2期。
[24]張超:《國際傳播中的話語爭奪策略——以俄羅斯RT電視臺為例》,《傳媒》,2014年第7期。
責 編/周于琬
Internet Technology and New Media Development in Russia
Zhang Juxi
Abstract: Since the entry into the new century, Russia has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improving communication and Internet technologies. It has focused on conducting innovativ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arou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creasing investment in Internet infrastructure, expanding the construction of information industrial parks, constantly improving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on and the top-level design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curity, adhering to the independent innovation of information products, and opening up a great development space for the Internet-based new media. At present, with the rapidly advancing mobile Internet, the new media technology is deeply affecting the public opinion environment in and outside of Russia and changing people's life styles day by day. Observing the improvement of communication and Internet technologies in Russia and examin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ts new media development can lay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strengthening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Russia in this field, so as to jointly deal with the problems about Internet security and establish the international discourse system for it.
Keywords: internet technology, information industry, internet security system, new media development, Rus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