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合作凝聚力量
多方合作形成了多方共贏的局面。“我們與哈工大(深圳)開展聯合研究計劃,研究成果將服務于企業風控需求。對于一些重要的探索性技術,需要花大量時間研究,選擇與具備技術儲備能力的高校合作研究,可節約企業40%甚至60%的成本。”深圳證券信息有限公司數據中心副總監毛瑞彬告訴記者。
“情感計算是人工智能的核心問題之一,語言情感智能分析技術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科學研究價值、社會價值和商業應用前景。”帶領研究團隊與招商證券、深圳證券信息有限公司等企業開展合作的徐睿峰告訴記者,共建共享合作共贏,在人工智能方面,哈工大(深圳)一直抱著開放合作的態度,希望產學研合作推動技術迭代。目前,他們已攻克一系列關鍵技術,并成功服務于各級政府機關、金融證券行業等。
科技創新,人才是第一資源。記者了解到,為促進青年科技人才成長,向科技創新提供不竭的人才動力,哈工大(深圳)通過產學研合作創造實踐機會,實現學校人才培養與企業人才需求之間的“無縫對接”,力爭培養動手能力強、學以致用的成熟型人才,幫助學生更高質量就業。
數據顯示,哈工大(深圳)累計培養的1.5萬余名碩士、博士研究生中,畢業生留深率達52%;歷屆畢業生創辦企業58家,其中91%為創新型企業或研究院。
“計算機專業是一個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的學科,不深入企業很難了解實際情況。”哈工大(深圳)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在讀博士段少明告訴記者,參與校企合作的項目,讓學生有機會走進企業,真正了解企業當前需要解決的技術難題是什么,這與單純從書本上獲取知識的收獲完全不同。
“我們歡迎哈工大(深圳)等國內高校的優秀學生來企業實習,更歡迎這些優秀高校的老師與我們開展各層技術的產學研合作。”與哈工大(深圳)開展合作的華為云安全CTO楊松博士表示,在與高校合作中,華為云可以提供各種云服務及相關研發環境,幫助高校在上面驗證自己的算法以及各種創新思維。
新時代的深圳適合創新人才施展才華,促進科技創新發展。“深圳把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作為科技創新的先導,正不斷完善‘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產業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撐’的全過程創新生態鏈,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資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從政策支撐、資金扶持、平臺建設等方面多措并舉,營造一流創新生態。”章煒說,這讓創新群體可以大展拳腳自由探索。
“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無論育人才還是搞科研,整合資源價值,凝聚多方力量,才能走得更穩、更遠、更快。”吳德林表示,相信隨著創新要素集聚,產學研深度融合,創新生態完善,深圳創新潛能將不斷釋放,創新成果將不斷涌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