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調查研究 > 中國經驗 > 正文

豐收背后有個“隱形英雄”(經濟聚焦)(2)

“我今年種了8畝小麥,增產又增收!”甘肅省會寧縣草灘鎮斷峴村糧農李玉娥臉上滿是喜悅。夏收前,會寧縣在確定適宜收獲時間的同時,加強對農機作業前檢查,開展減損技術指導,全力降低小麥機收損失,顆粒歸倉多了一層保障。

沒有農業機械化,就沒有農業現代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發展農業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進農業機械化、智能化,給農業現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

今年夏收,各地在機收減損上挖掘潛力,促進增產增收。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今年夏糧產量達到2916億斤,比2020年增加59.3億斤,單產、總產量均創歷史新高。政策、種子、耕地、科技因素綜合發力之外,夏糧豐收背后還有一個“隱形英雄”,那就是機收減損。農業農村部調度數據表明,今年夏糧主產區黃淮海地區小麥機收平均損失率控制在2%以內,較常年降低約1個百分點。

豐收鏈上促增產,機收減損顯身手

從大田高產到顆粒歸倉,中間有好長的一段路要走,機收減損的目標立足于“減損”。

豐收的鏈條上,機收減損是關鍵一環。

“自打今年測產,心里就掛念著這件事,要通過機收減損,把麥子都收上來。”安徽省渦陽縣新興鎮新興社區種糧大戶張啟軍說。今年“三夏”期間,農業農村部組織國家小麥產業體系專家,對渦陽縣3塊小麥高產攻關田進行實收測產。其中,張啟軍種植的“谷神麥19”創下全省小麥實收測產的最高紀錄,畝產達860.6公斤!

上一頁 1 23456下一頁
[責任編輯:王克]
標簽: 夏糧   產量   機收減損   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