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意見》給出新的戰略定位:“為更好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提供重要通道,構建國內大循環的中心節點和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鏈接,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更好發揮龍頭輻射作用,打造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窗口。”
30多年來,浦東開發戰略不斷與世界深度接軌。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浦東全方位參與全球經濟競爭和合作,向世界展示了中國改革開放的信心、決心和行動。黨的十八大以來,浦東承擔起全方位高水平開放的新使命,2013年建設了第一個自貿試驗區,2019年又建立了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以實際行動向世界表明,中國堅持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
秉承“先行先試”的國家使命,浦東邁出的每一步,都與國家戰略布局緊密相連。上海社科院原副院長何建華認為,浦東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提供了最鮮活的現實明證,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最生動的實踐寫照。
如今,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形勢、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嚴重沖擊,黨中央有針對性地對既有發展戰略作出重大調整,提出了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如何更有效地實現這一目標,同樣需要先行者、引領者作出示范。
1990年,根據當時國內國際經濟環境,浦東推出金融貿易、基礎設施和高新技術產業化三個先行發展戰略,以及形態開發和功能開發并舉的政策。如今,國際金融中心、航運中心等“四個中心”建設都已達到既定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