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受極端降雨天氣影響,河南等地發生嚴重的城市內澇等險情,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中,除了解放軍、武警部隊奮戰在搶險救災一線外,廣大中央企業也紛紛行動,沖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央企的責任,為災區人民筑起了“生命線”。
中國科技,中央企業新科技助力災區恢復通信。此次河南暴雨受災最嚴重地方之一的鄭州鞏義市米河鎮一度通訊受阻,中國航空工業集團遙控翼龍-2H應急救災型無人機直飛河南,滯空飛行5小時,定點恢復了50平方公里的移動公網通信并建立了覆蓋15000平方公里的音視頻通信網絡,完成了和平年代中又一次通訊應急保障工作,此番硬核操作讓廣大網友直呼“國企黑科技,大國硬實力”。此外,中國電信還組成通信應急保障小分隊,攜帶100臺天通衛星電話馳援鄭州,天通衛星電話的特點是只要能看到天空的地方,就能實現通訊,如此科技應用,讓鄭大一附院河醫院區的11350名醫患得到安全轉移。危難之中,翼龍無人機如同神兵天降、天通衛星電話實時在線不掉線,央企科技助力災區快速恢復對外聯絡通道,為搶險救災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中國實力,中央企業高精尖裝備助力災區排澇搶險。截至7月24日,在中國安能集團武漢、唐山、南寧、常州四個救援隊59小時不間斷作業努力下,京廣路段目前已經基本恢復通車條件,其中搶眼的是大型排澇設備“龍吸水”神器,該設備具有工作范圍大、機動靈活、流量大等特點,對于鄭州市內排澇工作的快速推進起到了關鍵性作用。在“龍吸水”神器發揮作用的同時,中國安能集團的應急動力舟橋船也在發揮著轉移受災群眾的作用,作為國內最先進的水上救援裝備之一,可實現快速架設,保障大型設備和人員通行,在轉移受災群眾和大型救援機械設備上發揮了重要作用。災難面前,央企一大批高精尖裝備的亮相,彰顯了央企為人民服務而存在的意義與價值,同時也展現出中國在應對自然災害的反應能力得到逐步提升。
中國速度,中央企業勇擔使命助力災區群眾轉移。在河南暴雨發生的第一時間,中國鐵路部門就通過此前與屬地氣象臺站、防汛部門建立的實時聯絡通道,在發現降雨量達到出巡警戒值后,鐵路部門相關單位職工就立即出動,進行冒雨巡查,同時將降雨情況實時反饋至鐵路調度部門,鐵路部門得以綜合研判分析,及時停運列車,防止了更大的次生災害發生。強降水雖然導致鄭西、隴海線等線路出現不同程度的受損情況,但鐵路部門第一時間作出反應,快速集結人員,加緊組織修復線路,盡快達到線路開通條件,確保鐵路運輸大動脈的安全暢通。截至目前,經過鐵路部門的積極搶修,河南等地大部分方向的高鐵列車已經恢復開行,在這場與大自然的賽跑中,中國鐵路部門跑出了超乎尋常的中國速度。
降雨無情,央企有愛。在應對這場史無前例的極端天氣面前,中央企業展現出來的大國科技、大國實力、大國速度得到廣大人民的好評,廣大央企也用實際行動踐行了新時代央企責任,成為此次搶險救災的中堅力量。(張成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