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舉推動節能降耗,提升重點領域能效水平
如今,玻璃行業正從過去的高耗能向節能環保邁進。在中建材蚌埠玻璃工業設計研究院,一批批薄如A4紙的0.12毫米超薄電子觸控玻璃運往各地。“熔窯是玻璃工廠的主要耗能設備,我們在生產過程中采用全氧、富氧等燃燒技術加快燃燒速度,并且利用紅外高輻射節能涂料加強保溫效果,每平方米玻璃能節約近1/3天然氣。”中建材蚌埠玻璃工業設計研究院副院長、總工程師張沖介紹。
工業、建筑、交通等領域是節能減排的重點行業領域,其中工業領域能耗占全社會能耗的60%左右。為確保如期完成目標,國家能源局有關負責人說,“十四五”期間,重點開展的工作之一就是要在重點行業領域推動開展節能改造,提高能效標準,鼓勵清潔高效用能。
與此同時,還要提升終端用能電氣化水平。“電能的終端利用效率在所有能源中最高,可以達到90%以上。在終端用能環節推動電能替代化石能源,有助于促進單位GDP能耗降低。”單葆國介紹,相關研究表明,1990—2020年,我國終端電氣化水平每增加1個百分點,單位GDP能耗下降約2.8%。
電動汽車在路上飛馳、岸電樁在航道遍布、取暖“煤改電”在農村推廣……電能替代廣度深度正在不斷拓寬。當前,我國電氣化進程總體處于中期中級階段,2020年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為27%。單葆國分析,在能源清潔低碳轉型的大背景下,我國電氣化水平將加速提升。預計到2030年,我國電氣化水平將達到38%左右。
完成單位GDP能耗降低目標,也離不開能耗總量和強度雙控制度的強化和完善。國家能源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十四五”期間,將加強產業布局和能耗雙控政策銜接,推動地方實行用能預算管理,嚴格節能審查,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優先保障居民生活、現代服務業、高技術產業和先進制造業等用能需求。
控制能源消費總量和能耗強度會不會影響經濟發展?
周大地認為:“發展經濟,應當根據能源資源稟賦,通過改善產業結構和貿易結構來實現。加速淘汰高耗能、高排放落后產能,原來的能源消耗總量可以支撐更大經濟規模,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也可以提高。”
國家能源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十四五”期間,將合理控制能源消費總量并適當增加管理彈性,差別化分解各地區能耗“雙控”目標,強化目標責任落實;同時,完善用能權有償使用和交易制度,加快建設全國用能權交易市場,推動能源要素優化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