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理論前沿 > 前沿理論 > 正文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助推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人民群眾的共同期盼。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順應新發展趨勢,結合新發展理念,針對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將“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確立為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遠景目標之一。作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影響共同富裕的重要因素。收入分配問題關系著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與我國發展的穩定性,堅持走共同富裕之路,必須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兼顧收入分配的公平與效率。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的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創新能力、綜合國力都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尤其是2020年,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脫貧攻堅取得了重大歷史性成就。在取得重大歷史成就的同時,我們必須意識到,我國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這一社會主要矛盾依舊十分突出。數據顯示,我國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基尼系數穩步下降但依舊長期高于0.4,我們仍肩負著長期解決相對貧困的重要歷史使命。

隨著小康社會的全面建成,我們應邁出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穩健步伐,把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作為發展的重中之重。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次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堅持走共同富裕之路,必須健全體現效率、促進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逐步消除影響共同富裕目標實現的各類障礙,通過深化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實現效率與公平的統一,縮小收入分配差距,提高人民收入水平,最終實現共同富裕。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提高中等收入群體占比,使收入分配從“金字塔”型向“橄欖”型轉變。中等收入群體占總人數的比重對于改善收入分配、促進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義。中等收入群體的擴大,代表著居民普遍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費能力的增強。在堅持我國基本經濟制度的基礎上,提高中等收入群體的占比,適應基本國情,符合我國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要堅持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健全工資增長機制,提高最低工資標準,促進勞動報酬與勞動生產率同步提高;堅持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結合當前我國的基本國情與社會的主要矛盾,完善再分配機制,通過稅收、社保、轉移支付等方式,在做大“蛋糕”的基礎上,合理分配“蛋糕”,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增強社會的團結與凝聚力。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優化經濟結構與收入分配結構,實現收入與消費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從收入角度看,我國高收入群體主要集中在傳統工業部門和地產金融等行業,這些部門的高增長得益于相關政策,而非取決于創新力的提高與生產能力的增強。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次會議提出,要加強對高收入的規范和調節,依法保護合法收入,合理調節過高收入,鼓勵高收入人群和企業更多回報社會。要清理規范不合理收入,整頓收入分配秩序,堅決取締非法收入。不合理的經濟結構與收入分配不利于消費的可持續增長。我國正在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其中消費在推動國內大循環中的作用在不斷提高。2019年,我國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了57.8%,已經成為影響經濟增長的主導因素。但在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下,服務行業遭受重挫,居民消費能力受到打擊。除此之外,房價的高速增長對消費能力的提升產生了擠出效應與抑制作用。因此,我國需加速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清除市場壁壘,完善市場價格決定機制,進一步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實現高質量發展;平穩調控房價,引導居民合理投資。通過創新與開放,擴大服務業與制造業規模,引導資金流向;通過優化經濟結構與收入分配,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增強消費能力,實現良性循環,最終實現共同富裕。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加大稅收調節力度,發揮稅收對再分配的調節作用。我國個人所得稅的收入規模遠低于流轉稅,平均有效稅率和稅收收入占比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較大,這是限制我國稅制收入分配效應的重要因素。應擴大低收入者免稅范圍或者擴大基本生活品低稅率范圍,提高個人所得稅費用扣除標準,減輕低收入者的稅收負擔;降低增值稅的累退性,促進收入分配公平,減少收入分配差距,充分發揮稅收在再分配中的作用。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適應我國基本經濟制度,完善社會保障制度,提高人民的安全感與幸福感。當前,在中國市場經濟體制改革進程中,生產要素的市場化改革相對緩慢,政府對生產要素的配置和定價依舊具有較大的干預力度與影響力,導致要素市場行政性壟斷因素廣泛存在,具有扭曲生產要素市場的風險。這些問題會導致要素配置不合理,對收入分配產生消極影響。深化要素配置的市場化改革,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有利于打破壟斷和市場扭曲,建立規范的勞動力市場,減少從業人員與管理人員之間的收入差距。將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與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相結合,完善就業與失業保障措施,加快推進養老保險制度改革、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統籌城鄉醫療保障水平,有助于切實提升居民的安全感、獲得感和幸福感。

作者:陳福中(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國際經濟貿易學院政治經濟學系主任、副教授);余迪(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博士研究生)

【本文系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項目“新時代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理論與對策研究”(批準號:19LLLJB037)的階段性成果?!?/p>

[責任編輯:潘旺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