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大局穩定,積極投入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建設。《意見》特別強調:“根據犯罪情況和治安形勢變化,準確把握寬嚴相濟刑事政策,落實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嚴格依法適用逮捕羈押措施,促進社會和諧穩定。”這些都是有利于矛盾化解、社會治理、厚植黨執政的政治基礎的重要舉措。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社會長期穩定。過去20年間,刑事犯罪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嚴重暴力犯罪持續下降,新型危害經濟社會管理秩序犯罪大幅上升。司法檢察理念必須主動適應這一變化,統籌落實好“少捕慎訴慎押”刑事司法政策、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以及公開聽證等工作,助推提升國家治理效能。
堅持以更高標準、更實舉措服務保障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檢察機關辦理新領域新類型案件,要與新時代新發展階段經濟、社會治理更高要求緊密結合起來。深化知識產權檢察集中統一履職試點、懲防網絡犯罪、司法救助助力鄉村振興、加強生態文明司法保護等工作,都是事關國家治理的長期性任務,必須以更高標準抓實。《意見》要求“依法維護企業合法權益”。企業合規試點就是一項集末端處理與前端治理于一體的履職創新:對辦理的涉企刑事案件,在依法作出不批捕、不起訴決定或者根據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提出輕緩量刑建議的同時,督促涉案企業作出合規承諾并積極整改,促進企業合規守法經營,預防和減少企業違法犯罪。要推動規范試點,同步落實涉案企業合規第三方監督評估機制,做實對各類企業的平等保護,落實對涉案企業的嚴管與厚愛。
切實加強民生司法保障,讓人民群眾真正、切實感受到公平正義。《意見》專門部署加強民生司法保障。要結合“檢察為民辦實事”實踐活動,持續抓實群眾信訪件件有回復、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未成年人檢察業務統一集中辦理等工作,努力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要深刻認識到,感受到公平正義的主體是人民群眾,不是司法辦案人自己。檢察辦案不僅要符合法律條文這個“文本法”,更要符合人民群眾感受這個“內心法”,辦好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每一起“小案”,努力做到法、理、情有機統一。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