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在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啟航之時,習近平總書記在2021年秋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年輕干部生逢偉大時代,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生力軍”,要“努力成為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才,不辜負黨和人民期望和重托”,這一重要講話意義深遠!年輕干部如何堪大用、擔重任,不負偉大時代、不負黨和人民,習近平總書記指明了方向,那就是必須練好內功、提升修養。
練好內功、提升修養強調的是一輩子。黨和人民的事業生生不息,共產黨人的奮斗沒有止境。反映到對廣大黨員干部的要求上,那就是“一輩子”,正如入黨誓詞所要求的“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定理想信念是終身課題,需要常修常煉,要信一輩子、守一輩子”。這一輩子不僅是時間概念,更是一種決心和意志。當國家和民族的命運、黨的命運,以及個人的命運面臨生死抉擇,仍然能堅定共產主義信念,堅持走下去。“一輩子”的要求,是基于年輕干部的特點而言的,對于年輕干部具有特殊的針對性。一般來說,年輕干部有熱情、有干勁,但往往熱情來得快,走得也快;一時的干勁有,持續釘釘子的耐力不夠;圖眼前的光景多,謀長遠的安排少,如何才能做到信一輩子、守一輩子,是對年輕干部最大的考驗。在新的征程上,年輕干部要進一步增強堅定理想信念的自覺,無論順境還是逆境,無論成功還是挫折,無論身處優越條件還是身處艱苦環境,都能夠堅持“革命理想高于天”,把黨交給的工作盡心盡力、盡職盡責完成好。年輕干部體現“一輩子”的要求,重要的是要把握個人發展成長的辯證法,樹立一種主動走出“舒適區”的自覺,強化一種“自找苦吃”的意識,升華一種“艱難困苦、玉汝于成”的境界。只有在艱難困苦、急難險重的環境中鍛煉磨煉,才能夠具備成就一番事業的基礎。所謂多做幾回“熱鍋上的螞蟻”,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練好內功、提升修養的核心是做到對黨忠誠。對黨忠誠,是共產黨人首要的政治品質。無論是革命、建設還是改革年代,無數共產黨人用自己的汗水、鮮血和生命詮釋了對黨忠誠。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對于對黨忠誠又提出了許多新的更深刻的論斷和要求,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強調:對黨忠誠,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不是有條件的而是無條件的。在這次開班式上的重要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檢驗黨員干部是不是對黨忠誠,在革命年代就要看能不能為黨和人民事業沖鋒陷陣、舍生忘死,在和平時期也有明確的檢驗標準。比如,能不能堅持黨的領導,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能不能堅決貫徹執行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不折不扣把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到實處;能不能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實人;能不能堅持黨和人民事業高于一切,自覺執行組織決定,服從組織安排,等等。在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還強調,“對黨忠誠必須始于足下。如果連本職工作都沒做好,不擔當不作為,把黨組織交給的‘責任田’撂荒了甚至弄丟了,那就根本談不上‘兩個維護’!”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總結的偉大建黨精神,“對黨忠誠、不負人民”是其深刻內涵。對黨忠誠和不負人民是高度統一的,這就要求我們堅持黨和人民事業高于一切,凡是有利于黨和人民的事,要事不避難、義不逃責,大膽地干、堅決地干。這是對黨忠誠的具體體現,也是中國共產黨人黨性的本質特征。
練好內功、提升修養要重點在實事求是上下功夫。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是我們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不只是思想方法問題,也是黨性強不強問題”。人民至上和實事求是,二者是一體兩面,堅持人民至上,必然要求做到實事求是;只有做到了實事求是,才能確保實現人民至上。這在脫貧攻堅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上有了充分的體現。所以,能否做到實事求是從根本上講是黨性問題,就是是否以人民為中心、是否始終站穩人民立場。實事求是也是我們黨百年歷史的重要經驗,但現實中也常有人感嘆,要堅持實事求是不容易。陳云同志曾講“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而有一些人則是“不唯實、不唯書、只唯上”,只講對上負責是導致不能做到實事求是的重要原因,根本還是只對自己負責、對一己之私負責,這就要從黨性上來解決,解決的辦法是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新冠肺炎疫情最嚴峻時刻,工業和信息化部派出的一位80后干部,只身到山東日照86天,把當地民營企業和群眾發動起來一起生產防護服,就像當年黨代表到工廠、農村發動群眾起來革命,靠的就是深深扎根于群眾之中。只有如此,才能與群眾建立真摯的感情,才能了解群眾的真實需求,才能敏銳發現存在的問題,才能從群眾的實踐中找到好的辦法,才能真正同群眾想到一起、干到一起,贏得群眾的信任。這本身就是一種黨性錘煉。
練好內功、提升修養必須注重在事上練。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刀要在石上磨、人要在事上練,不經風雨、不見世面是難以成大器的,這深刻指出了年輕干部成長的一條重要規律。一般來說,新時代年輕干部具有學歷高、知識多、視野廣的優勢,但同時經歷磨難少、實踐經驗少、接觸群眾少,也是他們共有的短板。從我們黨的事業發展長遠來說,那些既有深厚的理論和黨性修養,又有豐富的實踐經歷和工作經驗的干部,才能真正擔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黨性修養的最高境界是“知行合一”,“在事上練”則是新時代年輕干部加強黨性修養、實現知行合一的不二法門。比如,年輕干部要做到擔當作為,這不僅是一個政治要求的問題,更是一個實踐鍛煉的問題,擔當與作為統一于工作實踐之中。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擔當和作為是一體的,不作為就是不擔當,有作為就要有擔當。做事總是有風險的。正因為有風險,才需要擔當”。數百萬扶貧干部奮戰在脫貧攻堅工作第一線,甚至有人獻出寶貴生命,他們用擔當作為創造了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同時也書寫了自己的人生華章。再比如,年輕干部要做到敢于斗爭善于斗爭,這也是一個既具有高度理論性又具有高度實踐性的要求。敢于斗爭、敢于勝利,是中國共產黨不可戰勝的強大精神力量。年輕干部要增強斗爭本領,就必須積極投身新時代偉大斗爭實踐,在火熱實踐中強化斗爭精神、提升斗爭藝術,領悟斗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總想過太平日子、不想斗爭是不切實際的。要丟掉幻想、勇于斗爭,在原則問題上寸步不讓、寸土不讓,以前所未有的意志品質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歸結起來就是,實踐出真知,實踐長真才。堅持在干中學、學中干是領導干部成長成才的必由之路。
練好內功、提升修養要善養共產黨人的精氣神。孟子講,吾善養吾浩然之氣。中國共產黨人是徹底的唯物主義者,但同時也高度重視精神的力量,高度重視人的主觀能動性的發揮。我們黨之所以歷經百年而風華正茂、飽經磨難而生生不息,就是憑著那么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強大精神。同困難作斗爭,是物質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對壘。這種精神的力量,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的集中體現,就是共產黨人的精氣神。什么是共產黨人的精氣神?習近平總書記在這次開班式的重要講話中,又從若干重要方面為我們作了解答。比如,共產黨人的精氣神是一種品格,忠誠老實有敬畏心就是一種優秀品格。對此,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敬畏黨、敬畏人民、敬畏法紀”。再比如,共產黨人的精氣神是一種氣節,敢于斗爭就是這種氣節的很好體現。對此,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共產黨人任何時候都要有不信邪、不怕鬼、不當軟骨頭的風骨、氣節、膽魄”。又比如,共產黨人的精氣神是一種道德力量,大公無私就是這種道德力量的最好寫照。對此,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共產黨人為的是大公、守的是大義、求的是大我,更要正心明道、懷德自重,始終把黨和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做一個一心為公、一身正氣、一塵不染的人”。這些重要要求,既有黨百年接續奮斗的歷史傳承,更體現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時代塑造,是年輕干部邁向新征程、奮斗一輩子的精神支柱。
(作者系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宣傳部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