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中國品牌 > 公司治理 > 正文

中國農業銀行:發揮金融優勢 助力鄉村振興

今年,中國農業銀行(簡稱“農業銀行”)認真貫徹落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和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精神,總行成立金融服務鄉村振興領導小組,總分支行均設立鄉村振興金融部,堅持把服務鄉村振興作為全行經營工作重中之重,出臺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工作意見、支持政策和工作方案,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加大資金資源投入 保障金融服務需求

2021年,農業銀行繼續專項安排縣域貸款、涉農貸款和鄉村振興重點領域貸款計劃,增加“三農”和縣域貸款投放。截至6月末,農業銀行縣域貸款余額5.9萬億元,比年初增加6069億元,同比增加1071億元,增速11.47%,增量、增速均為近5年最高水平。涉農貸款新增4459億元,增速10.55%,高于全行1.82個百分點。

針對不同區域“三農”客戶特點和差異化需求,農業銀行建立起總行統籌、分行為主的“三農”產品創新機制,豐富線上線下產品體系,推出新型農村抵質押擔保產品,加快“三農”特色產品創新推廣,構建鄉村振興金融服務品牌體系。創新推出惠農e貸,實現農戶貸款線上化運作,截至6月末,惠農e貸余額突破5000億元,戶數345萬戶。總行創新和完善農業生產托管貸、縣域旅游開發建設貸款等產品,各分行推出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建設貸款、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貸款、農機具購置貸款、農產品收購貸款等23個區域特色產品。截至6月末,農業銀行設立“三農”產品創新基地70家,“三農”產品總數達245個,其中,總行產品28個,區域特色產品217個。

制定精準支持政策 強化重點領域金融供給

今年上半年,農業銀行與農業農村部、國家鄉村振興局簽訂三方合作協議,明確重點支持領域,實施金融服務糧食安全、鄉村產業、鄉村建設等專項行動,強化鄉村振興重點領域金融服務。

在實施金融服務糧食安全方面,農業銀行聚焦國家糧食安全產業帶、新一輪高標準農田建設、農業科技創新、現代種業提升工程、農業機械裝備制造等重點領域,加大農田水利貸款、農村土地整治貸款等投放力度。開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貸直通車活動,出臺做好信貸支持農機購置補貼農戶意見、支持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設施建設方案等。在吉林推出“黑土糧倉貸”,聯合政府部門、科研機構、農業企業等成立黑土地保護與利用協同發展聯盟。截至6月末,糧食安全領域貸款余額1951億元,比上年末增加778億元,增速達66.3%。

在鄉村產業、鄉村建設方面,農業銀行選擇一批農業產業集群、特色產業強縣、農業產業強鎮和特色產業專業村,創新優化農業全產業鏈金融服務模式,精準支持鄉村產業發展壯大。與全國工商聯簽署支持全國“萬企興萬村”行動合作協議,制定專項服務方案,創新“聯企興村貸”服務模式。大力支持國家農村道路暢通工程、農村供水保障工程、鄉村清潔能源建設工程、數字鄉村建設工程、村級綜合服務提升工程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等領域重點項目,積極滿足鄉村建設中長期信貸資金需求。

農業銀行加大對綠色項目的信貸支持力度,先后推出湖北“鄉村振興·碳匯林業貸”、福建“林業碳票”質押擔保貸款、山東“生態保護貸”等專項產品,加快縣域綠色金融發展。

持續加大幫扶力度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為落實黨中央關于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部署,農業銀行出臺專項政策措施,持續做好832個脫貧縣金融服務、定點幫扶和東西部行協作工作。

在5年過渡期內,農業銀行將保持對脫貧地區貸款投放穩定增長,對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貸款每年增速高于全行貸款增速。保持脫貧縣差異化信貸政策總體穩定,延續信用審查審批優先辦結制度。持續實施消費幫扶行動,助力脫貧地區農產品銷售。

比照國家新的東西部省際間協作關系,農業銀行及時調整東西部行結對幫扶關系,完善協作幫扶機制,主動為東西部省份產業轉移、項目合作、勞務對接等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務。聚焦招商引資、資金捐贈、人才培訓、消費幫扶等重點,接續做好河北省武強縣、河北省饒陽縣、貴州省黃平縣、重慶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定點幫扶工作。截至6月末,江蘇、福建、廣東等10家東部行在當地政府指導下,積極開展東西部產業項目轉移配套金融服務;4個定點幫扶縣貸款余額131億元,比年初增加12億元,增速10.01%,比全行高1.27個百分點。

加快優化網點布局 構建高效率服務渠道體系

目前,農業銀行55%的網點、42%的員工分布在縣域。農業銀行積極發揮點多面廣優勢,構建集物理網點、自助銀行、惠農通工程、掌銀、遠程銀行、流動服務于一體的縣域農村渠道體系,加快網點布局優化調整,推動線上線下渠道融合,為“三農”金融服務插上科技翅膀。

農業銀行出臺了2021—2023年全行網點建設規劃,未來3年將推動網點資源向縣域和鄉鎮傾斜。對位于832個脫貧縣、邊境地區、高海拔地區的鄉鎮網點,實行差異化政策,確保網點數量穩中有升,切實履行好社會責任。探索建設一批“金融+政務”新型農村網點,提升網點服務鄉村振興能力。

為推動基礎金融服務進村入戶,農業銀行研發推出掌銀鄉村版、少數民族語言版,加載信貸、繳費、理財等農民專享的惠農金融產品。深入開展“掌銀下鄉、興村惠農”活動,加大“掌銀示范村”建設,讓廣大農民足不出戶享受現代金融服務。深入實施金穗惠農通工程,加大脫貧地區和中西部偏遠農村機具布放力度,不斷優化升級機具功能。在偏遠地區和網點空白鄉鎮,推廣汽車銀行、背包銀行,努力填補金融服務空白。利用全媒體遠程銀行中心,推動外呼、視頻等技術在智能面客、流動服務等方面應用,提高農村客戶觸達面。

同時,農業銀行還落地實施數字鄉村金融服務工程,大力推廣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三資”管理平臺,助力農村集體資產管理和鄉村治理。加快建設智慧鄉村綜合服務平臺,在縣域農村大力構建智慧政務、智慧醫療、智慧教育、智慧農業等金融場景。

下一步,農業銀行將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部署,更好發揮金融服務“三農”主力軍作用,全力支持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建設服務鄉村振興領軍銀行,為加快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貢獻農行力量。數據來源:中國農業銀行

[責任編輯:潘旺旺]
標簽: 中國農業銀行   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