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強新時代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意見》明確,要堅持正確方向、堅持鑄魂育人、堅持守正創新、堅持系統謀劃,積極探索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教學規律、學科發展規律和人才培養規律,更好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
馬克思主義思政教育是新時代馬克思主義學院的歷史使命與神圣職責,要矗立“導航燈塔”、構建“思政格局”、汲取“源頭活水”,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扎實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建設與傳播,當好青年思想的“掌燈者”和信仰的“鑄魂者”,全面提升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水平。
矗立“導航燈塔”,牢記初心使命。馬克思主義是歷史與人民的共同選擇,符合中國國情和實踐所需,是經過實踐反復驗證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加強新時代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要以馬克思主義思想為引領,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的根本性質,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頭腦,牢記為黨立德樹人的宗旨初心,不忘為黨立言著論的堅定立場,把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詮釋好,為青年學習矗立起導航“燈塔”;要不忘研析問題、回應時代的重要使命,堅持以馬克思主義作為認識客觀世界、探求發展道路的思想武器,學好、用好、傳承好、發展好馬克思主義,以豐富的育人養分為青年學子筑牢理想信念之基,指引心中所信和前行方向。
構建“思政格局”,凝聚思想共識。加強新時代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需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的建設,將院校的渠道優勢、學術優勢、師資優勢聚合為育人育心、立德鑄魂的力量,讓思政理論課程與百年歷史、紅色故事、黨的大政方針與政策結合,與國情、民情結合,讓鮮活實踐與理論課堂相融相通,讓思想政治理論課連接黨心與民心、聯通歷史與未來,探索思政課程“有鮮味”“接地氣”“冒熱氣”的教學形態,為廣大青年學子在思想上打下鮮明的馬克思主義烙印,肩負起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的學院使命,為馬克思主義的傳播與發展賦能,在構建“大思政”格局中凝聚育人合力,打造馬克思主義教研高地。
汲取“源頭活水”,注入創新活力。加強新時代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離不開實踐創新。要將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發展與建設融入時代背景下,著力推動辦學機制、課程教材、實踐實訓中心的創新,在各學院的共同發展、相互促進中推動改革創新,讓馬克思主義思政教育彰顯時代性、富于創造性,讓馬克思主義隨著時代與時俱進、緊跟實踐不斷創新,以開放包容的姿態不斷豐富理論體系和真理意涵,讓馬克思主義綻放出璀璨的真理光芒,迸發出強大的精神力量。在解答“十四五”新征程中的新課題、實踐發展過程中面臨的新考驗中凝聚青年學子的思想共識、奮斗力量,廓清思想迷霧、注入發展動能,不斷開辟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作者:郭素嬌)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