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無論是從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本質特征出發,還是基于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經驗,抑或新時代黨的理論建設特點來看,用先進的科學理論武裝頭腦都是我們黨從勝利走向勝利的重要法寶。在新時代強化理論武裝,首要工作是保證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中心工作是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人心,基本要求是實現理論與實踐的雙向互動,根本保障在于增強問題意識并推進理論創新。強化理論武裝必須在學深悟透做實篤行上下功夫,直面理論武裝工作的短板,提升理論武裝工作的質量和水平。
【關鍵詞】新時代 理論強黨 理論武裝 科學內涵 現實要求
【中圖分類號】D26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1.16.006
吳海江,復旦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導,上海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基礎理論、馬克思主義與現代文明。主要著作有《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研究》《中國共產黨與中國文化》《文化視野中的科學》等。
理論的先進性、科學性以及建立在二者基礎之上的理論自信是一個黨、一個國家得以長遠發展的關鍵因素。進入新時代,黨情國情世情發生了巨大變化,只有用先進科學理論武裝起來的中國共產黨才能站在新的歷史方位,帶領中國人民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結合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的進程,深刻學習領會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堅持不懈用黨的創新理論最新成果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強化理論武裝是時代賦予黨的任務與使命,而要實現這一任務與使命,需要闡明理論武裝在新時代的科學內涵和現實要求。
新時代理論強黨的關鍵在于理論武裝
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就把馬克思主義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全黨、始終把思想建黨放在黨的建設的首位,是黨在革命、建設和發展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經驗。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多次強調,“深入學習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錘煉忠誠干凈擔當的政治品格、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偉大夢想共同奮斗”是主題教育的根本任務。理論武裝聚焦于人的思想問題,對鞏固全黨團結奮斗的思想基礎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新時代背景下,要完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大事業,必須堅持思想建黨、理論強黨。堅持不懈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全黨,是推進思想建黨、理論強黨的根本途徑。
馬克思主義政黨是以先進的科學理論武裝起來的政黨。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指出,“至今一切社會的歷史都是階級斗爭的歷史”。在這些公開的或者隱蔽的斗爭中,每個階級都以該階級的階級利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掌握政權的階級為了進一步鞏固和強化階級統治,便會通過法的形式將階級意志上升為國家意志。而階級內部最活躍最積極的分子,為了共同的利益或政治目的,特別是為取得和鞏固政權,會進一步組織為政黨,并制定相應的綱領和政治路線,期冀以和平、合法的方式鞏固既得的政權。可見,政黨本身包含著斗爭的手段和內容,是在階級斗爭中形成的政治組織,是所屬階級或階層中最積極最活躍的代表。但是由于指導實踐的理論不同,各政黨所選取的政治路線以及面向的政治前途相差甚遠。
在階級斗爭的歷史中,諸多政治組織曾在階級斗爭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囿于其狹隘的階級利益和不徹底的思想理論,在革命斗爭中逐漸走向了“下降路線”,甚至以理論作為意識形態統治的武器,為階級統治排除異己,清除路障。而沒有徹底的理論武裝的政黨,又極容易迷失在粉飾的理論說辭中。法國梯也爾政府用“仁慈的博愛與自由”作為革命的口號,將自身塑造為沒有任何階級矛盾的政府,以此騙取巴黎革命政黨的信任,引導其走向妥協的道路。未經理論洗禮的巴黎革命政黨毫無意外地沉醉在梯也爾政府的“甜言蜜語”中,固執地貫徹和執行幻想中的方案,理論上的薄弱最終轉化為行動上的軟弱,最終,在武裝力量交出的那刻便是失敗結局的序章。
無獨有偶,美國革命政黨也重蹈了巴黎革命政黨的覆轍,空乏的理論與狹隘的政治眼光,續寫了命運多舛的革命斗爭歷史。恩格斯在《英國工人階級狀況》的美國版序言中提到,美國革命政黨命“在怎樣對待一旦奪得的政權這個問題上還遠遠沒有取得一致的意見”[1]。以至于在美國政黨中出現了奇怪的現象:“最現代的趨向披著最中世紀的外衣,最民主的甚至叛逆的精神隱藏在貌似強大、實際上軟弱無力的專制之下”[2]。政治組織即使能夠以成立政黨的方式爭取勝利,但如果缺乏徹底的科學的理論武裝,無法在意志上達成一致,則始終無法打造出“精兵悍將”,不過空有其表,卻無縛雞之力。
一個在理論上不徹底的政黨,注定無法體認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也無法在盤根錯節的利益交錯中廓清人類社會的發展走向,更無法在蕓蕓眾生中尋覓到改造社會的物質力量。而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用科學的理論武裝自身,超越了狹隘的階級利益,把實現人類解放作為其終極目標。在理論層面,馬克思主義政黨比其他政黨更進步的地方在于,他們了解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和方向,更深知以自我革命實現全人類解放的神圣使命。其他政黨局限在狹隘的階級利益當中,把政權穩定鞏固作為政黨的終極使命,而馬克思主義政黨始終以馬克思主義作為指導思想,在批判、改造現實世界的基礎上建構真正的未來社會,走向的是一條人類解放的康莊大道。過硬的理論武裝使得馬克思主義政黨在歷史激流中成為“掌舵人”,在歷史中成就自身,在自身完善中推進歷史,直到“自由王國”的實現。
思想建黨、理論強黨是中國共產黨的政治優勢和優良傳統。之所以強調理論武裝,建設理論強黨,不僅是因為科學理論對實踐活動具有指導意義,更重要的是因為思想建黨、理論強黨歷來是中國共產黨的政治優勢和優良傳統。近代的中國遭到列強堅船利炮的打擊,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眾多仁人志士開始向西方學習以求救國之方,從器械到制度,再由制度到文化,無一例外,皆以失敗告終。直至馬克思列寧主義傳入中國,學習和傳播先進的科學理論、建立一個堅強的政治組織成為新的救國方案。
在馬克思主義思想的指導下,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依靠獨立的探索和艱苦卓絕的奮斗,探索出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當大革命失敗,革命勢力轉入農村地區,毛澤東同志并沒有直接發起聯合農民的運動,而是首先解決農民的思想問題。通過調查工作,充分了解各階級的思想動態和對革命的態度,并著力改變農村根深蒂固的封建傳統。毛澤東同志強調,在農村地區進行革命工作,必須重視理論工作的開展,“今后值得注意的,就是要利用各種機會,把上述那些簡單的口號,內容漸漸充實,意義漸漸明了起來”[3]。在延安整風時期,毛澤東同志覺察到黨的建設工作的缺點,特別是思想上深陷主觀主義的泥淖,將其視為黨性不純的表現。對主觀主義的解決之道在于科學理論的指導,毛澤東同志指出,“沒有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和實踐統一的態度,就叫做沒有黨性,或叫做黨性不完全”[4]。回望黨的奮斗歷程,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歷經艱難困苦而不斷發展壯大,一個根本原因就在于高度重視思想建黨、理論強黨,使全黨始終保持統一的思想、堅定的意志、協調的行動、強大的戰斗力。
“行之力則知愈進,知之深則行愈達。”跨入新時代,無論是國情還是世情,都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也將在更加紛繁復雜的國際背景中推進。特別是在新發展階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實現不僅關乎經濟實力的較量,更需要依托科學力量的武裝。誠如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所言:“歷史告訴我們,沒有先進理論的指導,沒有用先進理論武裝起來的先進政黨的領導,沒有先進政黨順應歷史潮流、勇擔歷史重任、敢于作出巨大犧牲,中國人民就無法打敗壓在自己頭上的各種反動派,中華民族就無法改變被壓迫、被奴役的命運,我們的國家就無法團結統一、在社會主義道路上走向繁榮富強。”[5]
相比于革命年代,和平時代的理論武裝也絲毫不能放松。一方面,隨著時代條件的變化,共產黨員的黨性將面臨更加復雜的挑戰;另一方面,隨著國際局勢的調整以及國外意識形態勢力的不斷滲透,如何堅守初心,堅定理想信念,維護馬克思主義在理論上的指導地位,成為新時代所面臨的更加艱巨的任務。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四史”學習教育等,歸根到底就是要堅持思想建黨、理論強黨,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著力提高全黨的馬克思主義思想覺悟和理論水平,提高全黨運用科學理論觀察事物、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黨在新時代的理論建設特點決定了必須將理論武裝作為重中之重。作為現實在主觀上的反映,理論的現實基礎正是當下的時代和具體的存在,任何理論的創新與發展都不能超越當下的現實。只有能正確反映現實的科學理論,才能真正指導社會實踐,將理論力量轉化為改造世界的物質力量。而真正具有生命力的理論,不是一語道破天機,也不是一言窮盡真理,更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相反,科學的理論本身具有與時俱進的發展性和開放性的特點。但理論的創新與發展并不意味著任性、隨意和偶然的作為,而是在肯定中否定、在否定中肯定的辯證運動。馬克思主義作為正確揭示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科學理論,其指導地位是無可撼動的,這也正是黨中央多次強調的理論強黨中的理論核心部分。而理論要做到強黨,還需要持續性地輸入新鮮血液,保持理論本身鮮活的生命力,這便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需要的與時俱進、守正創新。只有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并不斷推動理論本身的發展和創新,才能真正鍛造強黨的肌體。跨入新時代,理論創新與發展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但需要明確的是,理論武裝也必須時刻跟進。只有將理論武裝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理論的創新與發展才能有的放矢,才能更好地指導實踐。
全球化時代,國與國之間的較量已非純粹的經濟體量與軍事實力的競爭,而是拓展到意識形態領域。一方面,理論建設不能停頓,只有在開放和發展中理論才能常葆活力,指導社會實踐;另一方面,全球化大背景和理論建設開放性的特點,又可能為外國敵對勢力進行意識形態滲透提供便利。因此,在進行新時代理論建設工作時,必須將理論武裝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加以貫徹落實。理論武裝要始終堅定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毫不動搖,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來審視當代社會的發展,提升運用馬克思主義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新時代理論武裝的科學內涵
面對新時代國內外的復雜環境,加強黨的理論武裝是黨和國家有效應對風險變化、穩步發展的重要保障。推進新時代理論武裝工作,必須首先明確新時代理論武裝的科學內涵,其首要工作是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中心工作是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入腦入心,基本要求是實現理論自覺和理論自信的雙向互動,根本保障在于貫徹問題意識和推進理論創新。
確立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是新時代理論武裝的首要目標。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理論體系,它創造性地揭示了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黨團結和帶領廣大人民群眾建立了新中國,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歷程中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巨大的歷史性成就,其關鍵就在于始終旗幟鮮明地堅持馬克思主義。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所指出的,“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是我們黨的靈魂和旗幟。中國共產黨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堅持實事求是,從中國實際出發,洞察時代大勢,把握歷史主動,進行艱辛探索,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指導中國人民不斷推進偉大社會革命。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歸根到底是因為馬克思主義行!”[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