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偉業,人才為先。組織部門作為“人才之家”,必須扛實黨管人才之責,發揮好牽頭抓總作用,廣納人才、育好英才、活用賢才,讓人才根系更加發達,創新活力更加迸發,發展動力更加強勁。
搭臺子廣聚良才。人才匯聚則動力充盈,人才匱乏則后勁不足。匯英才必須搭好平臺,讓五湖四海人才近悅遠來。用好政策牽引功能,通過制定靈活的薪酬制度和招聘程序來吸引人才,對于國家急需緊缺的人才,適度放寬學歷、專業、年齡、戶籍等條件,以包容的心態不拘一格引進人才。構筑校企對接平臺,走進高校院所建立研發平臺,打造“人才飛地”,實現跨區域人才資源合作共享。定期舉辦創新創業大賽、職業技能大賽等比賽,讓優質項目和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為各路人才搭建展示交流平臺,濃厚以賽聚才、以賽引才的良好氛圍。搭建人才暖心服務平臺,悉心為人才解決生活和工作上的困難和問題,實現人才服務一站式解決,以舒心的環境吸引更多“金鳳凰”的到來。
架梯子培育英才。一年之計,莫如樹谷;終身之計,莫如樹人。人才培養是人才成長鏈條中的關鍵一環,必須遵循人才成長規律,施好“有機肥”,育出“健壯苗”。要加強科學分析研判,聚焦頂尖人才、企業家、技能人才、青年人才等重點群體,對其需求進行動態評估,按照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精準分類施策制定培訓計劃,幫助他們挖掘潛能、突破瓶頸。要把人才放到一線去歷練,在基層“大熔爐”里不斷地淬煉、錘煉和鍛造,真正做到“經風雨、見世面、壯筋骨、長才干”,在實踐中鍛煉、在鍛煉中成長。積極響應國家高技能人才振興計劃的號召,加強與職業院校、應用型高等院校的合作,擴大高技能人才的質量和規模,培養造就更多“大國工匠”。
破藩籬活用賢才。讓人才活力充分釋放,破除體制機制藩籬是關鍵。要優化人才評價機制,合理設定評價標準,不唯學歷、不唯論文、不唯資歷,形成有利于人才潛心鉆研和創新的評價制度,營造“行行出狀元”爭先作為的良好局面。要科學選才用才,結合人才優勢和崗位特點,在經濟社會發展主戰場上大膽使用年輕人才,讓想干事的有機會,能干事的有舞臺,確保“人盡其才、才盡其用”。要更大力度支持人才發展,在職稱待遇落實、高端專業培訓、基層補貼等方面給予傾斜,鼓勵人才下沉一線、服務基層、扎根創造,提高人才滿意度和幸福感。做到引進一個、使用一個、見效一個。堅持嚴管與厚愛相結合,鼓勵成功與寬容失敗相結合,營造敢于創新、敢于試錯的局面,讓人才創新創造活力競相涌流。
(作者:崔欣,諸城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