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黨建創新 > 思想建黨 > 正文

【七一論壇】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的世界意義

1634527515912

【七一論壇】專題

作者:西北大學中國西部經濟發展研究院研究員 郭晗;西安財經大學副校長、西北大學中國西部經濟發展院院長 任保平

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重要講話中提出:“我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動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創造了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在2021年7月6日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領導人峰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中國共產黨將團結帶領中國人民深入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為人類對現代化道路的探索作出新貢獻。”

習近平總書記對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的重大論斷,不僅深刻闡述了中國式現代化的特征和優勢,更從開拓人類文明發展進步嶄新形態和廣闊空間的高度,強調了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的重要性。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不僅要應用于中國的發展,也應當為世界的發展提供智慧與經驗,應當成為世界文明發展的重要成果。我們要加強對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的研究,不僅是因為其在中國發展進程中具有重大的理論與實踐意義,更因為其具有深遠的世界意義。

改變現代化的傳統版圖,為世界現代化進程作出新貢獻

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中國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是全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也是全世界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中國進入現代化,將深刻改變世界現代化的版圖和進程:

從少數人的現代化到多數人的現代化。從主要發達國家現代化的歷史進程來看,在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英國的人口不到900萬人,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美國的人口不到8000萬人。而當今中國有14億多人口,占全世界人口比重約五分之一。相較而言,中國進入現代化,對世界現代化進程的貢獻將是巨大的,也將是歷史上絕無僅有的。在中國實現現代化以前,世界的現代化只是少數人的現代化。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統計,截至2019年,全球實現現代化的發達經濟體有35個,但這35個經濟體的總人口還不到10億。中國實現現代化,就意味著比現在所有現代化國家人口總和還要多的中國人民進入現代化。這也意味著全世界進入現代化的人口規模占比將從現有的不到七分之一迅速提升為全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這將徹底改寫世界現代化的版圖,是全世界經濟社會發展的奇跡,是人類文明的巨大進步,也是中國為世界現代化進程做出的偉大貢獻。

從先發國家的現代化到后發國家的現代化。各國歷史條件不同,所選擇的現代化道路也有所不同。但世界經濟增長史的“大分流”現象表明,現代化是先發國家的普遍特征,后發國家缺乏成功案例。近百年來,除歐美等傳統發達國家以外,大多數國家都未能成功實現現代化。在具備一定人口規模的經濟體中,從低收入狀態進入現代化的成功案例極為缺乏。作為全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進入現代化,是現代化歷史形態的新突破,中國式現代化是發展中國家的現代化,是后發國家的現代化。中國進入現代化意味著實現了后發國家對先發國家的成功追趕,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為全世界的后發國家提供了寶貴的現代化道路經驗借鑒,為解決世界經濟增長進程中“大分流”之后的“大合流”貢獻了中國式的智慧與方案。

從資本主義的現代化到社會主義的現代化。目前全世界已進入現代化的經濟體,均是資本主義經濟體。而中國進入現代化,是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成功,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成功。在革命和建設時期,中國共產黨就將馬克思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與中國具體國情相結合,組織工農武裝,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并建立起完整的工業體系,為中國式現代化打下政權與工業基礎。改革開放時期,中國共產黨圍繞“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根本問題,開拓性地發展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為中國式現代化打下制度與經濟基礎。進入新時代后,中國共產黨帶領全體人民,取得了脫貧攻堅戰的全面勝利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歷史性成就,從根本上解決了絕對貧困,并進一步明確了實現現代化的戰略路徑。歷經百年奮進,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創造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以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四個偉大成就。中國式現代化,走的是一條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現代化道路,在吸取人類現代化進程中的有益成果和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形成了對資本主義現代化道路的超越,這是全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巨大進步與成就。

打破現代化的一元論謬誤,為世界現代化模式提供多樣性

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是和平發展的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遵循的是和平主義而非霸權主義,依靠的是自主探索而非依附西方,采取的是同步的“并聯”而非順序的“串聯”。中國式現代化為世界現代化提供了多樣性的選擇:

從霸權崛起的現代化到和平發展的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打破了現代化的霸權崛起模式,向世界樹立了現代化的和平崛起模式。中國在實現現代化的原始資本積累過程中,從未主動向任何國家發起侵略、掠奪和戰爭,呈現出和平主義的內在本質。中國在經濟社會等各方面國家實力增強后,也向世界作出“永遠不稱霸”的莊嚴承諾,這超越了“國強必霸”的邏輯,超越了“修昔底德陷阱”的邏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變革,同世界各國一起共同發展、合作共贏。這充分表明,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是一條既發展自身、又造福世界的現代化之路。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將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巨大貢獻。

從西方模式的現代化到自主發展的現代化。很多人認為現代化只有一種選擇,現代化就是西方化。但沿著“西方模式”前行的國家,其現代化進程卻并不成功。中國式現代化,是一種自主性的現代化,是符合中國國情的現代化。西方的現代化也是基于西方歷史文化的獨特的現代化道路,并非“一元化”的普世模式。中國式現代化打破了現代化模式的一元論謬誤,中國式現代化表明“現代化不是西方化”,也表明“現代化可以不依附任何國家”,這向世界彰顯了現代化道路選擇的自主性,給全世界盼望通過自主發展實現現代化的國家提供了一種新的可能與新的希望。

從“串聯發展”的現代化到“并聯發展”的現代化。西方現代化國家之所以難以追趕,主要在于歷史發展階段的差異。西方國家沿著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信息化的“串聯”順序發展到目前水平已經有二百多年。中國式現代化,不是走“串聯發展”的老路,而是走“并聯發展”的新路。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后來居上,把‘失去的二百年’找回來,決定了我國發展必然是一個‘并聯式’的過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是疊加發展的。”因此,中國式現代化與西方國家現代化的一個重要差異,就是現代化模式差異所帶來的速度差異。“并聯發展”是一種趕超型發展的現代化,呈現出不同歷史階段發展任務的多重疊加性,相較于“串聯發展”而言,需要國家有更強的綜合治理能力和風險駕馭能力。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充分發揮科技進步和創新的作用,推動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用四十多年的時間,走過了西方國家上百年甚至數百年的發展歷程。在發展過程中,中國還同時取得了“經濟持續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這是世界現代化歷程的奇跡,也為世界其它趕超型發展中國家起到了示范效應,提供了經驗借鑒。

改變現代化的傳統邏輯,為世界現代化道路開拓新境界

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相比于傳統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具有更強的包容性、協調性與可持續性,開拓了現代化道路的新境界:

從資本邏輯的現代化到人本邏輯的現代化。西方國家的現代化,依靠的是資本邏輯,發展以資本為中心,特征是資本主導勞動。中國式現代化,打破了現代化的資本邏輯,向世界彰顯了現代化道路中的人本邏輯。人本邏輯的現代化以人民為中心,堅持勞動主體論。人本邏輯的現代化的主要特征,是把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作為實現現代化的主線,把共同富裕作為現代化的目標。“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作為我們實現現代化的戰略安排,清晰地反映了共同富裕的“路線圖”: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偉大歷史性成就,決戰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2035年,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本世紀中葉,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實現。由此可見,依靠發展的人本邏輯,中國創造了人類發展史上的減貧奇跡,也將在現代化的過程中實現共同富裕。中國式現代化是人本邏輯的現代化,是更具包容性的現代化,為世界現代化開拓了新境界。

從物質優先的現代化到協調發展的現代化。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是中國共產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重要經驗,更是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的重要保障與支撐。不同于單向的過于追求物質的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不僅注重物質上的現代化,還強調精神上的現代化,注重改造主觀世界的精神成果。中國式現代化發展的本質是為了實現人的全面發展,而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既離不開物質生活的改善,也離不開精神生活的豐富、思想道德及科學文化素質的提高。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本身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物質文明的發展會對精神文明的發展提出更高的要求,精神文明的發展也會成為物質文明建設的動力。從這個意義上而言,中國進入現代化,不僅要成為經濟強國,也要成為文化強國。因此,中國式現代化是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并重的現代化,是更具協調性的現代化,為世界現代化開拓了新境界。

從工業文明的現代化到生態文明的現代化。西方國家早期在實現現代化的過程中,采取的是工業文明的價值取向,在創造巨大物質財富的同時,也加速了對自然資源的攫取,打破了地球生態系統原有的循環和平衡。中國式現代化的價值取向,打破了現代化的工業文明價值取向,向世界樹立了現代化的生態文明價值取向。中國式現代化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反對輕視自然、支配自然、破壞自然的現代化,更加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在2035年中國基本實現現代化的遠景目標中,就包括“廣泛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碳排放達峰后穩中有降,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建設目標基本實現”等多個方面。相對傳統的現代化道路,中國式現代化更加具有可持續性,為推進世界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中國方案,為世界現代化開拓了新境界。

[責任編輯:王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