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表示,落實好合格境外投資者新規,完善和拓展滬深港通、滬倫通和中日ETF互通機制,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拓寬期貨市場開放范圍和路徑,為國際投資者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投資選擇和風險管理工具。健全境外主體境內發行上市制度,完善企業境外上市監管制度安排,以便我國企業更好利用國內和國際兩個資本市場。加快推動解決企業境外上市審計監管相關問題,加強對資本市場跨境投資行為和資本流動的監測和分析研判。
方星海是在2021年上海證券交易所國際投資者大會開幕式上視頻致辭時做出上述表示的。此次大會主題為“擁抱新發展階段增長機遇”,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形式召開。經歷三年積淀,上交所國際投資者大會已逐步成為中國資本市場連接世界、世界了解中國資本市場的重要橋梁,致力于成為我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和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標志性活動。
推動資本市場制度型開放向縱深發展
“資本市場高水平制度型開放是我國金融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我們正按照國家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的統一部署,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借鑒國際最佳實踐的原則,著力推進資本市場高水平對外開放。”方星海指出。
方星海表示,要進一步優化機制和工具。落實好合格境外投資者新規,完善和拓展滬深港通、滬倫通和中日ETF互通機制,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拓寬期貨市場開放范圍和路徑,為國際投資者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投資選擇和風險管理工具。
要進一步完善制度供給。借鑒國際最佳實踐,持續推動解決制度型開放的問題,注重政策的穩定性、透明度和可預期性。進一步拓展、優化外資參與中國資本市場的渠道和方式,推動制度、規則、標準的深層次對接。健全境外主體境內發行上市制度,完善企業境外上市監管制度安排,以便我國企業更好利用國內和國際兩個資本市場。完善交易結算制度,深化境內外市場互聯互通。同時加快引進來自全球的投資者,以更高水平的開放促進資本市場和行業服務水平的穩步提升。
要進一步加強國際合作。“我們將堅持相互尊重、有效溝通、互利共贏的原則,同相關方開展務實合作,加快推動解決企業境外上市審計監管相關問題。同時,進一步強化開放條件下監管能力建設,加強對資本市場跨境投資行為和資本流動的監測和分析研判,對所有重要的跨境交易做到‘看得清、管得住’。”方星海說。
上交所表示,將圍繞吸引境外中長期資金入市為主線,用好國際投資者大會品牌,講好中國故事,發揮多方溝通協調的橋梁作用,進一步探索市場開放路徑,提升外資參與市場的廣度和深度,落實好資本市場改革任務,更好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
中國資本市場正吸引全球投資者目光
今年以來,面對國際形勢復雜多變、國內疫情多點散發和洪澇災害等沖擊,中國經濟展現強勁韌性和潛力。隨著資本市場開放步伐進一步加快,創新驅動和雙碳戰略的不斷推進,中國資本市場日益成為全球資產配置的重要目的地。
相較去年,此次大會投資者覆蓋范圍進一步擴大,投資者類型更加多樣。除了傳統歐美亞太投資者,不少來自泰國、阿聯酋和俄羅斯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者,以及南非、巴西等市場投資者首次報名,新興市場投資者也逐漸將目光轉向中國。
貝萊德亞太區董事長兼負責人駱慧祖表示:“未來,我們相信一個透明、穩定和以長期投資為導向的市場環境,能吸引更多境外資本和居民儲蓄長期投資于中國資本市場,尤其投向養老、ESG等多元產品。”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證監會在外商投資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和期貨公司的設立條件中取消了外資股比限制,來自7家外資控股證券公司和3家外商獨資公募基金公司的嘉賓在此次大會上發聲,他們普遍認為中國市場規模巨大、成長潛力可期,中國資本市場成為國際投資者提高回報和降低風險的獨特資產類別。
在富達國際亞太區(除日本)董事總經理Rajeev Mittal看來,近年來中國在資本市場開放和互聯互通方面取得了長足進展。此外,中國在全球領先的數字化水平為資產管理行業注入全新活力,金融機構能夠為投資者打造定制化的投資解決方案,幫助投資者為退休養老和其他長期財務目標做好準備。
“富達國際正積極申請外資公募基金牌照,希望和中國市場共成長,為中國投資者創造長期價值。”Rajeev Mittal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