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中國品牌 > 品牌智庫 > 正文

自主品牌汽車韌性優勢表現搶眼

近期,各大汽車企業陸續公布三季度銷售數據,受到煤電價格倒掛、芯片供應短缺等因素的影響,汽車銷售市場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相比合資品牌,自主品牌頭部車企整體銷量和市場占有率持續增長,展現出產業鏈韌性強的優勢。

合資品牌跌勢不止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9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07.7萬輛和206.7萬輛,同比分別下降17.9%和19.6%。今年前9個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824.3萬輛和1862.3萬輛,同比分別增長7.5%和8.7%,但增幅比前8個月繼續回落4.4和5個百分點,累計增速繼續大幅下降。

芯片供應短缺環境下,車企的供應鏈體系愈發重要,自主品牌頭部車企的產業鏈韌性強,能有效化解芯片短缺壓力,反觀合資品牌,受制于零部件供給缺口,銷量跌勢不止。

乘聯會近日發布的銷量數據顯示,9月中國乘用車市場零售量達到158.1萬輛,同比下降17.4%。其中,一汽大眾、上汽通用、東風本田、一汽豐田、廣汽豐田等主流合資品牌9月零售量為69萬輛,同比大幅度下降31%。

常年在銷量榜上位居前列的一汽大眾,今年9月卻出現最大幅度的銷量下滑。數據顯示,一汽大眾今年9月銷量為10.78萬輛,同比大幅縮減48.6%,前三季度累計銷量136.41萬輛,同比下降5%,旗下主銷車型也開始面臨現車供應緊張、延遲交付等問題。而上汽大眾9月銷量為12.35萬輛,同比下降23.1%,前三季度累計銷量105.87萬輛,同比下降4.3%。

據業內專家分析,在芯片供應短缺的情況下,合資車企還需要考慮到全球其他市場的情況,對中國市場的資源調度和集中度顯然不及自主品牌。反映在終端市場,就是優惠少了、現車少了,提車需要等待,一些小眾車型甚至無限期停產。不過,也有業內專家認為,因芯片短缺,汽車市場供需嚴重錯位,目前的銷量數據可能很難反映車企的真實市場地位。

自主品牌逆勢上升

近日,福特、日產、大眾等國際汽車巨頭再次宣布減產計劃。據了解,到目前為止,由于芯片短缺,全球汽車市場累計減產量已達930多萬輛,其中中國市場減產180多萬輛,北美市場減產近300萬輛,歐洲減產260多萬輛。

對比歐美等市場,中國市場受芯片影響相對較小,展現出產業鏈韌性強的優勢,特別是自主品牌表現搶眼。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數據顯示,今年9月,自主品牌乘用車共銷售82.1萬輛,同比增長3.7%,市場份額達到46.9%,比同期提升9.1個百分點。今年前三季度,自主品牌乘用車共銷售643.3萬輛,同比增長31.4%,市場份額達到43.3%,比同期上升6.7個百分點。

在9月車企銷量榜單前十名中,頭部自主品牌就占據了4個席位,其中比亞迪銷量增幅超過90%。今年前三季度,長安汽車累計銷量突破135萬輛,同比增長30.6%;吉利汽車總銷量達92.2萬輛,同比上升5.3%;長城汽車累計銷售88.4萬輛,同比增長29.9%。

自主品牌逆勢上升離不開新能源汽車的助力。9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5.3萬輛和35.7萬輛,同比均增長1.5倍,繼續刷新月度紀錄。從細分車型來看,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產銷也均刷新紀錄。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繼續維持歷史高位,為17.3%,新能源乘用車市場滲透率達到19.5%。今年前9個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16.6萬輛和215.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8倍和1.9倍。

促進消費還有后招

今年以來,國內宏觀經濟形勢總體穩定,工業生產持續穩定恢復,但仍面臨諸多考驗。受煤炭供應短缺、煤電價格倒掛等影響,企業生產受到一定影響,疊加大宗商品價格總體高位運行、國際物流成本較高等因素,制造業供需兩端放緩。特別是汽車行業,在上述因素之外還持續受到芯片供應短缺的影響,因此運行壓力仍然很大。

對此,商務部等部門先后開展了全國消費促進月等系列活動,汽車消費成為其中非常重要的內容。除了國家層面出臺新能源汽車下鄉等政策外,各地方政府組織汽車、成品油經銷企業、保險公司、金融機構等聯合發放優惠券,合力促銷。近日,商務部消費促進司副司長王斌表示,商務部將根據新形勢新變化,會同相關部門認真做好全鏈條促進汽車消費,加快推動構建梯次消費、高效使用、綠色循環的汽車市場新發展格局。

盡管如此,四季度以及今年全年的汽車市場仍然存在壓力。中國汽車流通協會認為,各地陸續開啟車展等汽車促消費活動,但受到疫情、芯片短缺等多重不利因素影響,部分消費者暫緩出游計劃,有利于4S店客流量的增加,但終端供給不足帶來的價格上漲導致消費者觀望情緒加重,影響銷量。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表示,四季度汽車消費需求仍然穩定,但是供給端不確定性仍然較大。四季度芯片整體供應預期好于三季度,但芯片供應仍然短缺;電費上漲、原材料價格持續在高位都將進一步加大企業成本壓力,一定程度影響行業運行。

對此,商務部等部門表示,未來將進一步優化汽車消費環境,深化汽車流通領域放管服改革,激發汽車市場活力和內生動力。預計今年全年汽車銷售有望實現正增長,扭轉連續三年持續下滑局面。

[責任編輯:潘旺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