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理論前沿 > 深度原創 > 正文

領導干部謹防陷入事務主義的泥沼

【摘要】領導干部陷入事務主義,就會在理論學習上處于“躺平”的狀態,在戰略謀劃上陷入“失語”的窘境,在工作推動上落入“內卷”的窠臼。領導干部之所以陷入事務主義,從主觀層面來講,是因為責任擔當缺乏、學習自覺性不夠、工作方法不當等因素;從客觀層面來講,“不出事邏輯”下的形式主義以及“為官不為”式的官僚主義是主要根源。事務主義既迷失了干部的工作方向,又貽誤了事業的健康發展,危害不可小覷,必須加以根治。消除事務主義,需要從完善管理體制、加強理論學習、優化考評機制等方面綜合施策。

【關鍵詞】領導干部 事務主義 國家治理 基層 【中圖分類號】D602 【文獻標識碼】A

習近平總書記在2021年秋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如果忙忙碌碌,只是機械做事,陷入事務主義,是很難提高認識和工作水平的。”2018年在中共中央政治局舉行第十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總書記也曾發表重要講話,要求“把干部從一些無謂的事務中解脫出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事務主義的論述語重心長、發人深思。事務主義雖然不能簡單地與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同,卻是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的結果,同時也是滋生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的溫床。事務主義既迷失了干部的工作方向,又貽誤了事業的健康發展,與推進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要求背道而馳,與造就一支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干部隊伍要求格格不入,危害不可小覷,必須加以根治。

事務主義的主要癥候

事務主義是一個影響國家治理效能的問題,揮之不去的事務主義怪圈也是影響領導干部成長的痛點。陷入事務主義的領導干部,給人一種忙忙碌碌的印象,導致很多人忽視了其官僚主義、形式主義的實質,對其危害認識不夠到位。要反對事務主義,首先需要先給事務主義畫個像,對其主要表現進行準確描述,對其現實危害予以清醒認識。

其一,只顧埋頭瑣事,不愿抬頭看路,在理論學習上處于“躺平”的狀態。領導干部陷入事務主義,往往在工作中只“做”不“思”,成為思想的懶漢。當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已經開啟,正確認識新發展階段從而把握新發展機遇,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從而實現高質量發展,積極構建新發展格局從而踐行新發展思路,都要求領導干部必須“胸懷大局、把握大勢、著眼大事”,不斷進行理論學習,對“國之大者”心中有數,從而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然而事務主義者只埋頭瑣事,做思想懶漢,在理論學習上心浮氣躁,不愿認真思考。在工作中,事務主義者往往只聽做什么,不問為什么,打著認真貫徹上級文件精神的旗號,卻不從實際出發,只顧層層加碼,規定之外加規定,程序之外加步驟,貌似執行力強,其實是缺乏實事求是精神。毛澤東同志指出,“庸俗的事務主義家……尊重經驗而看輕理論,因而不能通觀客觀過程的全體,缺乏明確的方針,沒有遠大的前途,沾沾自喜于一得之功和一孔之見。”事務主義者簡單滿足于經驗主義,疏于學習、懶于思考,成為只會聽命執行的“機器人”,導致工作就只能低水平重復,根本談不上什么突破創新。

其二,只會被動應付,不能主動謀劃,在戰略謀劃上陷入“失語”的窘境。領導干部陷入事務主義,往往會信奉“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在工作中總是處于被動應付狀態。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一方面我國發展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繼續發展具有多方面的優勢和條件;另一方面我國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都發生了深刻復雜的變化。從國際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進入加速演變期,國際環境日趨錯綜復雜;從國內看,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危機并存、危中有機、危可轉機,是整個“十四五”乃至更長時期發展環境的主要特點。領導干部對此既要辯證認識,更要主動謀劃。但是一些領導干部忙忙碌碌喊開會、加班加點編材料、熱熱鬧鬧抓評比、認認真真搞形式,擅長于“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被動式工作,滿足于得過且過的應付式狀態,久而久之就會喪失對全局性、長遠性、根本性問題進行謀劃的能力。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不謀萬世者不足以謀一時。領導干部陷入事務主義,以冗余工作替代思考謀劃,就會造成一遇到大風大浪就沒主見,不能贏得戰略主動,貽誤事業發展的大好時機。

其三,只是滿足苦勞,不去追求功勞,在工作推動上落入“內卷”的窠臼。領導干部陷入事務主義,往往會陶醉于自轉,循環于空轉,最終“疲憊不堪,卻又成績寥寥”。成事之要,關鍵在人,關鍵在領導干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有一支政治過硬、具備領導現代化建設能力的干部隊伍。領導干部作為“關鍵少數”,需要在各項事業中帶頭擔當作為,主動去挑最重的擔子、接最燙手的山芋、啃最硬的骨頭。新時期的領導干部都肩負著重要使命,改革、發展、穩定等各項工作任務繁重,“忙”本身是一種常態。但是這種“忙”應該“忙”在有價值的事情上,而不能是胡忙、亂忙、瞎忙。領導干部應該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績效導向,在各項工作中要“出實策、鼓實勁、辦實事,不圖虛名,不務虛功”,把工作抓緊、抓實、抓出成效。一些領導干部覺得如果不干事心中會有愧疚感,只要自己在忙,那就沒有功勞也有苦勞,頓時就心安理得了。領導干部以“痕跡”標榜“政績”,以“苦勞”代替“功勞”,以“忙忙碌碌”掩蓋“碌碌無為”,實際上就是陷入了事務主義。這些領導干部雖然看上去在“五加二”“白加黑”地工作,但是實際上卻是游離于主責、逃避著主業,在工作推動上落入“內卷”的窠臼,最終是忙而無功,不會取得什么真正的發展成效。

事務主義的形成根源

事務主義對領導干部的自身成長、各項事業的有效推進都危害不小。領導干部陷入事務主義的泥潭,結果是自己很辛苦、群眾不買賬,但是在實踐中事務主義又很難得到遏制。事務主義之所以成為久治不愈的頑癥,是因為事務主義不但具有“忙”的欺騙性表象,而且具有復雜的形成根源。

從主觀層面來講,事務主義的產生同一些領導干部責任擔當缺乏、學習自覺性不夠、工作方法不當等因素密切相關。有的領導干部身在其位,卻不謀其政,存在較為嚴重的避責心理、甩鍋心態。這些領導干部把“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作為座右銘,認為循規蹈矩的事務不會出錯,真抓實干的改革則有很高的風險,在工作中回避直面矛盾,不敢正視問題,缺乏競爭意識,沒有創新精神,致力于在事務性工作上修修補補。這些領導干部由于工作指導思想不端正、事業心責任感弱化,最終陷入事務主義。有的領導干部缺乏學習的自覺性,存在明顯的懶惰思想、鴕鳥心態。“領導是門大學問”,黨的十九大報告把“增強學習本領”列為全黨要增強的八項本領的第一項本領。有的領導干部認為自己要解決的是具體問題,不需要講什么大道理,大道理與實際工作關系不大,認識不到學習的重要性。有的領導干部偏離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不能進行“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思想深化,對于工作中出現的問題不愿反思,對于社會中出現的新情況不愿鉆研,對于實踐中出現的新經驗不愿總結,假裝看不到。這些領導干部由于不想學、害怕學,導致理論水平始終不能提高,最終陷入事務主義。還有的領導干部習慣越俎代庖、事事獨攬,存在著明顯的主次不分、大包大攬心態。在工作中,如果領導干部自己不干事,事事都要別人去做,那就叫官僚主義;如果領導干部事事都攬起來,不動員大家去做,那就叫事務主義。這是兩種極端,都是需要反對的。有的領導干部抓不住主要矛盾,“西瓜芝麻”件件要;布置不合理,“眉毛胡子”一把抓;統籌不及時,“輕重緩急”分不清。這些領導干部缺乏科學思維,沒有掌握科學方法,最終形成周恩來總理在《反對官僚主義》一文中提到的“無頭腦的、迷失方向的、事務主義的官僚主義”。

從客觀層面來講,領導干部之所以跳不出事務主義的怪圈,“不出事邏輯”下的形式主義以及“為官不為”式的官僚主義是主要根源。在當前政治生態中,“不出事邏輯”下的“形式主義”在一些部門、一些領域盛行。所謂“不出事邏輯”,是指一些領導干部遇到矛盾總是繞著走,碰到困難總是躲著走,只想回避麻煩、推卸責任、應付差事、明哲保身。這些領導干部面對監督的“高壓線”和紀律的“緊箍咒”,滋生“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工作心態,抱持“專心業務、不問政治”的官場哲學,假裝“埋頭拉車”,大搞“繁瑣主義”。這導致規范化行政在實踐中異化成了繁瑣化行政。各種督查、檢查愈發頻繁,“文牘主義”與“文山會海”不斷反彈,徒有其表的“痕跡管理”比較普遍,工作考核出現了“嚴苛化”傾向,權力下放變成了上級部門“甩鍋”給下級,都已成為司空見慣的現象。“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經過層層傳導,下級干部面對各種“形式主義”任務應接不暇,疲于應付,不知不覺陷入了事務主義。從本質上講,“為官不為”是一種典型的官僚主義。“為官不為”的領導干部,普遍具有“胸中無全局、工作無計劃”“大事想不深、小事放不下”的特點,工作“只開花,不結果”,最終陷入雞零狗碎的事務主義。

事務主義的治理之道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關鍵時期,各級領導干部面臨的各項任務更加艱巨,對其工作狀態與能力素質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事務主義耽擱了領導干部的成長,又浪費了寶貴的行政資源,對改革、發展、穩定等各項事業發展有百害無一利,必須采取措施、綜合施策,加以根治。

第一,要消除事務主義,需要抓住管理體制這個關鍵要害。需要建立運轉有序、銜接高效的管理體制,為清除事務主義提供治本之制。“制度如渠,行為如水”,體制活則全盤活。管理體制影響到領導行為的運行過程與領導權力的運用效果。因此,建立起高效的管理體制,是擺脫事務主義的前提條件。一是明確職責分工。在小生產時代,組織規模較小,領導者往往集決策、計劃、組織、實施、監督、反饋等多種功能于一身。而在現代社會,組織規模龐大,管理層次較多,領導系統需要把各種功能加以分離,由一定形式的合理結構分別承擔。領導者既要把自己當成“戰斗員”,更要明確自身“指揮員”的特殊作用。高明的領導者從來不是把自己單純當一個“兵”使用,僅僅忙于具體事務,而是落實崗位責任制,充分發揮各個崗位的作用,在上級與下級之間構建起相互配合的運作機制,謀求組織結構的整體效能。二是強化權力制約。要健全制度,推進黨務公開、政務公開,真正將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促使領導干部察實情、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要通過黨性教育,使領導干部清醒認識到權力是用來為人民服務的,不能把黨和人民安排的工作看成自己討生活的職業、混飯吃的差事。三是優化工作作風。官僚主義、形式主義都屬于“四風”之列,也都是導致事務主義的原因,其根源在于政績觀錯位、責任心缺失。因此,要嚴肅政治紀律,對那些熱衷于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的,必須嚴肅處理;要切實采取措施,把各級領導干部從“數字迷宮”“文字圍城”與“痕跡主義”中解放出來,給干部多留一些自主空間,讓干部們有更多精力進行系統謀劃,能夠在中心工作上推出創新舉措。

第二,形成崇尚學習、知行合一的組織氛圍,為清除事務主義提供長久之計。“善于學習,就是善于進步。”加強學習是防止領導干部陷入事務主義的基礎性工作。“學者非必為仕,而仕者必如學”,依靠學習走向未來,是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一大鮮明特色。領導干部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必須要從多個方面加強學習。

一是要加強科學理論的學習。恩格斯說過:“一個民族想要站在科學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沒有理論思維。”領導干部必須努力學習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努力學習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著力深化理論武裝、堅定理想信念。對于各級領導干部來說,馬克思主義理論課都是一門必須上好的“必修課”。領導干部要通過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實現對馬克思主義理論在情感上有深層認同,在理性上有全面認知,在信念上無比堅定,在實踐中善于運用。領導干部通過真信、真學馬克思主義,真懂、真用馬克思主義,塑造自身強大的精神支柱和正確的政治靈魂,才能走得穩、走得遠。

二是要強化本領能力的學習。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干部“既要政治過硬,也要本領高強”,要求干部要增強“八項本領”。2020年秋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的開班儀式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面對復雜形勢和艱巨任務,干部要提高“七種能力”。在2021年秋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習近平總書記再次要求領導干部要“勤學苦練、增強本領”。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征程上,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任務將會更加繁重,領導干部需要加強“八項本領”,提高“七種能力”,在前進道路上學會破題、解題、答題,進而解決實際問題。

三是要推動知行合一的學習。“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領導干部要搞好學習,就必須學會學用結合、知行合一。“知行合一”強調把正確的思想認識自覺轉化成具體的行為實踐,做到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一方面,領導干部既要學會“埋頭做事”,又要學會“抬頭思考”,善于進行規律性的總結提升,從而將具體事務變成經驗支撐、思維素材與理論依據;另一方面,領導干部要提升戰略思維、辯證思維、創新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的能力,能夠運用創新理論指導具體事務,實現思想自覺與行動自覺的統一。

第三,完善導向明確、激勵有力的考評機制,為清除事務主義提供有效之策。“新故相推,日生不滯”,機制新則日日新。考評機制是指揮棒,對于引導干部行為有明顯的作用。完善考評機制,通過科學的考評機制優化政治生態,改善治理環境,強化干部管理,是清除事務主義的必要舉措。

一是完善干部的評價標準。不以“材料”論政績,不以“痕跡”評短長,不以“忙碌”為準繩,要把想不想干事、敢不敢扛事、能不能成事作為識別干部、評判優劣、獎懲升降的重要標準,以工作實績論英雄,增強干事創業的精氣神,激勵領導干部擔當實干;針對“一把手”、副職干部、中層干部等不同層次的對象,制定相應的考核標準,用不同的尺子量不同的人,以差異化評價標準引導領導干部的工作行為;突出領導干部的中心工作,改變過于僵硬的數量化任務分解管理方式,使考核導向更加鮮明。

二是完善干部的評價方式。堅持在社會實踐中鍛煉、考察和識別干部,突出在重大項目、專項工作、脫貧攻堅、急難險重等一線識干部、選干部、用干部;堅持實行領導與群眾相結合、上級與下級相結合、查閱資料與實地檢查相結合,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不同時間,對干部進行客觀公正的考核評價。

三是完善干部的獎懲機制。科學利用獎懲手段,注重干部各方面的實績大數據收集,不隨意采用“一票否決”式獎懲;建立容錯機制,避免領導干部為了“不犯錯”而機械化、教條式執行上級的要求;將考核結果與培養教育、能上能下、治庸治懶等結合起來,讓慢作為、不作為、亂作為的干部受到警醒和懲戒,從而最大限度調動領導干部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作者為四川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行政管理系主任、教授、博導)

【注: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重大研究專項項目“國家治理現代化場域中的社會治理問題研究”(項目編號:17VZL007)與四川大學哲學社會科學青年杰出人才培育項目“國家治理現代化場域中的社會治理重大問題研究”(項目編號:SKSYL2019-04)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①《習近平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中國政府網,2021年9月1日。

責編/李一丹 美編/王夢雅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