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理論前沿 > 全球觀察 > 正文

美國民主情況(3)

(三)輸出所謂民主產生惡果

美國政府不顧世界上不同國家和地區在經濟發展水平和歷史文化方面存在的巨大差異,將自己的政治制度和價值理念強加于人,推行“民主改造”,策劃“顏色革命”,肆意干涉他國內政,甚至顛覆他國政權,造成災難性后果。美國按照自己的形象塑造其他國家、“輸出民主”的行為本身就不民主,從根本上違背了民主的核心價值理念。美式民主嫁接之地,不但沒有產生“化學反應”,反而引發“水土不服”,導致許多地區和國家深陷動蕩、沖突和戰爭泥潭。

1.“顏色革命”危害地區和國家穩定

美國慣于打著所謂“民主價值”的旗號,大肆干涉別國內政,甚至策動政權更迭、扶持親美政府。前美國中央情報局高官曾宣稱“把人們塑造成為我們需要的樣子,讓他們聽我們的。只要把腦子弄亂,我們就能不知不覺改變人們的價值觀念,并迫使他們相信一種經過偷換的價值觀念”。美國前國務卿蓬佩奧曾公開表示:“我曾擔任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我們撒謊、我們欺騙、我們偷竊。我們還有一門課程專門來教這些。這才是美國不斷探索進取的榮耀。”

美國已形成了一整套實施“和平演變”的套路:首先借所謂“文化交流”、經濟援助、控制輿論等方式,為發動“顏色革命”制造輿論氛圍,盡量夸大現政權的錯誤、弊端,以激起群眾的不滿和反政府情緒;同時,向民眾灌輸美國的價值觀,使人們認同美國的經濟政治制度;培養大量非政府組織,全方位培訓反對派領導人,抓住重要選舉或突發事件的時機,通過各種街頭政治活動,推翻當地政權。

歷史上,美國借“推廣民主”之名在拉美推行“新門羅主義”,在歐亞地區煽動“顏色革命”,在西亞北非國家遙控“阿拉伯之春”,給多國帶來混亂和災難,嚴重損害世界和平、穩定和發展。

在拉美和加勒比地區,“美式民主”的美顏濾鏡早已破碎,美國“民主典范”的自我表演充滿了尷尬。1823年,美國發表“門羅宣言”,宣稱“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鼓噪“泛美主義”。此后,美國無數次打著“傳播民主”的旗號,對拉美和加勒比地區進行政治干涉、軍事介入和政權顛覆。無論是敵視封鎖社會主義古巴近60年,還是顛覆智利阿連德政府等,都是“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霸權行徑。

2003年起,東歐、中亞地區接連發生格魯吉亞“玫瑰革命”、烏克蘭“橙色革命”和吉爾吉斯斯坦“郁金香革命”。美國國務院公開承認在這些“政權更迭”中發揮了“中心作用”。2020年10月,俄羅斯對外情報局披露美國計劃在摩爾多瓦掀起“顏色革命”。

始于2010年的“阿拉伯之春”造成整個中東地區的強烈震蕩,而美國在其中扮演著幕后“操盤手”的重要角色。2011年《紐約時報》披露,少數由美國政府資助的核心組織正在“專制的”阿拉伯國家推廣民主。參與“阿拉伯之春”的若干組織和個人曾從美國“國際共和研究所”“國際事務民主協會”和“自由之家”獲得培訓和資助。埃塞俄比亞非洲和國際事務專家穆斯塔法·阿哈馬迪在“金字塔在線”網站發表文章《應許之地》指出,埃及人民在奧巴馬“現在就意味著現在”的口號煽動下推翻了穆巴拉克,但埃及人民也因政局變動付出了沉重代價。美國的所作所為使阿拉伯人民認識到,美國希望將一種刻板的民主模式強加于阿拉伯人,而不管他們的意愿如何。

環顧被美國強行“推銷”價值觀的國家,真正的民主、自由、人權不見蹤跡,持久混亂、發展停滯和人道主義災難卻隨處可見。美國對多國的價值觀輸出,阻斷了這些國家正常的發展進程,阻礙了這些國家探索適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和模式,給當地帶來政治、經濟、社會的強烈動蕩,毀滅了一個個曾經美好的家園,滋生恐怖主義等長期后患,威脅和破壞地區乃至全球安全。正如法國《大晚報》所指出的,“民主”在美國手中早已成為對異見國家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美國在評價國內外民主方面秉持不同標準,是褒是貶由美國自說自話、隨心所欲。2021年1月6日,美國發生沖闖國會山事件后,有位美國政客將其比作“9·11”恐怖襲擊,聲稱這是對美國國會、憲法和民主“可恥的攻擊”。但諷刺的是,2019年6月,此人卻將發生在香港立法會的暴力示威活動描繪成“一道美麗的風景線”,并對暴徒展現出的“勇氣”大加贊賞,暴露出赤裸裸的“雙重標準”。

2.強推所謂民主造成人道悲劇

美國強制輸出所謂民主,釀成多國人道災難。美國發動長達20年的阿富汗戰爭讓阿富汗滿目瘡痍,民生凋敝。據統計,總共47245名阿富汗平民以及6.6萬至6.9萬名與“9·11”事件無關的阿富汗軍人和警察在美軍行動中喪生,1000多萬人流離失所。阿富汗戰爭毀壞阿經濟發展基礎,讓阿富汗人民一貧如洗。

2003年,美國以所謂伊拉克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由,對伊拉克發動軍事打擊。戰爭導致的平民死亡人數有20萬至25萬人,其中美軍直接致死的超過16000人,并造成100多萬人無家可歸。美軍還嚴重違反國際人道主義原則,頻頻制造“虐囚”事件。時至今日,美國也拿不出所謂“伊拉克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證據。

2016年至2019年,敘利亞有記載死于戰亂的平民達33584人。其中,美國領導的聯軍轟炸直接致死3833人,有半數是婦女和兒童。美國公共電視網2018年11月9日報道,僅美軍對拉卡市發動的所謂“史上最精確的空襲”,就導致1600名敘平民被炸死。

2018年,美國以“阻止敘利亞政府使用化學武器”為由,再次對敘展開空中打擊。但后來所謂敘利亞政府使用化學武器的證據,被證明只不過是美國等國情報部門資助的“白頭盔”組織自編自演的擺拍視頻而已。

3.濫用制裁破壞國際規則

單邊制裁是美國的對外大棒。長期以來,美國濫用自身金融霸權和技術優勢,頻頻采取單邊霸凌行徑。美國制訂了《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全球馬格尼茨基人權問責法》《以制裁反擊美國敵人法》等國內惡法并炮制了一系列行政令直接對特定國家、組織或個人進行制裁,以“最低聯系原則”“效果原則”等模棱兩可的規則任意擴大美國內法管轄范圍,還濫用國內司法訴訟渠道對其他國家實體和個人搞“長臂管轄”,其中最典型的案例就是“阿爾斯通案”和“孟晚舟案”。據統計,特朗普政府累計實施逾3900項制裁措施,相當于平均每天揮舞3次“制裁大棒”。截至2021財年,美凈制裁實體和個人高達9421個,較2000財年增長933%。美實施非法單邊制裁與“長臂管轄”,嚴重損害他國主權安全,嚴重影響有關國家國計民生,嚴重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關系基本準則。

2021年以來,美對外制裁沒有收手。美國政府聯合歐洲盟國加大對俄羅斯遏制打壓,以納瓦爾內事件、俄對美網絡攻擊、干預美大選等為由對俄實施全面制裁,并發動外交戰,驅逐俄外交人員。在“北溪—2”天然氣管道項目和數字稅等問題上,美國制裁歐洲盟友也毫不客氣。自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生效以來,美國不斷對華采取打壓遏制措施,將940多個中國實體和個人列入各類限制清單。根據美財政部外國資產控制辦公室數據,截至10月19日,美制裁含香港、澳門在內的中國實體和個人數量達391個。

美國塔夫茨大學教授、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丹尼爾·德雷茲納今年9月在《外交》雜志發表文章,批評美國歷屆政府將制裁作為解決外交問題的首選方案,非但起不到效果,還造成人道主義災難,稱“美利堅合眾國”已成為“制裁合眾國”。

美國實施單方面制裁,持續嚴重侵犯本國及他國人民的人權。其中最惡劣的例子就是對古巴持續實施封鎖。60多年來,美國罔顧聯合國大會的多項決議,基于通過禁運政策和《托里切利法》《赫爾姆斯—伯頓法》等國內法構筑起針對古巴的全面封鎖體系,實施了現代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程度最嚴厲的系統性貿易禁運、經濟封鎖和金融制裁,嚴重損害古經濟社會發展,令古蒙受直接經濟損失逾千億美元。

自上世紀70年代末,美國對伊朗開始了長期封鎖和制裁。40多年來,美單邊制裁力度和頻度不斷加大,逐步形成以金融、貿易、能源和實體個人等多領域制裁為主要手段的嚴密體系,對伊朗施加全方位、多管齊下的制裁壓力。2018年5月,美國政府單方面退出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隨后重啟并新增一系列對伊制裁。許多國家和相關實體被迫放棄與伊合作,大批國外石油企業陸續撤出伊,伊制造業難以正常運行,經濟增速下滑,同時造成通脹高企、貨幣大幅貶值。

美國還對白俄羅斯、敘利亞、津巴布韋等國實施多年制裁,加大對朝鮮、委內瑞拉等國“極限施壓”。

4.“民主燈塔”招致全球批評

全球民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對于美國民主存在的種種缺陷、美國輸出“民主價值觀”的虛偽性以及美借民主之名在全球橫行霸道看得一清二楚。

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指出,美國早已習慣于自詡為“世界民主燈塔”,要求別國人道對待和平請愿,但在自己國內卻采取截然相反的做法,美國根本不是照亮民主的燈塔。美國政府首先應傾聽本國民眾呼聲,不要一邊在國內搞“獵巫行動”,一邊還道貌岸然地大談別國人權問題。美國在人權和公民自由問題上根本沒資格對別國指手畫腳。

2021年5月,德國民調機構拉塔納和由北約前秘書長、丹麥前首相拉斯穆森創建的民主國家聯盟基金會在53個國家對5萬多人進行的“2021年民主認知指數”調查結果顯示,44%的受訪者擔心美國對本國民主構成威脅,50%的美國受訪者擔心美國是非民主國家,59%的美國受訪者認為美國政府只代表少數集團利益。

2021年6月,英國倫敦大學政治學副教授克拉斯在《華盛頓郵報》發表文章《美國民主失靈令世界震驚》。文章援引的皮尤民調顯示,美國不再是“山巔之城”,美多數盟友將美國民主視為“破碎的過往”,新西蘭、澳大利亞、加拿大、瑞典、荷蘭和英國分別有69%、65%、60%、59%、56%和53%的民眾認為美國政治體制運行得不太好或者很不好。法國、德國、新西蘭、希臘、比利時、瑞典等國均有超過四分之一的民眾認為“美國從來都不是民主典范”。

民調機構“歐盟觀點”發布的報告顯示,歐盟對美國制度的信心下滑,52%的人認為美國民主制度無效,這一比例在法國和德國分別為65%和61%。

2021年9月,英國知名學者馬丁·沃爾夫在《金融時報》發表文章《美國民主的奇異消亡》指出,美國的政治環境已走到快無法挽回的程度,民主共和國進一步向專制主義轉變。

2021年11月,瑞典智庫“國際民主及選舉協助研究所”發布年度報告《2021年全球民主現狀》,將美國首次列入“退步的民主國家名單”。該組織秘書長表示,美國民主狀況明顯惡化,體現為對可信的選舉結果提出質疑的趨勢愈發明顯、對參與選舉的壓制以及日益嚴重的極化現象。

印度政治活動家亞達夫指出,美國并非“民主典范”,世界認識到美式民主急需自我反思,美國需向其他民主國家學習。墨西哥《進程》雜志評論稱,在看似民主自由的表象下,美國民主制度存在巨大缺陷。南非比勒陀利亞大學政治學系高級講師姆貝特在《郵衛報》上撰文稱,自由和公平選舉的許多標志,比如普遍的選民名冊、集中的選舉管理、統一的規則和條例,其實在美國系統中是缺失的。非洲人所接受民主培訓中的良好選舉行為在美國從未存在。

結束語

山巔之城的美國,燈塔效應不再。

——《以色列時報》

當下的美國,對內應切實保障民眾的民主權利、完善自身民主制度,對外應承擔更多的國際責任,提供更多的公共產品,而不是對內只講程序民主、形式民主而忽視實質民主和結果民主,對外將美式民主強加于人,以價值觀為手段劃分陣營,打著民主的旗號行干涉、顛覆、侵略之實。

當前,國際社會正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經濟增長放緩、氣候變化危機等全球性緊迫挑戰。面對這些風險和挑戰,誰都無法獨善其身,團結合作是最有力的武器。把民主一元化、絕對化、工具化、武器化,人為制造集團政治和陣營對立,這與同舟共濟的精神背道而馳。

各國應該超越不同制度分歧,摒棄零和博弈思維,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相互尊重、求同存異、合作共贏,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新華社北京12月5日電)

上一頁 1 23下一頁
[責任編輯:趙光菊]
標簽: 美國   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