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這個機器以后,我們就可以在自己家門口榨油了!”在湖南省邵陽市城步苗族自治縣五團鎮恒洲村茶油加工廠里,一位恒洲村的老奶奶稱贊道,“再也不用運出去榨了哩!”日前,城步苗族自治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鄉村振興幫扶點五團鎮恒洲村的茶油加工生產線正式投入生產,在產業振興的道路上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今年來,城步煙草駐村工作隊聚焦“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緊緊圍繞五大振興開展工作,穩步推進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改善基礎設施,抓鐵有痕彰顯“力度”
在道路硬化水泥凝固宣告開路的當天,破曉的第一縷晨光剛照進駐村工作隊居住的房子里,就有一位80歲老人楊合田叩開了他們的房門:“感謝商務部和縣煙草局駐村工作組!盼了30年,水泥路終于修到了家門口,人背馬馱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
過去的恒洲村,村民們出行的情況可謂“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出行難”這一問題一直困擾著村民們,也成為了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一大“攔路虎”,與這一“攔路虎”并肩而立的另外兩大難題,便是“住房危”“環境臟”。
萬丈高樓平地起,基礎不牢,地動天搖。商務部與駐村工作隊在認識到“出行難”“住房危”“環境差”是首要需要解決的問題后,立刻主動出擊。商務部駐村掛職干部朱喬木兩年來,通過向商務部申請撥款,成功硬化交通要道4.4公里,修建混凝土便民橋7座、油茶產業路3條共計580米、混凝土排水溝3300米,砌筑擋土墻900余立方米,安裝涵管30余米。向政府部門爭取資金改造廁所58戶,改造危房24戶,安裝太陽能路燈70余盞,聘請14位環衛工人定期清理衛生,一系列措施抓鐵有痕,徹底解決恒洲村“出行難”“住房危”“環境亂”三大問題,彰顯鄉村振興“力度”。
發展特色產業,轉型升級突出“精度”
返鄉創業村民楊洪武一邊操作立體液壓榨油機一邊開心地說:“今年我不僅要修房,還要以牽頭人的身份組建恒洲村紅薯和油茶種植加工專業合作社,并負責紅薯粉和茶油加工廠的日常運營,帶動更多的老鄉賺更多的錢。”勤勞的汗水在他的臉上折射出幸福的光芒。
鄉村振興的關鍵在于產業振興,要抓住產業振興的“牛鼻子”。駐村工作隊率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多次前往隆回、洞口等鄉村振興示范村參觀學習,結合先進經驗與恒洲村當地條件,總結了一套針對恒洲村的發展規劃。
為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商務部和縣煙草局駐村工作隊請來了油茶種植專家來恒洲村實地勘測,發現恒洲村海拔900多米,山地地形,晝夜溫差大,氣候適宜,種植的紅薯糖分保存充足,十分香甜。高山純天然油茶籽榨出的油茶也比市面上的一般茶油更醇更香。經過充分調研,恒洲村決定發展紅薯與油茶兩大特色產業,采用土法茶油榨取法,保留恒洲村茶油特殊風味。在商務部的幫扶下,恒洲村目前已建成一個紅薯粉加工廠、一條山茶油生產線,紅薯粉和茶油正積極申請商標,力爭開拓縣內外市場,茶油產銷基本平衡,并借助電商平臺,積極開拓網上銷售市場,進一步延伸產業鏈。至于下一步,村支書楊華表示:“我們將持續推進產業升級,計劃在年底增加400畝的油茶種植基地,爭取讓更多人能踏入致富道路。”
光有紅薯和油茶還不夠,要想讓群眾更好地享受農村高質量發展紅利,真正實現鄉村振興,就需要更多的謀劃。駐村工作組在全方位考察后認為本身已有一定名氣的恒洲村油茶、土雞、土鴨等特色農產品具備挖掘潛力。為了開拓這方面的市場,駐村工作隊積極聯系城步縣城乃至全市的優質店家、客戶,有時候為了推廣甚至自掏腰包:“免費請你吃土雞!清燉就特別香,不好吃不要錢,好吃下次就再來!”拓寬特色農產品銷售渠道后,駐村工作隊還積極鼓勵村民開設農家樂飯店,爭取實現第一三產業融合,真正促進產業升級轉型。
加強人才儲備,扶貧振興鉆研“深度”
今年11月初,大學生李春燕捷報傳來:“我的研究生考試已經被浙江大學錄取,完成學業后就有機會回報更多人,帶給家人更好的生活。”
在商務部外貿司“恒愛助學”項目的幫助下,駐村工作隊做好聯絡溝通,幫助李春燕、羅錫海等7名大學生與商務部外貿司黨員干部建立長期的“一對一”幫扶機制,向每個學生每年資助5000元的助學金。為了提升村民的精神文化素養,給村里的學生們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商務部外貿司和城步縣局積極捐助,募集到圖書3000多冊,成功打造恒洲村“愛心圖書室”,從此村里的孩子也能像城里的孩子一樣擁有“圖書館夢”了。在文教方面,駐村工作隊還做了諸多努力,如今年6月1日,大家私人出資,給城步五團鎮茶園小學的孩子們帶去了25套文具,25冊圖書,25個書包作為六一小禮物。
為加強基層組織的梯隊建設,努力培養村支“兩委”班子后備力量,發展年輕黨員2人,入黨積極分子4人,為鄉村振興奠定人才和智力基礎,充實恒洲村人才儲備,近年來,駐村工作隊為鄉村振興后續發展蓄積了動能,以認真踏實的態度往下鉆,挖掘出了鄉村振興的“深度”。年來,駐村工作隊為鄉村振興后續發展蓄積了動能,以認真踏實的態度往下鉆,挖掘出了鄉村振興的“深度”。
豐富精神生活,移風易俗拓寬“廣度”
隨著“哐當”一聲,又一個三分球命中了,觀眾席爆發出陣陣喝彩。“好球!發亮你這球打得厲害啊!”“哪有哪有,老毛你也是老當益壯,風采不減當年啊!”籃球賽上,村民們踴躍報名參與,比賽精彩紛呈,氛圍輕松和諧,觀眾席座無虛席;建黨一百周年文藝晚會更是熱火朝天,村民們個個都是深藏不露,精心準備的節目令人賞心悅目,連平時悶頭做事的阿姨們也整出一支優美動人的舞蹈,實在讓人大開眼界。
既要富‘錢袋’,也要富‘腦袋’。駐村工作隊按照扶貧先扶智,扶智先扶志的原則,牽頭總結脫貧攻堅成果,做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銜接宣傳工作,展望鄉村振興美好未來,激發村民精神動力;積極組織籃球賽、文藝晚會等文體活動,豐富村民精神生活;穩步推進移風易俗工作,以黨風帶民風,黨員帶頭踐行新的村規村約,一改村民精神面貌。
精神生活的翻天覆地變化,激發村民對組織的信心,對未來的憧憬,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并愿意為之努力奮斗,聚眾賭博、封建迷信等丑惡現象有所收斂,鄉風文明建設卓有成效,拓寬了鄉村振興的“廣度”。
駐村定點幫扶,工作方法富有“溫度”
“村里人都對你們這個駐村工作隊滿意得很,沒有什么要提的意見,就是希望駐村工作隊不要只待兩年,要多待幾年。”駐村工作隊到恒洲村老書記老李家走訪征集工作改進意見時,老李親切地拉著駐村工作隊隊員的手一直沒有放開,“你們幫大家做了很多事情,大家都記得你們的好,都很舍不得你們。”
自入駐以來,駐村工作隊平均每天走10公里路,一家一戶走訪,完成全村194戶769人的多輪逐一走訪,小范圍召集村民開座談會8次,逐月開展一月一排查,一月一評議,落實防止返貧致貧風險動態監測機制,建立監測臺賬,梳理核查對象17戶80人,確定監測對象6戶20人,原監測易致貧戶2戶2人,確保做到“不漏一戶,不掉一人”。對返貧風險監測戶,實施一戶一檔,因戶施策,制定幫扶方案,建立幫扶臺賬,明確幫扶負責人,落實產業、就業、醫療、教育、低保、兜底、臨時救濟等針對性幫扶措施,增加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關注村民需求,堅持問題導向,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與村民打成一片,切實解決村民“急難愁盼”的問題。
“民族要復興,鄉村要振興。”春色雖然逶迤著來,但終將春色滿園關不住。城步煙草將繼續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決貫徹落實縣委縣政府各項決策部署,扎實推進煙草幫扶舉措,切實強化駐村幫扶力度,狠抓定點幫扶項目建設,以昂揚奮進的姿態,向黨、向人民、向國家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胡楚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