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經濟金融 > 宏觀大勢 > 正文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王一鳴:穩定宏觀經濟 打好政策組合拳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宏觀政策要穩健有效”“各方面都要積極推出有利于經濟穩定的政策”“著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這一系列重要表述都傳遞出“穩”的強烈信號。如何看待“穩”的重要性,牢牢把握“穩”的基調?如何協同發力打好政策組合拳?如何把握新階段經濟運行的新特點,更好地穩中求進,推動高質量發展?《經濟參考報》記者專訪了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王一鳴。

“2022年經濟工作將把穩定宏觀經濟放在優先位置。牢牢把握‘穩’的基調,是做好2022年經濟工作的重要前提。”王一鳴說。

王一鳴認為,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是從容應對更趨復雜嚴峻的外部環境的需要。當前,新冠疫情仍在持續蔓延,疫情成為全球經濟復蘇的重要變量,美歐等主要經濟體疫情再次反彈,全球經濟復蘇步履艱難。疫情沖擊全球生產和物流體系,產業鏈供應鏈紊亂短期內難以緩解,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保持高位,主要國家通脹中樞水平抬升。美歐主要經濟體加快啟動量化寬松政策退出步伐,美聯儲12月5日宣布加倍縮減購債規模,預期將從2022年開始加息。美聯儲加快縮表進程,將加劇基本面比較脆弱的新興市場經濟體本幣貶值和資本外流,并可能引發全球金融市場動蕩。疫情沖擊的不對稱效應和疫情后“雙軌復蘇”,還將加劇本已上升的保護主義和民粹主義。面對外部環境的復雜變化,必須牢牢把握“穩”的基調,做好應對各種不確定性的準備,在風云變幻中牢牢把握發展主動權。

此外,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是有效緩解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的需要。2021年以來,我國經濟發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領先地位,前三季度經濟增長9.8%,明顯高于全球平均增速和主要經濟體增速,全年經濟總體上將實現增速較高、通脹較低、就業較多的良好局面。但也要看到,三季度以來,我國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增大,這既有需求因素也有供給因素,更有市場預期變化的影響。內需恢復仍不充分,消費和投資增勢減弱。隨著外貿出口超預期增長勢頭減弱,迫切要求增強內需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供應鏈受到外部沖擊,“缺芯”“缺柜”尚未緩解,保供穩鏈壓力仍然較大。中小微企業受成本和市場的兩頭擠壓,生產經營困難增多,市場預期不穩。個別大型房企出現債務違約,經濟金融領域風險防控壓力增大。有效應對三重壓力,必須把握“穩”的基調,積極推出有利于經濟穩定的政策,改善市場主體預期,穩定宏觀經濟大盤。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宏觀政策、微觀政策、結構政策、科技政策、改革開放政策、區域政策、社會政策七個方面政策組合。在王一鳴看來,落實好這一攬子政策,關鍵是要協同發力,打好政策組合拳。

王一鳴指出,會議提出宏觀政策要穩健有效,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明確了2022年宏觀政策的基本取向。

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準、可持續。王一鳴認為,提升效能,就是要提升財政政策對穩定宏觀經濟的作用。在需求收縮的情況下,要加大財政支出強度,加快支出進度。財政政策更加注重精準,就是要優化財政支出結構。2022年要實行新的減稅降費政策,強化對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制造業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加大對地方的轉移支付力度,推動財力下沉,更好支持基層政府落實助企紓困政策。不過,也要注意,在政策實施中要把握好可持續原則,量力而行。

“會議還提出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通過政府增加基礎設施投資帶動企業和民間投資,就可以在基建投資和其他投資、在投資和消費之間形成良性循環;就可以在外需擴張放緩的同時,增強內需對經濟增長的支撐作用。”王一鳴說。

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王一鳴指出,前不久,央行降準0.5個百分點,釋放大約1.2萬億元資金,這個政策非常及時,有利于增加金融機構支持實體經濟的長期穩定資金來源,降低社會綜合融資成本,更好支持中小企業和實體經濟。下一步,要進一步發揮再貸款、再貼現和直達實體經濟政策工具的牽引帶動作用,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的支持。“我們也要看到,在市場預期弱化的情況下,企業融資需求有所下降。這就要求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要協調聯動,政策發力適當靠前,提高宏觀調控的前瞻性和針對性,有效穩定市場預期。”

值得一提的是,王一鳴表示,進入新發展階段,隨著我國經濟規模擴大、產業體系更趨完備,經濟運行的系統性、復雜性大幅提高。推動高質量發展,必須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系統觀念,避免局部政策疊加造成負面效應。調整政策和推動改革要把握好時度效,堅持先立后破,穩扎穩打,在政策執行過程中避免用行政性辦法把整體任務簡單一分了之,更不能層層加碼,搞運動式、“一刀切”。不把長期目標短期化,不把系統目標碎片化,不把持久戰打成突擊戰。只有堅持系統思維、科學謀劃,遵循經濟規律,才能更好地穩中求進,穩定宏觀經濟大盤,推動高質量發展邁出新步伐。

[責任編輯:曲統昱]
標簽: 宏觀經濟   政策組合拳   王一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