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博里鎮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作用,注重資源整合堅持重心下移,以“我為群眾辦實事”為根本出發點,以群眾需求為導向不斷創新工作方式方法,用文明實踐活動滿足鄉鎮廣大群眾豐富的精神文化需求。
夯實基礎,豐富群眾文化娛樂生活。自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成立以來,博里鎮不斷強化實踐所陣地制度化、開展活動常態化,用小品、雜技、說唱、舞蹈等節目多元化文化活動,以正能量題材宣傳黨的政策、方針,提振群眾精氣神,增強文化自信。博里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作為鎮文明實踐最基礎環節之一,依托紅色村史館、農家書屋、農民畫培訓課堂、文化大舞臺等多個平臺,在尋常工作日、重大節日,結合地方實際,開展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經常受到群眾的好評。村民吳亞娟說:“以前還覺得城里熱鬧,可是現在村里不僅路好、房靚,還經常舉辦娛樂活動,現在生活跟住城里沒有什么區別。”博里村的變化,是博里鎮新時代文明實踐建設的生動體現,也表達了博里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豐富群眾業余文化生活、培育鄉村文明、提升農民科學素養的決心。
依托優勢,做好文明實踐特色文章。“博里農民畫”“仇橋雜技”“博里詩詞”作為博里鎮三大特色優勢,在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中熠熠閃光,不斷豐富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走進博里村、西崗村農民畫創作培訓基地,一個個農民畫師精心構圖作畫,一幅幅富有泥土氣息的農民畫躍入眼簾……博里農民畫從剛開始幾個人的起步,到現在有注冊畫師百余名,年均作品1000幅以上,部分作品還走出國門,獲得不菲榮譽。“嚴家班”作為仇橋雜技知名代表,經常在各類節日給群眾帶來慰問演出,今年博里鎮農民豐收節上,“嚴家班”成員就給村民們帶來了一場視覺盛宴。“昨天泥腿子,今日大詩人”生動表現了博里鎮詩詞進農家的收獲,目前全鎮共有1個詩詞協會、9個詩社,先后400多人參加詩詞創作,積極用詩詞宣傳黨的方針、精神文明、正能量。
圍繞核心,搭起志愿服務隊框架。“藍精靈”網格愛心服務隊作為博里鎮已登記的民辦非企業單位,始終以愛心凝聚正能量,以行動詮釋真善美,在全鎮開展便民利民、扶貧幫困、治安維穩、法律援助、心理疏導等各類愛心服務活動。安秀英是博里鎮水晶村的空巢老人,因為子女常年在外務工,精神和物質生活非常缺乏,拒絕與人交流。在了解到這一情況后,“藍精靈”網格愛心服務隊理事長尹輝帶著同伴們,主動前往老人家中,陪老人聊天,傾聽老人訴求,隔三差五就上門查看老人家中是否有需要幫忙維修的物品,逢年過節帶著水果牛奶看望老人。如今,安秀英老人臉上的笑容變多了,也愛與人交流,特別高興志愿者們常來家中坐坐。
夕陽西下,鄉間小道上、黛瓦白墻上的一幅幅弘揚新時代文明精神的畫卷,正生動講述著博里人民幸福生活的模樣。(姚風明 李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