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是對理想信念的自覺堅定,也是對初心使命的執著堅守。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是共產黨人以及全體人民的精神追求。堅定黨的歷史自信,說到底就是堅定對共產主義最高理想的信仰,堅定對社會主義奮斗目標的信念,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的信心;堅定黨的歷史自信,關鍵是要科學總結和自覺運用黨的歷史,更好地銘記過去、把握現在、開辟未來,更好地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推向前進。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鄧小平同志曾斬釘截鐵地說:“我堅信,世界上贊同馬克思主義的人會多起來的”。這句擲地有聲、意味深長的話語既表達了當時中國共產黨人對理想信念的堅定執著,也宣示了我們黨對理想信念的高度自信、始終堅定。從實踐的層面而言,堅定理想信念就要始終保持對黨和人民的赤子之心,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強化為人民服務的公仆意識,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既集中體現在“四個自信”上,又積極展示在具體行動上。“四個自信”不僅源于馬克思主義真理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普遍規律,源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指引著中國的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成功探索,而且是合規律性與合目的性、真理性與價值性的統一,是歷史自覺、現實評判與未來預期的統一。“四個自信”在本質上體現了黨的歷史自信。黨的歷史自信的價值認知不是片面地停留于歷史的層面,而是以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為首要前提。堅定黨的歷史自信,重要的是要以思想自覺增強政治自覺、行動自覺。通過對黨史深層問題的理性思考展現堅守執著、歷史清醒、科學態度和胸襟視野,把黨的歷史自信落實到具體行動上,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不斷有新進步、新氣象、新作為。
進一步堅定黨的歷史自信的必由途徑
從黨的百年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中進一步堅定黨的歷史自信,并不是一句應景式的口號,而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歷史與現實、理論與實踐、制度與機制、傳承與創新等多個方面,需要經過長期不懈的努力學習、勤奮實踐、自我修養才能達到。
一是在深化黨史學習中感悟歷史自信。一百多年來,世界上沒有一個政黨像我們黨一樣,經歷了這么多的艱辛,承受了這么多的苦難,取得這么多的輝煌。僅在新時代的脫貧攻堅方面,黨領導人民不僅戰勝來自自然界的困難和挑戰,還經受住外部環境的考驗,實現了中華民族的千年夢想,還為全世界的減貧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我們要通過創新方法、創新載體、創新手段,多舉措持續進行黨史學習教育,從黨的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中把中國共產黨人深厚的歷史意識、歷史擔當和歷史使命呈現出來,讓廣大黨員干部能夠感受到黨的歷史自信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間存在著深刻而重要的關系。尤其要深刻認識到,黨在浴血奮斗中成長、在艱苦磨難中歷練、在改革開放中蛻變、在攻堅克難中壯大的力量源泉和精神血脈,從而使正確、科學、準確認識黨的歷史,成為我們黨和國家不斷發展的思想根基。
二是在加強理論武裝中厚植歷史自信。理論創新每前進一步,理論武裝就要跟進一步。堅定黨的歷史自信就要不斷加強政治理論學習,深入思考、聯系實際,在政治理論的學習中學出對理想和信念的堅定。當前,要結合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創造的偉大成就和取得的歷史經驗,深刻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穿的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學習理解其對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的創新發展,系統掌握其精髓要義、核心內容、科學體系、實踐要求,深刻領悟其時代意義、歷史地位、理論價值、卓越貢獻。在此基礎上不斷提升自己慎思明辨、鑒別虛實的能力和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以真學促真懂,以真懂促真用,從而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
三是在新的偉大斗爭中砥礪歷史自信。當前,我們正在進行的新的偉大斗爭,涉及的范圍既有國外的,也有國內的;既有黨外的,也有黨內的;既有經濟、政治的,也有文化、社會的;既有有形的敵對勢力,也有無形的挑戰和考驗。斗爭這根弦稍微麻痹松懈一下,就有可能釀成大問題。因此,在新的偉大斗爭中,我們必須堅定黨的歷史自信,努力培養和鍛煉見微知著的能力,清醒認識當前斗爭的長期性、復雜性、尖銳性,深刻認識一切錯誤思潮和錯誤觀點的精神實質、現實影響和潛在危害,進一步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打好主動仗,掌握主動權。
四是在勇于擔當作為中踐行歷史自信。“大事難事看擔當,逆境順境看襟度。”堅定黨的歷史自信不是一句口號,而是要在擔當作為中顯示出來。具體來說,就是要牢記我們黨肩負的使命,勇于擔當負責,積極主動作為,保持斗爭精神,敢于直面風險挑戰,以堅忍不拔的意志和無私無畏的勇氣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艱難險阻。同時,勇于作為還需善于擔當作為。面對許多沒有現成答案的課題、沒有先例的實踐、沒有既往經驗的工作,要在實踐歷練中增長經驗智慧,摸清規律、看到本質,學會“彈鋼琴”的硬功夫,以實際行動彰顯共產黨人的歷史責任感和擔當的品質。
(作者為江蘇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南通大學基地研究員)
責編/靳佳(見習) 美編/王夢雅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