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企業紅色文化具有鮮明的價值內涵
傳承國有企業紅色文化,要保護利用好物質呈現體和制度承載體,傳承發揚好蘊含其中的精神價值觀。對精神價值觀的傳承發展是傳承發展紅色文化的核心要義。國有企業紅色文化具有明確的價值意蘊,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始終是其堅定的價值旨歸,愛國情懷、奮斗精神、奉獻精神、創新精神始終是其鮮明的價值內涵。
愛國情懷是國有企業紅色文化的核心價值。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最深層、最根本、最永恒的是愛國主義。國有企業發展史,就是一部堅持黨的領導、踐行愛國主義的歷史:戰爭年代,公營企業聽黨指揮投身革命,新中國成立后,國有企業支撐民族工業崛起,改革開放以來,國有企業成為關鍵行業領域的“壓艙石”,當前,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的“頂梁柱”。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國有企業勇挑重擔,在應急保供、醫療支援、復工復產、穩定產業鏈供應鏈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其歷史沿革、產權屬性、職責使命、功能設定和管理體制都內在決定,國有企業必然始終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必然是黨和國家可信賴的依靠力量、經濟社會發展的中流砥柱和民生幸福的堅實保障。國有企業紅色文化的價值原點就是愛國主義,體現為愛國情、強國志和報國行的貫通融合及長期實踐。愛國情懷是國有企業一切行動的價值標尺和核心追求,是國有企業紅色文化的根基所在。
奮斗精神是國有企業紅色文化的關鍵特征。奮斗精神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國有企業攻堅克難的制勝法寶。在中華民族迎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過程中,國有企業始終以產業報國為己任,以實業強國為追求,艱苦奮斗、奮發圖強,在多個領域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創造出豐富產品,為民族的解放、發展、崛起和復興奠定堅實物質基礎和經濟基礎。鮮明的奮斗精神是國有企業紅色文化的基本價值要素和關鍵文化特征,極大增加了國有企業紅色文化的厚度,使其具有強大的凝聚力、創造力、影響力和生命力。新時代國有企業要始終保持本色,發揚奮斗精神,接續奮斗、永久奮斗,在戰略安全、產業引領、國計民生、公共服務等關鍵領域持續發揮支柱性作用,做任何時候都能拉得出、沖得上、頂得住、打得贏的強國棟梁。
奉獻精神是國有企業紅色文化的內在品質。奉獻精神是一種崇高的精神境界,是共產黨人的重要精神特質。在長期的發展實踐中,國有企業創造的“兩路”精神、“兩彈一星”精神、青藏鐵路精神、探月精神、載人深潛精神等各個時期的先進精神,無一不包含著奉獻精神的價值定位。國有企業中涌現出的老英雄孟泰、鐵人王進喜、當代雷鋒郭明義、時代楷模張黎明等各個時期的模范,無一不踐行著奉獻精神的淳樸美德。在發展經濟、保障民生、維護穩定、搶險救災等各個重要領域和重要時刻,國有企業甘于奉獻、勇挑重擔,不講條件、不惜代價,生動詮釋了無私奉獻的價值追求。奉獻精神充分體現了國有企業將“許黨報國為民”作為使命初心和堅定信念的內在品質,彰顯了國有企業深沉的文明取向和德性價值,凸顯了國有企業的社會性、普惠性和公益性,形塑出國有企業所獨有的精神范式和文化樣態。
創新精神是國有企業紅色文化的鮮明特質。中華民族歷來注重創新。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國有企業不斷解放思想、與時俱進,不斷實現體制創新、機制轉換、管理提升,不斷推進科技創新、技術突破、產品升級,促進我國主要產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實現從“跟跑”“并跑”,到諸多領域成功“領跑”的歷史性轉變。國有企業的創新精神體現在載人航天、國產航母、高速鐵路、高端裝備等大國重器之中,體現在為國家積累的雄厚物質基礎、建立的完整產業體系、形成的強大科技實力、儲備的豐富財富資源之中。創新精神促進了國有企業文化體系的演化成長和迭代升級,不僅增強了紅色文化自身的創造張力,也為國有企業創新發展、行穩致遠增添了內生動力。新時代國有企業要大力發揚創新精神,以創新激發潛力、以創新賦能發展,推動創新型國家建設不斷取得新成效。
(作者為北京語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參考文獻】
①《習近平: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不動搖》,中國共產黨新聞網,2016年10月12日。
責編/趙橙涔 美編/楊玲玲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