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國移動營業收入增速創十年來新高,2022年成為“紅籌公司回歸A股主板上市第一股”。伴隨我國電信體制改革大潮,中國移動于2000年成立,20多年來中國移動把握產業變革趨勢,走出了一條從小到大、從大到強的跨越式發展道路。
“中國移動由我國電信體制改革孕育而生,具有天然的改革基因,始終堅持把深化改革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招。”中國移動董事長、黨組書記楊杰表示,當前,中國移動正在實施更深層次、更廣范圍改革,確保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圓滿收官,在提高企業效益、效率上取得明顯成效,不斷依靠改革應對變局、開拓新局。
完善體制機制爭做深化國企改革“先行者”
從后臺支撐到一線奮戰,從部門螺絲釘到網格主心骨,在江蘇蘇州,中國移動郭巷網格長吳倩用不到兩年的時間,在54平方公里的網格土地上打下“錦繡江山”——服務13萬個人和企業客戶,貢獻1.5億元年收入。出任網格長之前,吳倩在公司市場部工作了5年,總跳不出單一業務的“責任田”。2020年,她主動請纓奔赴網格,盡管肩上的擔子重了,但“固定收入+彈性激勵+提成激勵”激發了她更大的干勁。
網格,是中國移動重點改革舉措向基層穿透,在經營一線釋放改革紅利的重要載體。以中國移動江蘇公司為例,近三年來,該公司在全省861個網格中推行市場化契約化管理——打破職級、資歷、身份等限制,通過“揭榜掛帥”選聘上千名網格長,賦予其26項管理授權,并通過創業承包機制,與網格簽訂協議和業績合同,依此進行業績考核及薪酬兌付。2021年,網格收入增幅超10%,96%的網格實現收入正增長,一線員工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得到激發,網格也成為干部和人才的“練兵場”“蓄水池”。
“小網格”激發“大活力”,映射出中國移動系統謀劃公司發展戰略,大力實施變革性改革舉措,持續激發高質量發展的能力。
在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上,中國移動全面推進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強化集團公司董事會制度建設和規范運行。深化各級子企業董事會治理體系改革,納入應建盡建范圍子企業實現董事會盡建率達100%、外部董事占多數比例達100%。
在圍繞市場化導向,深入推進“三能”機制改革上,中國移動全面實行子企業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讓干部能上能下。建立與業績強掛鉤的薪酬激勵機制,人工成本中變動部分比例提升至70%,讓薪酬能高能低。通過市場化手段推動員工自由流動,市場化用工率達100%,讓員工能進能出。
截至2021年底,中國移動國企改革三年行動進度達93%,提前完成國資委70%的目標要求。楊杰表示,近年來,中國移動深入落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決策部署,加快重點任務破局闖關,重點領域取得標志性成果,改革紅利不斷釋放,為全面實施創世界一流“力量大廈”發展戰略注入新動能。
點燃創新引擎勇擔科技自立自強“排頭兵”
依靠改革,升級科技創新體系;依靠改革,增強科技創新能力;依靠改革,激發科技創新活力,努力成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通過深層次的改革,中國移動為科技創新“解綁賦能”,激活高質量發展的源源動能。
如何突破制約企業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如何突破物聯網產業隨時可能面臨的“卡脖子”困局?作為國家“科改示范企業”,中國移動物聯網公司在實踐中探索出了一條適合央企科技型子公司的改革道路。
從最“硬核”的用人與激勵機制入手,物聯網公司破解制約創新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設置兩條薪酬曲線,向核心科技人員傾斜,技術非技術類差距1.2倍,同崗績優與績差差距提升至2倍;實施了虛擬期權,共授予897萬股,覆蓋502名骨干員工;圍繞“OneNET數字感知基臺”開展國有科技型企業項目分紅。
與此同時,物聯網公司構建兩級改革架構,分拆芯片業務設立獨立子公司芯昇科技作為“改革先行區”,管理團隊帶頭轉變身份、脫離體制,160余名干部員工主動跳出“舒適區”加入創業團隊。2021年底,中國移動的物聯網業務收入約110億元,同比增幅16%;模組銷量同比增長36.7%,位居國內第四。
這只是一個縮影。正如楊杰所言,中國移動依靠深化改革加速推動創新突破,攻關關鍵核心技術,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勇擔現代產業鏈鏈長,擔綱建設新一代移動信息通信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支撐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在優化整體布局,健全科技創新體系上,中國移動制定實施科技創新三年規劃(2019-2021年),形成“一體四環”科技創新體系,參與建設了7個國家級工程實驗室,技術類人員占比達30%,2021年研發投入預計超300億元。
在內外協同攻關,突破“卡脖子”瓶頸上,中國移動全力落實國家攻關任務,10項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完成中期目標,填補多項技術空白。牽頭組建5G創新聯合體,按期推進44項聯合攻關任務取得突破。成立5G產業知識產權運營中心,加強6G、下一代通信網絡、下一代人工智能等戰略技術研究。
加速轉型升級激發量質齊升新動能
2021年,中國移動營業收入增速創十年來新高;入選國家首批原創技術策源地和現代產業鏈鏈長;累計牽頭5G國際標準項目154個,輸出5G專利3600多件,穩居全球運營商第一陣營……通過改革,中國移動不斷促進轉型發展,逐漸成長為全球網絡規模最大、服務客戶最多、盈利能力領先的電信運營企業,發揮信息化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引領作用。
近年來,中國移動加快建設信息“高速”,暢通經濟社會信息“大動脈”。累計建設5G基站超70萬個、約占全球5G基站35%,基本實現全國市縣城區、重點鄉鎮良好覆蓋。完善“4+3+X”數據中心布局,總機架能力超110萬架。
在夯實“新基建”的基礎上,創新運營信息“高鐵”,拓寬信息服務市場“新賽道”。在深圳媽灣港打造了全國最大規模5G自動駕駛港口;在安徽顧橋煤礦落地了全國最深919米的5G智慧礦井……中國移動正加速賦能千行百業數智化生產,建設工業互聯網、教育、醫療等9 one行業數智化平臺,累計拓展5G行業應用6000余個,落地5G專網項目1800余個。
數據顯示,目前中國移動基站總數達528萬個,占到了全球基站數量的30%,傳輸光纜2100萬皮長公里、相當于繞地球520圈,每天為9.5億個人客戶、2億家庭客戶、1500多萬政企客戶提供服務,成立22年來累計上繳利稅超1萬億元。
“在不斷加快自身發展壯大過程中,中國移動持續推動改革成果與人民共享,讓廣大用戶享受用得上、用得起、用得放心的信息服務。”楊杰說。
據介紹,中國移動累計投入超590億元,扎實開展“村村通電話”工程、電信普遍服務試點工程,推動寬帶網絡覆蓋全國99%以上行政村和99%以上建檔立卡貧困村。自2015年實施網絡提速降費以來,手機上網流量單價降至2015年的二十分之一,大幅下調家庭寬帶資費、企業寬帶和專線資費,各項降費舉措累計讓利超4000億元,惠及10億用戶和超千萬家企業。
楊杰表示,中國移動將依靠改革不斷促進轉型發展,進一步依托5G、算力網絡、智慧中臺等新型信息基礎設施,構建“連接+算力+能力”新型信息服務體系,研究開發算力服務“算龍頭”,實現從“賣連接、賣流量”向“賣算力、賣能力”轉變,促進業務發展從通信服務向信息服務拓展延伸,促進發展方式從資源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型升級,在大體量高基數基礎上實現穩中有進、量質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