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提出,堅決查處基礎設施建設、公共資源交易等方面腐敗問題,深化國企反腐敗工作。國有企業是國民經濟的主導力量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支柱,加強對國有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基層單位的有效監督,是充分發揮紀檢監察機關監督保障執行、促進完善發展作用,實現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近期,中國建筑集團有限公司紀檢監察組圍繞加強建筑領域國有企業基層監督進行了專題調研。
調研發現,建筑領域國有企業呈現出五方面行業特點:基層項目資源相對聚集、權力相對集中;工作布局分散偏遠、管控難度偏大;招投標環節多、廉潔風險較大;涉及專業領域較多、專業化監督要求相對較高;人員流動性較大、監督管理難度較大。與行業特點相關,建筑領域國有企業基層監督同樣存在一些問題。從監督效果看,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國有企業基層單位延伸不夠,監督保障執行、促進完善發展作用尚未充分發揮;從監督對象看,國有企業基層單位存在一把手監督難、“關鍵少數”監督難、同級監督難、熟人社會監督難的問題。近年來,建筑領域國有企業基層單位違紀違法問題易發多發,其主要原因是一些基層單位一把手及相關負責人政治站位不高,對全面從嚴治黨政治責任認識不到位,沒有把“兩個責任”貫通融合作為重要保障來推動,沒有將政治監督同國有企業深化改革發展舉措同謀劃、同部署、同落實、同檢查,基層紀檢監察監督整體性制度供給不足,貫通協同機制不夠完善。以中國建筑集團有限公司為例,四級企業紀檢監察干部偏少、專職率不高,尤其是基層監督力量相對薄弱,未能實現對基層項目監督全覆蓋。
針對近年來查辦建筑領域國有企業案件暴露出的突出問題,調研組從加強政治導向、機制保障、履職盡責、隊伍建設等四個方面提出推動監督向國有企業基層延伸的對策建議。
樹牢國有企業基層監督鮮明政治導向。要把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要求,把握“國之大者”,緊緊圍繞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因時因勢調整工作重點,把準紀檢監察工作向國有企業基層延伸的政治方向。要找準切入點,站穩立足點,加強對各級黨組織落實“第一議題”制度的監督檢查,引導各級黨組織自覺把監督工作置于黨和國家大局中思考謀劃,從政治高度發現和分析問題,督促各級黨組織切實擔負起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推動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落到具體規劃、具體政策、具體項目、具體措施上。
健全完善符合國有企業基層實際的三類機制。健全監督工作制度機制,完善基層紀檢監督組織機構和隊伍建設管理辦法,以強化政治監督為統領,制定基層紀檢監察機構履責指南,推進紀檢監察工作規范化、法治化、正規化建設。健全考核激勵約束機制,建立健全基層監督效果評定及履職考核制度,完善獎懲機制,實現差異化考核約束,對長期“零問題”“零線索”“零查處”“零問責”的基層單位,開展督導檢查、復核評估、約談提醒。健全貫通融合機制,以黨內監督為主導,健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協調小組會商機制,不斷促進紀檢監察監督與審計、統計、財務等監督的貫通協同;推進“四項監督”統籌銜接,加強重大工程廉潔風險聯防聯控,以巡視巡察監督與紀檢監察監督協同聯動,推動各類監督高效集成。
堅持嚴的主基調履行監督專責。要緊緊圍繞黨中央決策部署,聚焦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等重大戰略,聚焦全面深化改革開放、促進共同富裕、推進科技自立自強、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等重點任務,加強對黨章黨規和法律法規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加強對重要政策、重要任務推進情況的監督檢查,特別針對國有企業巡視整改要求,強化黨委(黨組)巡視整改主體責任,認真履行整改監督責任。嚴格下級監督機構定期向上級監督機構報告工作情況的制度機制,暢通逐級報告和重要問題線索徑送直報上級監督機構的渠道,建立“事前預警、事中糾偏、事后倒查”的全過程監督模式,用好信息化手段,將基層紀檢監察預警系統嵌入已有的業務信息化流程中。緊盯“關鍵少數”,加強對基層單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責任、執行民主集中制、依規依法履職用權等情況的監督。深化“四種形態”運用機制,盯緊“小微權力”,常態化排查群眾身邊腐敗和不正之風,密切關注“四風”苗頭性、傾向性、隱蔽性問題。創新方式方法,針對基層單位違紀違法問題多發現象,探索交叉監督和提級監督,深化以案促改,加強廉潔文化建設,完善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制度機制。
建設高素質專業化監督隊伍。始終牢記“打鐵必須自身硬”的要求,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教育引導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干部切實增強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準確把握權力邊界,自覺接受監督約束,嚴防“燈下黑”。嚴把監督隊伍的入口關、選拔關,把政治過硬作為首要標準,在巡視巡察、監督檢查中注重抽調基層力量,吸納表現突出的干部進入系統重用,加大基層單位上提下派、跨區域輪崗的交流力度。建立常態化培訓機制,創新培訓方式方法,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堅持分級分類、上下聯動、資源共享,通過以干代訓、以案代訓、以巡代訓、模擬實戰演練等方式,強化實戰練兵,提升監督隊伍整體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