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是中國共產黨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內在要求,統一思想是中國共產黨攻堅克難、完成使命的必然選擇。我黨在百年歷史中,既重視解放思想,又重視統一思想,并且特別強調解放思想的過程就是統一思想的過程,解放思想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統一思想。迄今,解放思想與統一思想都已經積淀為黨的優良傳統,那么,兩者的邏輯關系到底如何理解?兩者的統一具體如何實現?對此,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把握。
兩者有機統一于對重大現實問題的破解
解放思想是要打破教條桎梏,而打破教條桎梏是為了使理論能夠有效聯系實際,切實解決重大現實問題。可以說,是解決重大現實問題的需要在倒逼思想解放。而統一思想也是針對解決重大現實問題而言的,正因為組織成員對重大現實問題認識有時不一致甚至差異很大,才需要統一思想以凝聚共識,使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縱觀黨的百年歷史,可以看到,往往正是在重大現實問題上,同時存在解放思想與統一思想的需要,并且一般是思想解放在先,逐漸打破教條主義、經驗主義,作為思想先聲影響不斷增大,然后在思想的對話交鋒中逐漸統一思想,達成共識。比如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在中國革命道路的選擇這一重大現實問題上,黨內是通過思想解放而逐步實現思想統一的。在黨內,毛澤東等共產黨人經過艱辛探索,將馬克思主義有效中國化,找到了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革命道路與民族解放道路: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經過實踐的檢驗和不同觀點的碰撞交流,毛澤東同志的這一正確認識逐步得到了認可,在中國革命道路問題上全黨達到了高度的思想統一。再比如,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后,在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到底應該走什么路這一重大現實問題上,黨內主張不完全一致,是鄧小平同志提出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思想解放推動了實事求是,隨著實踐發展,走一條新路最終成為全黨的共識。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在解決重大問題與突出矛盾的基礎上實現解放思想與統一思想的內在統一,他指出:“全面深化改革,關鍵要有新的謀劃、新的舉措。要有強烈的問題意識,以重大問題為導向,抓住重大問題、關鍵問題進一步研究思考,找出答案,著力推動解決我國發展面臨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問題。解放思想的過程就是統一思想的過程,解放思想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統一思想。思想統一了,才能最大限度凝聚改革共識,形成改革合力。”
兩者有機統一于民主集中制的組織機制
解放思想需要民主,如果沒有民主的氛圍與機制,沒有能夠獨立探索與自主創新的條件與環境,思想解放是無法實現的。鄧小平同志指出:“解放思想,開動腦筋,一個十分重要的條件就是要真正實行無產階級的民主集中制。我們需要集中統一的領導,但是必須有充分的民主,才能做到正確的集中。”之所以強調民主的重要意義,就是要通過民主渠道,把民眾在實踐中的具體利益訴求和好的觀點主張充分地表達出來,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問政于民,讓黨的理論創新成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只有這樣,觀點才不會固化、思想才不會停滯、理論才不會陳舊。如果民主制度機制不健全,現實實踐的內在要求與民眾的利益訴求無法有效表達,上層建筑感受不到壓力與動力,接觸不到鮮活的、源于現實生產生活的大量具體信息,思想就容易發生僵化的問題。正是基于此,習近平總書記才多次強調,要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尊重人民群眾在實踐活動中所表達的意愿、所創造的經驗、所擁有的權利、所發揮的作用,要健全民主制度、拓寬民主渠道、豐富民主形式、完善法治保障。進而言之,民主不僅有利于思想解放,而且有利于思想統一,因為在民主的氛圍中,各種觀點相互交流、各種主張相互碰撞,合理的觀點與正確的主張借助于論證本身的力量有利于逐漸贏得各方認同,從而成為主流與主導。而如果是靠壓服而不是說服,思想是無法真正統一的。這就是毛澤東同志一貫強調的:“凡屬于思想性質的問題,凡屬于人民內部的爭論問題,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決,只能用討論的方法、批評的方法、說服教育的方法去解決,而不能用強制的、壓服的方法去解決。”當然,思想的統一不會自動實現,思想的交流碰撞不能完全自發進行,而是需要正確觀點在高位的積極宣傳、大力引導、持續教化,而這個過程實際也就是集中的過程。在此意義上,各種觀點、主張通過交流碰撞形成共識的過程,既是民主的過程,也是集中的過程,民主與集中在這一過程環節中真正渾然一體。由“民主基礎上的集中,集中指導下的民主”所構成的民主集中制,就是解放思想與統一思想皆得以可能的實現機制。
兩者有機統一于現實、客觀的實踐效果
解放思想也好,統一思想也好,都不是目的本身,如前所述,都是為了破解重大問題、解決突出矛盾。所以,解放思想與統一思想是否真正成功,最終要看現實、具體、客觀的實踐效果。而這正是馬克思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強調的:“人的思維是否具有客觀的真理性,這不是一個理論的問題,而是一個實踐的問題。人應該在實踐中證明自己思維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維的現實性和力量,自己思維的此岸性。”這也是毛澤東同志在《實踐論》中指出的:“理論的東西之是否符合于客觀真理性這個問題……只有把理性的認識再回到社會實踐中去,應用理論于實踐,看它是否能夠達到預想的目的。”實踐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首要的基本的觀點。對中國共產黨而言,衡量思想活動的最終標準只能是現實實踐,所以要確立實踐導向、追求實踐效果,以事實說話、以實績服人。百年歷程中,中國共產黨始終注重理論聯系實際,以高尚的實踐情懷、執著的實踐精神、自覺的實踐態度,為中國人民、中華民族乃至整個人類謀偉大實踐之功。《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開篇所強調的,正是中國共產黨百年來對現實世界的歷史性改造。《決議》集中闡述的黨百年奮斗的五大歷史意義,強調的也是偉大的實踐效果。歸根結底,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也是檢驗思想解放與思想統一效果的唯一標準,是兩者有機統一的最終落腳點。(作者:李海青 系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