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國中小商業企業協會專職副會長 任興磊
2022年全國兩會召開在即,中小企業發展和共同富裕成為熱議的話題。2021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正確認識和把握實現共同富裕的戰略目標和實踐途徑。共同富裕不是均貧富,更不是分大戶,而是要每個人都有機會創造更多財富,有獲得更多財富的機會。而廣大中小微企業既能夠創造財富,也能更廣泛地分享財富,它們將是推進共同富裕最重要的承載平臺之一。
中小企業推動共同富裕的作用不可替代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中小企業發展。對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過系列重要指示,早在2018年10月,他就指出“中小企業能辦大事”。數據顯示,我國中小企業具有“五六七八九”的典型特征,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術創新、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量,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生力軍,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是擴大就業、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撐,是企業家精神的重要發源地,是以高質量發展推動共同富裕的中堅力量。
可以說,中小企業的發展是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礎,中小企業不僅可以把“蛋糕”做大,而且可以使分配更為公平,把中小企業做好就是最大的公益,把中小企業做好就是最大的社會事業。系列研究和數據表明,市場化程度越高、中小企業越發達的地區,人均可支配收入越高。
當前,受疫情和國際經濟形勢影響,中小企業成本不斷攀升,發展遇到困難。這對于大多仍處于全球產業鏈低端的我國中小企業而言,風險和挑戰越來越大。但是,中小企業如能化解風險、戰勝挑戰,走好“專精特新”之路,實現“鳳凰涅槃”,為推動共同富裕發揮作用將更加有力。
共同富裕推動產業升級與市場變革
2021年,在北交所設立的背景下,“發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無疑是一個熱點話題。2021年7月30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首次提出發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021年9月2日,證監會負責人就設立北京證券交易所答記者問時表示,將“著力打造符合中國國情、有效服務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資本市場專業化發展平臺”。在共同富裕政策落實的過程中,我們要看到傳統產業分化風險釋放之后的新機會,更要重視與科創相關的領域,可能會產生超預期的效率改善。
整體來看,共同富裕將會是未來10-20年的大主題和趨勢,更是一次全面的系統性工程,或將帶來一場深度的市場變革。共同富裕背后蘊含的格局重塑與投資機會,也值得中小企業和創業者深度思考。共同富裕涉及兩個核心,第一是“富裕”,要求一定做大“蛋糕”,提高生產力,提升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第二是“共同”,這體現了覆蓋人群的廣泛性。在這個邏輯框架下思考投資機會,會發現諸多產業將迎來變革,諸多行業也將迎來新的增長空間。
共同富裕是一個復雜的循序漸進的過程,涉及各個市場、各類政策的調整,也涉及各領域的人群。在政策調整以及格局重塑的過程中,各行各業轉換中,新商機應運而生。比如,公共服務均等化的推進,將使醫療、教育、養老等公共服務產業獲得更多投資機會;提高低收入群體的收入,鄉村振興的推進將給農村帶來巨大的發展機會,鄉村的多元價值有待資本挖掘;區域間的協調發展、互相幫扶將使經濟欠發達地區獲得更多發展機會。
同時,“共同富裕”疊加“人口轉型”,消費行業的諸多細分領域為中小企業轉型升級提供機遇。例如,與消費升級、品質提升以及消費觀念轉變相對應的細分領域,包括休閑零食、奶酪、精釀啤酒、家庭清潔護理、口腔、眼科、毛發醫療、功能性食品、智能可穿戴設備等。與逐漸走向職場的“Z世代”相關聯的新消費對應的細分領域,包括新式茶飲、國潮、醫美、劇本殺、潮玩、線上文娛、MCN等。與一人戶、兩人戶占比提升后的小型家庭消費相對應的細分領域,包括預制菜、復合調味料、外賣、創意家電、智能家居、新零售、寵物等。
此外,共同富裕背景下國家將會釋放各項政策紅利、制度紅利和市場空間,如碳交易市場的建立與完善,城鄉資源的雙向流動,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帶來的市場需求,鄉村振興帶來的投資機遇等,中小企業面臨著很重要的發展節點。
推動共同富裕需要良好的中小企業發展環境
推動共同富裕,中小企業的高質量發展是重要途徑。為了推動高質量發展,需要拓展配套制度,從市場準入、營商環境、減稅降費、金融市場服務等方面為中小企業提供多方面支持政策,促進技術創新,推動經濟動能轉換。去年,國家反壟斷局正式掛牌,中國反壟斷邁上新臺階。在共同富裕背景下,強化反壟斷,規范市場秩序,為包括中小微企業在內的所有市場主體創造更公平、更優化的發展環境。
推動共同富裕,需要切實落實相關法律法規,保障中小企業公平參與競爭,鼓勵、支持、引導中小企業健康發展,維護中小企業合法權益,加大后疫情時代優惠政策的落實,特別是幫助傳統制造、服務領域企業渡過難關;弘揚新時代企業家敢為人先的志氣、對標國際的勇氣、領先行業的銳氣、創新向上的朝氣;積極破除各類隱形壁壘,消除影響公平競爭、妨礙創新的各種制度束縛,為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推動大中小企業良性互動、融通發展。
實現共同富裕,發展才是關鍵,只有筑好中小企業“蓄水池”,修好創業發展的“輸水渠”,保護好企業家精神的“源頭活水”,培育更多以“專精特新”為方向、擁有真本事和硬實力的創新型中小企業,共同富裕必將水漲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