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全國人大代表,農工黨中央畫院副院長,四川省眉山市僑聯副主席 何學彬
鄉村振興是今年兩會的熱點話題之一。2月22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發布。文件指出,“開展農業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提升行動”。這為今后我國農業品牌打造指明了方向。
農產品區域公共品牌是一個地區農產品對外展示的窗口和名片,是優質農產品的“身份證”,加強公共品牌的宣傳推廣,提高農產品的美譽度、影響力、競爭力,培育一大批有特色、有品質、叫得響、賣得好的區域公共品牌,是一項十分迫切的任務。
中國西部生態氣候多樣,農作物種植資源豐富,農產品種類繁多,茶葉、中藥材、藤椒、乳肉制品、晚熟柑橘、竹筍、蜂蜜等農產品各具特色,但農產品區域公共品牌建設普遍滯后,缺乏叫得響的區域公共品牌,有產品無品牌、好產品賣不上好價錢的問題比較突出,與東部和全國其它發達地方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導致農產品附加值低,助農增收效果不明顯。做好西部農產品區域公共品牌的開發建設,不僅能對該區域農產品的發展起到保護作用,而且能極大促進西部農產品提升價值,對于推進農產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農業綠色發展,帶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具有重大意義。
今年兩會,針對以上情況,農工黨中央畫院副院長,四川省眉山市僑聯副主席何學彬特提出如下四點建議:
第一,加大西部農產品區域公共品牌培育的支持力度。建議國家層面制定西部地區農產品區域公共品牌支持政策,建立品牌注冊、日常管理促進機制,對農業產業化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認定給予傾斜,打造西部農產品區域特色品牌。
第二,加大西部農產品區域公共品牌推廣的政策支持。對西部農產品公共品牌在平臺宣傳、展銷展會、市場拓展等方面給予優惠條件或政策支持。
第三,加大西部農產品標準化優質生產基地建設投入。西部地理條件復雜,生產基礎設施相對落后,標準化基地占比小,科技化水平還不高。建議國家在農產品基地標準化建設、產地冷鏈物流設施建設、現代農業園區建設上給予政策資金傾斜。
第四,加大西部綠色有機農產品認證和生產加工扶持。綠色有機農產品在國內國際上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西部具有良好的生態環境條件,特別適合發展綠色有機農產品。建議國家在綠色食品生產基地建設、綠色防控、統防統治、化肥化學農藥減量等方面給予西部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