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全省組織部長會議強調,要健全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干部常態化工作機制。年輕干部作為黨和國家發展的主力軍,作為黨領導的偉大事業的“接棒人”,選出來、培育好、用起來、管得住是當前乃至管長遠的一項重大課題。各級組織部門要立足崗位職責,篤學篤行,堅持把重點一線作為培養檢驗年輕干部的“馬場”和“考場”,全力構建年輕干部成長全鏈條機制。
聚焦提質增能,把成長的“臺子”搭起來。按照“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對年輕干部存在的理論弱項、能力短板、知識盲區等,實施干部專業能力提升計劃。圍繞雙招雙引、金融經濟、鄉村振興、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等方面,開展差異化、補缺式,分層分類、分期分批培訓,為年輕干部成長筑牢基石。緊扣中心工作,暢通外培渠道,選派年輕干部到發達地區跟崗學習,到省內培訓學院、到滬蘇浙等地區培訓機構學習交流,掛職鍛煉。堅持把急難險重崗位作為歷練年輕干部的“舞臺”,擇優選派年輕干部到疫情防控、防汛抗洪、重點項目建設、信訪維穩、文明創建等基層一線履職擔當,磨礪成長,磨煉本領,幫助年輕干部開拓視野,提升專業思維,提高思考謀劃、推動發展的實戰能力。
聚焦“主戰”一線,把成長的“路子”鋪起來。年輕干部是選出來的,更是干出來、練出來的。要立足重點行業領域對應專業化干部的迫切需求,點對點制定“主戰場”一線鍛煉計劃,讓年輕干部在鄉村振興、經濟發展、雙招雙引、四送一服等主戰區接受考驗。選調、選派年輕干部駐外招商、專職招商,駐村擔任第一書記或工作隊員,助力企業抓黨建、促發展等。同時,采取全面梳、重點談、一線察、綜合評相結合的方式,全面了解、跟蹤掌握干部在主戰場上應對突發事件、承擔急難險重任務、推進中心工作等關鍵時刻和重大考驗中的政治態度、責任意識和能力水平,納入年度綜合考核,作為評先評優重要依據,存入干部人事檔案。
聚焦實干導向,把成長的“梯子”架起來。樹立重實干、重實績的鮮明用人導向。在年輕干部使用上,始終堅持大膽和謹慎結合,為優秀同志架設更快成長的梯子。常態化把分析研判作為“干部管理經常化、干部工作科學化、班子建設規范化”的重要手段,綜合平時調研收集到的信息和意見,運用結構分析、數據分析、比較分析、德才紀實分析等多種方法,進行全方位的對比分析和反復研判。通過嚴考細察+考用結合+細化提拔重用+職級晉升+考核評優+培養儲備+表彰表揚等七項舉措,把一批在實踐鍛煉中政治素質過硬、工作實績突出、群眾公認度高、廉潔自律狀況好的年輕干部安排到關鍵崗位上,激勵干部擔當作為。
聚焦墩苗礪煉,把成長的“池子”筑起來。深化“年輕干部成長工程”,采取干部在一線比拼、實績在一線比較、人才在一線比選的“一線三比”方式,夯實年輕干部的專業思維、專業素養和專業精神,持續提升年輕干部“蓄水池”的數量和質量。圍繞空缺崗位補充和班子結構優化需要,選派有發展潛力的年輕干部到吃勁崗位“墩苗”。定期組織開展年輕后備干部比選工作,對研究確定的后備干部分類提出培養使用方案,列為“提拔使用”人選、“分類儲備”人選、“掛職鍛煉”人選三大類,分層級建立優秀年輕干部數據庫,為年輕干部精準畫像,做到成熟一個發展一個、使用一個,對實績突出的年輕干部大膽提拔使用,讓優秀者優先。
突出嚴管厚愛,把成長的“尺子”用起來。因地制宜、因時施策。突出政治標準,建立崇尚實干、擔當作為、關心關愛的正向激勵機制和重點一線考察識別干部機制。堅持事業為上,樹立“發展退位、干部讓位”的考核導向,堅決不讓“躺平干部”得利,干事的人心寒。健全管理監督機制,落實談心談話制度,用好提醒函詢誡勉、個人有關事項報告和抽查核實、專項整治等有效措施,著重管好關鍵人、管到關鍵處、管住關鍵事。強化干部日常監督管理,常態化召開干部監督工作聯席會議,注重信息共享、共同分析研判,及時、精準了解一線干部履職盡責、擔當作為情況。(作者:安徽省太湖縣委常委、組織部長、統戰部長 阮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