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李春臨
在主動擔當中創造新業績
本報記者 孟 飛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領導干部要加強調查研究,堅持“三嚴三實”,堅決防止簡單化、亂作為,堅決反對不擔當、不作為。全國人大代表、陜西省榆林市委書記李春臨表示,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為領導干部在新時代新征程上抓好經濟工作、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我們要不折不扣抓好貫徹落實。
“做好經濟工作,要強化理論武裝,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實踐、推動工作。”李春臨代表說,“要在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上下功夫,自覺把工作放到大局中去思考、去謀劃、去推進,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切實轉化為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高度自覺,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
李春臨代表說:“通過系統科學論證、深入調查研究,結合榆林發展實際,我們形成了‘三轉三補’總體思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們的核心任務,一個是要圍繞高質量發展主題,把問題導向貫穿在謀項目、抓發展的全過程,在解決一個個問題中推動高質量發展;另一個是要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路子。”
當前,榆林面臨著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提高發展質量效益的巨大挑戰,以及化解經濟金融、生態環保、安全生產等領域風險隱患的嚴峻考驗。李春臨代表表示,越是在這個時候,我們越要發揚歷史主動精神,勇于擔當作為,在應對各類風險挑戰中推動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
李春臨代表還強調,進入新發展階段,必須正確處理穩與進、當前與長遠、局部與全局的關系,在機遇面前主動出擊,不猶豫、不觀望;在困難面前迎難而上,不推諉、不逃避;在風險面前積極應對,不畏縮、不躲閃;以狹路相逢勇者勝的氣概,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在主動擔當作為中創造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業績。
全國人大代表劉志仁
牢固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
本報記者 覃皓珺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領導干部要悟透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正確政績觀,敬畏歷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態,慎重決策、慎重用權。全國人大代表、湖南湘潭市委書記劉志仁表示,領導干部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不斷提高領導經濟工作的專業能力,通過積極作為創造經得起實踐、人民和歷史檢驗的政績。
談及在工作中的踐行與感悟,劉志仁代表說:“不久前,長株潭都市圈發展規劃正式獲批,搶抓這一重大歷史機遇,就要深刻把握黨中央和省委關于推動區域發展決策部署的高站位、遠謀劃,闖出一條高質量發展新路,而這個發展過程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好事實事做到群眾心坎上。”
“共產黨人必須牢記,為民造福是最大政績。在謀劃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時,一定要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既要做讓老百姓看得見、摸得著、得實惠的實事,也要做為后人作鋪墊、打基礎、利長遠的好事。”劉志仁代表認為,有些事情是不是好事實事,不能只看群眾眼前的需求,還要看是否會有后遺癥,是否會“解決一個問題,留下十個遺憾”。
對于如何更好推進經濟工作,劉志仁代表認為,要從經濟和民生、城市和農村、發展和安全三方面進行深入思考。
一是要正確處理經濟和民生的關系。把盡力而為與量力而行統籌起來,在竭盡全力促經濟增長的基礎上,不斷增進群眾福祉。
二是要正確處理城市和農村的關系。既要進一步強化中心城區的支撐引領、輻射帶動作用,還要深化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工作,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促進公共資源向基層延伸、向農村覆蓋、向困難群體傾斜。
三是要正確處理發展和安全的關系。要堅決守好安全穩定底線,扎實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確保社會大局安全穩定。
全國政協委員蔡慶鋒
提高政治站位注重統籌兼顧
本報記者 祝 偉 周 琳
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領導干部要提高領導經濟工作的專業能力。經濟社會發展是一個系統工程,必須綜合考慮政治和經濟、現實和歷史、物質和文化、發展和民生、資源和生態、國內和國際等多方面因素。全國政協委員、民革天津市委會副主委蔡慶鋒說,這一重要論述,為領導干部加強學習、提升能力、做好經濟工作提供了指引。
蔡慶鋒委員表示,今年經濟社會發展任務重、挑戰多,對廣大領導干部提出了更高要求。領導干部做好經濟工作,必須堅持系統觀念,注重統籌兼顧,善于在推進經濟發展的同時兼顧各個方面的發展要求。要按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部署要求,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
首先,提高抓經濟工作的政治站位。“要把黨中央的決策部署貫徹到經濟工作各方面。”蔡慶鋒委員說,要學深悟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立足“兩個大局”,心系“國之大者”,提高認識和把握經濟規律、分析判斷經濟形勢、應對經濟運行復雜局面的能力。
其次,注重用好統籌兼顧的方法論。蔡慶鋒委員說,作為領導干部應認識到,經濟社會發展是一個系統工程,不能就事論事,就發展談發展。既要站在地區角度看問題,也要站在全國角度看問題,既要考慮經濟效率,也要考慮社會效益,要對經濟發展相關要素、環境等進行整體把握、系統分析,這樣才能沉著應對各類風險挑戰。
此外,蔡慶鋒委員還表示,提高領導經濟工作的專業能力,需要建立在對經濟社會發展存在問題、短板的全面、準確認識基礎之上。為此,領導干部應經常深入一線了解情況,了解企業和群眾的期待和訴求,既要善于發現企業和群眾面臨的問題和痛點,也要了解產生問題的歷史和現實成因,這樣才能提升對策的針對性。
全國政協委員潘碧靈
學以致用掌握科學方法論
本報記者 李華林
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領導干部要加強經濟學知識、科技知識學習。全國政協常委、民進湖南省委會主委、湖南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潘碧靈表示,這是立足于我國基本國情,著眼于做好經濟工作,對各級領導干部增強經濟和科技專業知識、專業素養、專業能力提出的明確要求。
“雖然當前我國已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發展不充分不平衡的問題仍然比較突出,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要鞏固發展成果、應對風險挑戰,不僅需有砥礪前行的勇氣、攻堅克難的志氣,更要有沉著應對復雜局面的專業能力和專業智慧。”潘碧靈委員表示。
潘碧靈委員認為,提高領導經濟工作的專業能力,首先要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要系統掌握其蘊含的立場觀點方法,并善于理論聯系實際,堅持學以致用,不斷提高認識和把握經濟規律、分析判斷經濟形勢、應對經濟運行復雜局面的能力。要對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做到心中有數,牢牢掌握開展經濟工作的主動權。
完善知識結構是關鍵。“當今社會各種新科學、新知識、新概念層出不窮,領導干部要跟上時代發展節奏,不斷更新知識結構,加強經濟學知識、科技知識學習,學以致用、用以促學、學用相長。”潘碧靈委員說。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持在干中學、學中干是領導干部成長成才的必由之路。潘碧靈委員表示,學習的過程中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往深里走、往實里走、往心里走,把自己擺進去、把職責擺進去、把工作擺進去,做到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
潘碧靈委員還表示,要堅持在學習中增長知識、錘煉品格,在工作中增長才干、練就本領,努力成為領導經濟工作的行家里手,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貢獻。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