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理論前沿 > 時事洞察 > 正文

全民健身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觀點)

上世紀80年代中后期,社區體育在我國興起,目前已發展成為全民健身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城市中亮麗的風景線。30多年來,作為城市社會體育公共管理的基本單位,社區體育在組織體系、場地設施建設、居民參與度等方面都取得了顯著成就,不斷豐富著社區居民的文化生活,提高了居民的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感。

當今時代,科技飛速發展,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讓人們的生活更加便利,但靜坐生活方式導致很多人缺少身體活動,肥胖、“三高”等疾病日漸增多。同時,現代社會的生產生活方式,也容易增加人們的疏離感并導致歸屬感缺失,影響身心健康。

社區體育具有參與主體多元、活動范圍就近、活動時間和形式靈活、活動內容多樣等特點,能夠實現健身、娛樂、社交等多種功能,既是人們強身健體、娛樂身心、提高幸福感的良好選擇,也是增進居民互動交流、增強社區凝聚力的重要途徑。截至2020年底,我國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2.2平方米,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比例達到37.2%,每千人擁有社會體育指導員數超過1.86名,社區體育處在快速發展時期。

在社區體育中,兒童體育、家庭親子體育和老年體育是需求比較旺盛的形態。1996年,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和聯合國人類住區規劃署發起了一項“發展有利于兒童居住的社區和城市”的倡議,即在城市和社區建設中融入兒童友好理念,建設兒童友好城市和社區。去年10月,我國印發的《關于推進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將開展100個兒童友好城市建設試點,此舉將推動社區體育公共資源配置優先滿足兒童需要。我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老年人擁有較多閑暇時間,又有健康長壽和重建社會交往圈的愿望,在社區體育組織和設施建設中更多考慮老年人的需求,將有助于他們保持健康、擴大交往、增進幸福。

發展社區體育,應該著力提升社區體育公共服務水平和組織化水平。目前,我國社區體育場地多為分布零散的室外場地,如健身苑、健身廣場、健身步道等,但是足球、籃球、排球、網球場地和集多個項目為一體的綜合性室內外體育場館數量相對有限,致使現代體育項目較少在社區層面普及開展。同時,我國社區體育組織以松散的健身團隊為主,正式的社區體育俱樂部數量較少、組織化程度較低。從國際經驗看,體育俱樂部作為德國、英國等歐洲國家社區體育的基本組織形式,具有非營利性、自主經營和政府扶持相結合等特征。它既是社區、學校體育一體化的橋梁,也是人們有組織參加體育活動的有效途徑。把社區體育俱樂部建設與附近的體育場館和公園的體育服務中心相結合,有利于促進社區體育持續穩定發展,為居民提供有效的體育運動和交流互動平臺。

社區居民的參與狀況也決定著社區體育建設的效果。社區要充分利用體育促進社區發展的功能,發揮參與主體的廣泛性、活動形式的多樣性、活動內容的趣味性等優勢,以體育運動增強社區居民歸屬感和凝聚力,為建設體育強國、健康中國作出積極貢獻。

(作者為首都體育學院原副校長、教授)

[責任編輯:趙光菊]
標簽: 全民健身   組成部分   觀點   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