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中國品牌 > 領軍人物 > 正文

擔負起培養大批卓越工程師的重大使命

2021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人才工作會議上指出,“要探索形成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工程師培養體系,努力建設一支愛黨報國、敬業奉獻、具有突出技術創新能力、善于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的工程師隊伍”。一流大學要深刻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始終牢記“國之大者”,深化工程教育改革,努力走好杰出人才自主培養之路,切實擔負起培養大批卓越工程師的重大使命。

培養大批卓越工程師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卓越工程師是推動工程科技創新、實現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力量。回顧人類文明歷史,從引發第一次產業革命的蒸汽機,到引發第二次產業革命的電機和化工技術,再到引發第三次產業革命的信息技術,人類社會實現了從手工勞動、到動力機器生產、再到自動化智能化的轉變,也使人類文明從機器文明、電氣文明步入信息文明時代。工程科技創新驅動著歷史車輪飛速旋轉,為人類文明進步提供了不竭動力源泉,而卓越工程師群體就是打造這一源泉的主力軍。一流大學必須主動提升站位格局,深刻認識“工程科技是改變世界的重要力量”這一重要論斷,努力為推動人類文明進步提供高質量人才供給。

卓越工程師是走好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的重要力量。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是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疊加發展的現代化。僅就工業化來講,從新中國成立初期“一輛汽車、一架飛機、一輛坦克、一輛拖拉機都不能造”,到初步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成為一個初具規模的工業化國家,到如今成為世界上唯一擁有全部工業門類、科技人力資源規模穩居世界第一、研發經費投入位列世界第二的工業大國,我國培育出了世界范圍內體量最大的工程科技人才隊伍,找回了“失去的二百年”,實現了歷史超越。面對走好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的更高挑戰,一流大學要自覺肩負起培養大批卓越工程師的重大使命,以強烈的歷史主動精神領命先行。

卓越工程師是維護產業安全的重要力量。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迅猛發展,世界主要發達國家大力實施“再工業化”戰略,集中發力高端制造領域,持續加大顛覆性技術、新興產業戰略布局,搶占未來競爭制高點,對我國產業安全形成嚴峻挑戰。一流大學要自覺立足“兩個大局”,緊緊瞄準國家產業安全重大急需,抓好后繼有人這個根本大計,以培養大批卓越工程師的新擔當,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

深刻把握卓越工程師的基本特質

熱愛祖國是卓越工程師的核心要義。“具有強烈的愛國情懷,是對我國科技人員第一位的要求。科學沒有國界,科學家有祖國。”一個工程師是否可謂之“卓越”,從戰略層面講,首先要看其能否為黨和人民的偉大事業服務。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之所以取得一系列工程科技創新的重大突破,靠的正是一批卓越工程師心有大我、接續奮斗、至誠報國。對一流大學來講,就要把立德樹人作為卓越工程師培養的首要任務,引導廣大青年自覺將報效祖國作為人生最高理想和職業價值追求。

敬業奉獻是卓越工程師的基本素養。工程科技創新的過程,本質上是一個不斷試錯、持續迭代的長周期過程,需要工程科技人員沉得住氣、耐得住寂寞。回溯新中國科技發展歷程,“兩彈一星”從戰略決策到研制成功歷經了十幾年,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建成歷時22年,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歷時26年……從“兩彈一星”到載人航天,從探月工程到深海工程,其背后是幾代人“數十年磨一劍”“干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的敬業奉獻。一流大學培養卓越工程師,就要把學生“放在事上磨”,讓學生在攻堅克難中淬煉過硬意志、涵養奉獻品格。

突出技術創新能力是卓越工程師的看家本領。技術創新是將人類認識自然成果轉化為改造自然實踐的重要過程,是卓越工程師作用發揮、價值彰顯的主要途徑。2021年我國創新指數全球排名達到第12位。從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最新報告看,中國專利申請量自2019年超越美國后,2020年以68720件再次位列世界第一。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工程師隊伍技術創新能力的快速躍升有力支撐了我國重大工程科技的持續突破。一流大學要搶抓機遇、乘勢而上,瞄準全球產業鏈高端,以培養具備突出技術創新能力的卓越工程師為己任,不斷擦亮“中國創造”的金字招牌。

解決復雜工程問題是卓越工程師的重要標準。隨著新技術發明應用的不斷豐富、人類活動領域的不斷拓展,現代工程的概念也在不斷擴大。20世紀以來,以空間工程、生物工程等為代表的一大批高度綜合性的復雜工程,不斷刷新現代工程的復雜性程度。特別是當前,多學科交叉融合已成為工程科技創新的新常態,作為多學科綜合體的現代工程,其規模日趨龐大、要素日趨眾多,復雜性特征也日趨顯著,如高端光刻機、光電芯片、化合物半導體、重復使用運載器、低軌小衛星星座、深海潛水器等一批“硬科技”亟待創新突破,對卓越工程師知識能力素質提出了極高要求。一流大學培養卓越工程師,就要緊扣“善于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的能力要求,重構工程人才能力體系,強化多維思維能力養成,培養造就更多能擔綱領銜復雜工程的工程科技創新人才。

走好卓越工程師自主培養之路

筑牢“夾縫生長”的精神脊梁。追求卓越的過程,是不斷負重抗壓、自我超越的過程,是一種高強度的信念考驗、意志較量。一流大學培養卓越工程師,就要緊扣“卓越”二字,以偉大強國使命感召之、以艱苦創業校史激勵之、以特色校訓校風涵養之,為學生筑牢立根破巖、夾縫生長的精神脊梁,使學生一生心懷家國天下、敢于抵御遏制打壓,積蓄一生永攀高峰、絕不服輸的精神動力。

營造“從游大師”的育人氛圍。培育卓越工程師,須以卓越之士導之,營造大師領航、小魚從游的氛圍。一流大學要著力培育一批始終心懷家國、擁有扎實學識、專精特色領域的大師,探索建立“大師引領大師”“大師塑造大師”“大師成就大師”的傳幫帶機制,打造“大師+”的隊伍建設文化,使卓越工程師隊伍后繼有人、源源不斷。

構建“門當戶對”的專業體系。卓越工程師的培養過程,是國家產業發展的需求導向過程。一流大學要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緊跟行業產業發展脈搏,超前研判行業產業發展需要,“門當戶對”謀劃學科專業頂層設計,使大學學科專業發展能夠同行業產業發展同軌共進,并始終引領支撐行業產業發展。

打造“真刀真槍”的實踐平臺。實踐是卓越工程師培養最好的“磨刀石”。一流大學要充分運用國家重大項目攻關優勢、行業產業協同攻關優勢,將真項目、真課題轉化為學生實踐鍛煉的“練兵場”,構建起貫穿本碩博培養的全鏈條實踐育人體系,有效解決工程技術人才培養與生產實踐脫節的問題,努力使學生在“真刀真槍”實踐中磨礪突出技術創新能力和復雜工程問題解決能力。

(作者系哈爾濱工業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

[責任編輯:潘旺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