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人民論壇評論 > 正文

人民論壇網評 | 筑牢網絡生態安全防線

人民論壇網評配圖

3月17日,國新辦舉行2022年“清朗”系列專項行動發布會。會議指出,2021年,國家網信辦累計清理違法和不良信息2200萬余條,處置賬號13.4億個,封禁主播7200余名,下架應用程序、小程序2160余款,關閉網站3200余家。2022年“清朗”系列專項行動將整治影響面廣、危害性大的10個方面重點任務。面對數字產業的快速發展,完善網絡安全法律保障、推進網絡安全技術創新、加強網絡安全人才建設,筑牢網絡生態安全防線,已成為擺在當前的重要課題。

完善網絡安全法律保障。完善網絡安全立法,不斷提高網絡安全法治保障水平和網絡治理實踐能力,是增強網絡安全防御能力和威懾能力的必由之路。近年來,針對網絡安全領域的新形勢、新挑戰,我國接連出臺了《網絡安全法》《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規,為網絡安全提供了堅實的法治保障。然而,網絡安全立法應當是一項長期性、系統性工作,未來應當根據網絡安全保護的實際需要,加強分類分項管理,諸如針對APP、個人信息保護等領域的專門性立法。此外,應嚴格執法,持續推進“清朗”系列專項行動,深化打擊針對未成年人的網絡違法犯罪,深化對公眾賬號、直播帶貨、知識問答等未成年人參與較多領域問題治理。還應健全網絡不良信息投訴舉報機制,推動網絡空間共治共享。

推進網絡安全技術創新。技術創新是網絡安全的生命線,沒有了技術創新的推動發展,網絡安全不過是一座建在沙灘上的城堡。自接入國際互聯網以來,我國始終高度重視網絡安全,加強網信工作統籌協調和頂層設計,推進網絡安全技術研發,不斷筑牢國家網絡安全屏障。當前,我國網絡安全面臨著許多新的課題,涉及體系構建、設計、研制、開發、集成、交付、使用、服務等環節。面對新的安全風險,我們要加快前沿技術研究與開發,例如預警系統、態勢感知、應用系統網絡測試等;定期檢測、評估安全漏洞,及時彌補漏洞;定期審查供應鏈安全風險,及時化解風險;等等。同時,要樹立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意識,推動各國在預警防范、應急響應、技術創新、標準規范、信息共享等方面加強合作,提高網絡風險的防范和應對能力。

加強網絡安全人才建設。網絡安全人才需求高速增長,人才供需失衡是當前制約網絡安全發展的突出瓶頸。為此,必須加強網絡安全人才培養,特別是培養造就適應新時代需要的復合型網絡安全人才。教育部要加強建設網絡安全一級學科,積極開展一流網絡安全學院建設示范項目,加快推進國家網絡安全人才創新基地建設,著力培養實戰型、實用型人才,為網絡安全建設補齊人才缺口。應對網絡安全人才需求的新變化,高校必須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提升教育環境,重構“AI+安全課程體系”,提高教師職業能力標準,重構高校人才評價體系,打造網絡安全的“AI+教育”新業態。要加快形成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網絡安全技術創新體系。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創新創業,形成網絡安全人才培養、技術創新、產業發展的良性生態。

面向未來,加強網絡安全依然任重道遠。只有在法律的保障下、技術的支持下、人才的支撐下,堅持馳而不息、久久為功,才能不斷筑牢網絡生態安全防線。(作者:馬園園)

[責任編輯:張堯]
標簽: 人民論壇網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