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中國品牌 > 領軍人物 > 正文

鄭永年:強化深港金融合作是提升國際競爭力的必然選擇

【香江快評】

過去十多年間,全球政治經濟格局發生了不小的變化,金融中心格局也隨之變動。在復雜的國際經濟、金融格局背景下,近年來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不斷推進,建設深港“雙城”國際金融中心,強化兩地的總體經濟規模優勢、科技優勢、產業優勢和金融優勢,已成為國際競爭中的應有之義。

金融國際化是下一步發展的重要命題

近代以來,金融在經濟發展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一方面能夠促進國內的經濟發展,另一方面可以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從經驗來看,全球較大的經濟體發展到一定階段,都需要有自己的金融中心,例如英國倫敦、美國紐約、日本東京等。早期的國際經濟體系較為簡單,主要是基于比較優勢之上的貨物貿易和投資。20世紀80年代以來,為什么經濟全球化發展如此迅速?經過里根、撒切爾等的一系列改革,金融統籌了貿易、技術和技術創新,成為引領世界經濟發展最重要、最有效的抓手,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因此,僅從經濟層面來說,我們如果要進一步推動全球化,在深度參與的基礎上引領國際經濟發展,就必須使金融安全開放。

從另一個層面來說,如今中國已經成長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內部面臨著可持續發展的任務,外部不確定性因素增多,還面臨芯片等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情況。金融發展相比突破此類單項的技術,仍然尤為重要,事關貨幣系統、美元體系的構建,加上如今的技術貿易服務、金融互聯網的應用,金融已經成為世界經濟體系最重要的基礎支柱。目前,我們還只是與世界的金融體系接軌,做好了“請進來”的工作,但如何“走出去”還亟待解決。我們在金融國際化方面還遠遠不夠,例如全球人民幣結算的比例仍然很少,與第二大經濟體的地位不相匹配。

目前中國“走出去”的大多為貿易、商品,金融領域即使走出去了,也是在歐美的平臺上活動,往往處于被動地位。近年來,美國對中國發動金融攻勢,不但定點制裁中國部分重要金融機構,限制中國企業在美融資,還對中國發起匯率戰,逼迫人民幣升值。

因此,中國若要在世界經濟體系當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并在世界上承擔起大國責任,金融國際化就是下一步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從這一角度來看,除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體量,中國還有一個比較優勢,那就是和美英等西方經濟體相比,中國還沒有過度金融化,金融的發展主要是為了服務實體經濟、促進科技創新。

深港雙城是雙贏關系而非零和博弈

金融也是衡量實體經濟的重要指數。近年來,深圳的實體經濟不斷壯大,2021年深圳GDP達3萬多億元人民幣,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仍然穩定發展。但我認為這還不夠,深圳仍然有巨大的潛力可以發揮。

毗鄰深圳的香港作為世界領先的金融中心和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具有非常完備的優勢。目前,美國對中國的金融制裁主要是通過實施資產管制和投融資禁令,在此背景下,香港的金融地位更加凸顯。我們需要考慮的問題是,如何讓香港和整個大灣區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優勢互補。

有一些人質疑,深圳作為金融中心,發展起來會不會和香港形成不當的競爭關系,其實不然。香港與深圳一直以來在各方面都是互補、共生的關系,從早期的港商來深投資,幫助深圳建設發展,到如今香港面臨新冠肺炎疫情嚴峻考驗,深圳伸出援手與子同袍。從產業角度來看,深圳的優勢在于深厚的制造業基礎和科技創新能力,而香港的優勢則在優質的金融服務。因此不管在哪一邊,合作都能把蛋糕做大。因為,金融市場的深度、廣度、高度是沒有上限的,如果能強強聯合,可以無限延伸這個市場,并不存在一個總量的限制,因此也就不存在你多我少、零和博弈的問題。

大家應該意識到,在目前國際形勢下,競爭不是深港之間的競爭,而是深港作為中國的金融中心和世界其他金融中心的競爭。當然,競爭也可以帶來好處,例如倫敦和紐約的競爭、紐約和芝加哥的競爭,經濟上的競爭使得城市提供更好的服務、更透明的規則和更確定的環境。從這個角度看,當前的國際競爭對中國來說也是金融開放的機遇。

系統性對接國際金融規則是關鍵

習近平總書記在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對話會上曾表示,中國將“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是促進金融、經濟發展的核心。目前,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需要高水平的對外開放,也亟須提升金融領域的國際化水平。

建設深港“雙城”國際金融中心,有一個重要的優勢可以發揮,那就是香港的國際金融規則,這些規則不僅值得深圳學習,對內地的金融市場都很有價值。在這一層面上,深圳和香港可以各有分工,統籌起來。深圳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另一個金融中心的作用就是互相整合,規則通用。對香港而言,對接香港的金融規則,既能滿足國際化又能維護金融安全,深圳應當利用好香港的經驗,探索人民幣“走出去”、金融“走出去”的路徑。

此外,國際化規則的系統性建立也事關中國的金融安全。如果足夠開放、在世界金融格局中的國際地位舉足輕重,人民幣的交易量大幅上升,那么中國也能擁有更多的制衡力量,來維護自身的經濟和金融安全。

目前粵港澳大灣區乃至內地其他城市已經開始了一些金融產品、金融基礎設施方面的規則對接、制度建設,但仍然需要系統性的支持。如果能把香港的金融規則延伸到深圳、延伸到整個大灣區,建立起較為完善的金融系統,就能整體提升透明度、開放性,提供足夠的土壤和養分,與實體經濟共同做大做強。

(作者:鄭永年,系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教授、前海國際事務研究院院長)

[責任編輯:潘旺旺]
標簽: 鄭永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