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提升服務效率和水平,更好滿足人民群眾追求美好生活日益增長的金融需求,以更優的金融服務促進高質量發展
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堅持金融為民的宗旨、倡導金融向善的理念、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近日,人民銀行等部門和浙江省政府發布《關于金融支持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要求進一步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建立與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相適應的金融體制機制。這份《意見》的出臺,有助于推動浙江省探索建立金融促進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徑,有助于通過金融創新助力高質量發展。
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向著更遠的目標謀劃共同富裕,提出了“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的目標。這就要求金融創新始終把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服務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也是實體經濟的血脈。推動實現共同富裕,金融大有可為。根據《意見》要求,浙江省將全面提升金融服務效率和水平,把更多資源配置到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更好滿足人民群眾追求美好生活日益增長的金融需求。
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金融的強有力支撐。當前,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著力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必須如《意見》所體現的主旨,優化金融資源配置,聚焦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點領域,不斷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探索金融支持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等方面的路徑機制,加大對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智慧城市、教育醫療等基礎設施領域的金融支持,為扎實推動共同富裕提供更為雄厚的物質基礎。
金融為民,金融利民。推進高質量發展,金融服務要更加普惠,有效提升金融服務的覆蓋率、可得性、滿意度。在我國,中小企業主和個體工商戶是創業致富的重要群體。要創新小微金融服務模式,提供更多市場化的金融服務,加大對個體工商戶、家庭作坊、流動商販、靈活就業人員、農村創業人群等市場主體的金融支持力度,優化對進城務工農民的金融服務,推動低收入群體增收。與此同時,積極探索面向新產業、新業態和靈活就業人員的保險保障,充分發揮保險“穩定器”作用。還要完善金融基礎設施,著力服務特殊群體,通過線上線下等多種渠道,讓金融服務更加安全便捷地走進千家萬戶、走到百姓身邊,打通金融服務“最后一公里”。強化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著力解決消費者反映的金融服務“痛點”“難點”,幫助老百姓守好“錢袋子”。
金融棋活,全盤皆活。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要求,金融要主動擔當、善于作為,加快自身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健全具有高度適應性、競爭力、普惠性的現代金融體系,以更優的金融服務促進高質量發展,努力為扎實推進共同富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