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圍繞實體經濟進行金融創新 ——《走向“十四五”:中國經濟金融新格局》序
《走向“十四五”:中國經濟金融新格局》,《徑山報告》課題組著,中信出版社出版
中國經濟已經進入到一個全新的發展時期,數字化發展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的新特征。隨著中國率先布局數據要素并大力推進數字經濟,一系列圍繞工業經濟的秩序將會被打破,一些傳統的經濟金融理論將會被改寫。中國所推行的數字時代金融創新必須要為實體經濟服務,不能脫離實體經濟而存在。金融的核心是信用、杠桿和風險,數字技術正在改變信用體系、杠桿計算的方式和風險控制的模型。因此,我們即將面臨的是金融體系的全方位的變革。這不是華爾街的金融體系,也不是以往的互聯網金融所能夠涵蓋的,而是需要依據中國特色來進行創新,走出中國的金融科技和科技金融的道路。
服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內外兩個大局,是我國金融創新的基本出發點。圍繞這一目標,面向實體經濟的金融創新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把握國情基本盤,樹立中國金融理論自信。我國有經過歷史檢驗的制度優勢,能夠全國一盤棋,集中力量辦大事,能夠以“有為政府”協同“有效市場”,能夠以國企立穩、以民企促活,能夠打破三元悖論,走出一條中國特色創新之路。現階段我國已經打下了良好的發展基礎,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制造國,是全球唯一一個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這些舉世矚目的成果為發展中國的數字時代金融理論奠定了基礎,無論是金融管理者還是專家學者、從業者,都要在我們的制度自信基礎上,樹立金融理論自信,敢于開拓進取,從金融的本質出發,依據中國經驗提出并實踐中國的數字金融理論。
第二,發揮超大市場優勢,用金融創新促進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我國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擁有世界上最大規模的勞動力群體。本書數據顯示,中國有4億人屬于中等收入人群,大致相當于歐美日的總和,擁有多達12億的互聯網網民和超過11億的移動互聯網月度活躍用戶,2019年中國已經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消費市場,2019年人民幣信貸余額是全球第一,股票市場市值、債券市場托管余額均位居全球第二。良好的發展基礎和巨大的市場規模,為啟動高質量內循環奠定了基礎。但我們也要看到,我國大量的產業生態還在較低水平上循環,迫切需要通過數字技術和金融創新來提升產業生態水平,促進高質量發展。
第三,迎接國際環境變化挑戰,用數字科技促進金融雙向開放。2020年以后,中國經濟發展的外部環境錯綜復雜,逆全球化、民粹主義、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中美博弈與對抗升級,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經濟的沖擊長期化、復雜化。面對這些挑戰,中國金融業也必須抓住在內外經濟循環之中重構金融秩序的機會。我們要主動應用數字科技,創新金融監管模式和服務模式,促進金融雙向開放。
第四,抓住數據要素市場化機遇,探索利用“五全信息”的金融新框架。數字化基礎平臺實際存在“五全特征”(全空域、全流程、全場景、全解析和全價值),并給社會經濟系統帶來了“五全信息”。所謂“全空域”,是指打破區域和空間障礙,從天到地、從國內到國際可以泛在地連成一體。所謂“全流程”,是指關系到人類所有生產、生活流程中每一個點,每天24小時不停地積累信息。所謂“全場景”,是指跨越行業界別,把人類所有生活、工作中的行為場景全部打通。所謂“全解析”,是指通過人工智能的搜集、分析和判斷,預測人類所有行為信息,產生異于傳統的全新認知、全新行為和全新價值。所謂“全價值”,是指打破單個價值體系的封閉性,穿透所有價值體系,并整合與創建出前所未有的、巨大的價值鏈。現代信息化的產業鏈是通過數據存儲、數據計算、數據通信跟全世界發生各種各樣的聯系,正是這種“五全”特征的基因,當它們跟產業鏈結合時,就形成了全產業鏈的信息、全流程的信息、全價值鏈的信息、全場景的信息,成為具有高價值的數據資源。有了“五全信息”和數據要素的市場化配置,金融業就有了新的發展空間,并可以基于此發展金融科技,構建金融新框架。
但是,金融科技并沒有改變任何金融傳統的宗旨以及安全原則,在這個意義上,無論是“科技+金融”,還是“金融+科技”,都不僅要把網絡數字平臺的好處高效地用足、用好、用夠,還要堅守現代金融形成的宗旨、原則和理念。金融科技有兩個基因,一是互聯網數字平臺的基因——“五全信息”,二是金融行業的基因,在一切金融業務中把控好信用、杠桿、風險的基因。互聯網運行有著巨大的輻射性和無限的穿透性,一旦與金融結合,便既有可能提升傳統金融體系的效率、效益和降低風險的一面,也有可能帶來系統性、顛覆性的危機的一面。金融創新不能違背金融運行的基本原則,必須持牌經營,必須有監管機構的日常監管,必須有運營模式要求和風險處置辦法。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的原則之一是“堅持系統觀念”。要“加強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整體性推進,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辦好發展安全兩件大事,堅持全國一盤棋,更好發揮中央、地方和各方面積極性,著力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挑戰,實現發展質量、結構、規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統一”。這一原則也是構建數字時代中國的金融體系必須遵循的,我也衷心希望金融業的同人能夠前瞻性思考,辦好金融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也希望大家以本書為起點,廣泛討論、大膽創新、小心求證,開辟我國數字時代的金融行業新局面。
(作者為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學術顧問、復旦大學特聘教授。本文發表時有刪節)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