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歷來重視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學習、研究和運用,強調把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同中國的具體實踐相結合,不斷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實現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創新發展。《不斷開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一文,是2015年11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載于《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下冊。這篇重要文獻為我們理解如何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不斷開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提供了理論指南。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必修課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馬克思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馬克思、恩格斯根據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批判性繼承歷史上經濟學特別是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思想成果,通過對人類經濟活動的深入研究,創立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揭示了人類社會特別是資本主義社會經濟運動規律。政治經濟學是無產階級政黨理論的重要源泉。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現在,各種經濟學理論五花八門,但我們政治經濟學的根本只能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而不能是別的什么經濟理論。”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我們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必修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有些人認為,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過時了,《資本論》過時了。這個論斷是武斷的,也是錯誤的。”國際金融危機的爆發,將許多資本主義國家經濟持續低迷、失業問題嚴重、兩極分化加劇、社會矛盾加深等資本主義固有的生產社會化和生產資料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暴露無疑。在此背景下,西方社會再次出現了“馬克思熱”,不少西方學者重新研究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資本論》,以期反思當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弊病。當代諸多經濟現實一再表明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沒有過時,《資本論》沒有過時,其科學性和真理性在歷史的長河之中熠熠生輝。
堅持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和方法論,并不排斥國外經濟理論的合理成分。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西方經濟學關于金融、價格、貨幣、市場、競爭、貿易、匯率、產業、企業、增長、管理等方面的知識,有反映社會化大生產和市場經濟一般規律的一面,要注意借鑒。同時,對國外特別是西方經濟學,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堅持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對其中反映資本主義制度屬性、價值觀念的內容,對其中具有西方意識形態色彩的內容,不能照抄照搬。經濟學雖然是研究經濟問題,但不可能脫離社會政治,純而又純。在我們的經濟學教學中,不能食洋不化,還是要講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當代中國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要大講特講,不能被邊緣化。”
發展適應中國國情的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學習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為了更好指導我國經濟發展實踐,既要堅持其基本原理和方法論,更要同我國經濟發展實際相結合,不斷形成新的理論成果。對此,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六個堅持,并強調要深化對相關理論和實踐問題的研究。
第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發展為了人民,這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根本立場。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鮮明提出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作為經濟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這一點,我們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部署經濟工作、制定經濟政策、推動經濟發展都要牢牢堅持這個根本立場。”
第二,堅持新的發展理念。針對我國經濟發展環境、條件、任務、要求等方面發生的新變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集中反映了我們黨對我國經濟發展規律的新認識,同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許多觀點是相通的。他強調:“我們要堅持用新的發展理念來引領和推動我國經濟發展,不斷破解經濟發展難題,開創經濟發展新局面。”
第三,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總結正反兩方面經驗,確立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強調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明確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都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要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推動各種所有制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同時,他指出,我國基本經濟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根基,公有制主體地位不能動搖,國有經濟主導作用不能動搖。這是保證我國各族人民共享發展成果的制度性保證,也是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堅持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保證。
第四,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分配制度。從我國實際出發,我們確立了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這一制度安排有利于調動各方面積極性,有利于實現效率和公平有機統一。針對我國收入分配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要高度重視,努力推動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同步、勞動報酬提高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不斷健全體制機制和具體政策,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持續增加城鄉居民收入,不斷縮小收入差距。”
第五,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發展市場經濟,是我們黨的一個偉大創舉。”他強調,我們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大前提下發展市場經濟,什么時候都不能忘了“社會主義”這個定語。之所以說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是要堅持我們的制度優越性,有效防范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弊端。我們要堅持辯證法、兩點論,繼續在社會主義基本制度與市場經濟的結合上下功夫,把兩方面優勢都發揮好,既要“有效的市場”,也要“有為的政府”,努力在實踐中破解這道經濟學上的世界性難題。
第六,堅持對外開放基本國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的條件下,我們不可能關起門來搞建設,而是要善于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利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要順應我國經濟深度融入世界經濟的趨勢,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促進國際經濟秩序朝著平等公正、合作共贏的方向發展。同時,我們要堅決維護我國發展利益,積極防范各種風險,確保國家經濟安全。
不斷豐富和發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繪就了人類發展史上的壯美畫卷,現在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踏上了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的趕考之路。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然而前進道路上仍然存在諸多風險挑戰。面對紛繁多樣的經濟現象,在風云變幻的世界經濟大潮中,能不能駕馭好我國經濟這艘大船,是對我們黨的重大考驗。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學習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和方法論,有利于我們掌握科學的經濟分析方法,認識經濟運動過程,把握社會經濟發展規律,提高駕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能力,更好回答我國經濟發展的理論和實踐問題。”
中國共產黨歷來強調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同中國國情和時代特點相結合的過程中,不斷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黨不斷創新發展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形成了若干重要理論成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這些理論成果,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沒有講過,改革開放前我們也沒有這方面的實踐和認識,是適應當代中國國情和時代特點的政治經濟學,不僅有力指導了我國經濟發展實踐,而且開拓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
不斷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就必須與時俱進。實踐是理論的源泉,中國用幾十年的時間走完了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發展歷程,經濟發展進程波瀾壯闊、成就舉世矚目,蘊藏著理論創造的巨大動力、活力、潛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當前,世界經濟和我國經濟都面臨許多新的重大課題,需要作出科學的理論回答。我們要立足我國國情和我們的發展實踐,深入研究世界經濟和我國經濟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揭示新特點新規律,提煉和總結我國經濟發展實踐的規律性成果,把實踐經驗上升為系統化的經濟學說,不斷開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為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創新發展貢獻中國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