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元宇宙作為數字概念發展火爆,衍生出元宇宙經濟、社交元宇宙等分支概念。2021年被視作元宇宙的“元年”,各國政府、科技巨頭、跨國公司爭相進軍元宇宙世界。然而,元宇宙創造的虛擬世界未形成特定規則、秩序,國家戰略對此存在缺位情況。中國對數字經濟、數字產業早有規劃,可借助這一波元宇宙熱潮發展,加強數字時代國家戰略創新。在國內、國際層面上以元宇宙為抓手推動利于中國的國際數字秩序成型,豐富人類命運共同體內涵。
【關鍵詞】元宇宙 國家戰略 數字時代 戰略競爭
【中圖分類號】D6 【文獻標識碼】A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戰略問題是一個政黨、一個國家的根本性問題”,“戰略上判斷得準確,戰略上謀劃得科學,戰略上贏得主動,黨和人民事業就大有希望”。對具有戰略意義的新生事物的正確把握、合理納入和綜合運籌,是國家戰略創新的基本能力。數字時代及其不斷涌現的新生事物往往具有重大戰略性,產生復雜的戰略效應。近年來,我國從戰略高度加強數字經濟、數字安全、數字治理,同時打造數字絲綢之路,加強疫情背景下的全球數字經濟合作。而由于數字時代的快速迭代,國家戰略創新相對滯后。目前,全球爆火的元宇宙就是這樣一個影響人類發展和國家戰略競爭的重大問題。但是,國內外關于元宇宙的討論和應對多集中在技術、經濟和哲學層面,而非國家戰略層面,導致國家戰略缺位。我國可借助此波元宇宙的發展,與時俱進,加強數字時代的國家戰略創新。
元宇宙爆火的戰略效應
2021年下半年以來,元宇宙成為全球最熱門的商業話題。隨著2021年10月Facebook高調改名為Meta,多家數字和網絡公司巨頭投身元宇宙戰略,引發新一輪國際輿論、資本投入、科技發展、學界爭論和國家戰略博弈。總體而言,元宇宙是一個聚焦于社交鏈接的3D虛擬世界之網絡,是多方新技術綜合應用的最新體現。一般來說,席卷全球的重大事件勢必產生戰略效應,影響國家發展和國家戰略競爭。戰略效應是指某事件或現象能在短時間內釋放巨大的能量,對國計民生、科學技術、經濟社會、輿論思潮、國家發展、國際戰略博弈等產生重大持續影響,需要引起國家領導人和政府重視并納入國家戰略的考量和運籌中。就此而言,元宇宙已激發巨大的戰略效應。
元宇宙是通過AI、VR、數字孿生、區塊鏈等高科技手段,把物理世界鏡像映射到由數字、互聯網組成的虛擬世界,是未來科技發展的一大方向。近年來,元宇宙的技術體系日漸成熟,區塊鏈、人體交互、虛擬游戲、網絡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六大支撐性技術均實現理論構建和技術突破。因此,越來越多的大型科技企業進軍該領域,引爆相關經濟發展。2021年也被稱為元宇宙“元年”,被視作人類社會虛擬化的臨界點。同時,元宇宙亦是一個不斷豐富、完善、發展的概念,是數字化生存不斷吐故納新的系統動態演進過程。普遍認為,元宇宙代表了未來的發展方向。一是主導企業帶動元宇宙爆發。元宇宙的概念和技術已存在多年,但并未引起足夠關注。隨著Meta、Nvidia、字節跳動、騰訊等企業高調介入帶動更多企業紛至沓來,主導企業將進一步整合資源,元宇宙將朝著技術和場景集成化方向發展。二是短期內形成元宇宙規模化發展。2021年3月,Roblox成為全球第一家上市的元宇宙企業。同年9月,全球涉及元宇宙業務的上市公司已超過五百家。一些國際咨詢公司預測元宇宙的經濟規模2024年將達8000億-15000億美元。三是多類型企業介入,迅速構建以元宇宙為核心的產業鏈。布局元宇宙的企業包括技術開發、投資、教育、物流、醫療等多種類型,覆蓋元宇宙所需的資本供應、場景設計等多個業務,不斷蔓延和延伸,形成多領域融合態勢。四是關于元宇宙的國際競爭已經展開。主要集中在人才、技術、融資、市場等領域。例如,Meta宣布五年內轉型為元宇宙公司,近期計劃從歐洲招聘1萬名元宇宙開發人員。高頻顯卡的巨頭Nvidia計劃推出全球首個元宇宙模擬和協作平臺Omniverse,并將向數百萬新用戶開放,完善元宇宙產業的開源設計。日本社交網站巨頭GREE預計到2024年將投資100億日元,在全球發展1億以上用戶。
一些國家政府認為元宇宙代表未來技術的發展趨勢,意圖把元宇宙上升為國家戰略,聚焦元宇宙產業規劃,搶占元宇宙技術主導權和國際話語權。技術發達國家關注元宇宙的發展,相關政策動向日漸清晰。美國倡導企業主導,充分發揮高科技企業聚集的優勢,不斷優化營商秩序和創新環境。聯邦政府正在與大型科技公司洽談,以共建元宇宙行業標準和數字協議,推動美科技公司掌控技術主導權。俄羅斯擬出臺政策扶植人工智能、腦機接口等優勢領域發展。日本政府發布《關于虛擬空間行業未來可能性與課題的調查報告》,致力于降低設備成本、防范法律問題、設定標準。韓國計劃搭建由政府牽頭、囊括200多家企業和行業協會的元宇宙聯盟,宣布把首爾建成“元宇宙政府”。歐盟重視元宇宙的國際話語權建構,致力于探索對人工智能、大數據應用、區塊鏈等底層技術的標準與規范。中國工信部提出,要培育一批進軍元宇宙、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興領域的創新型中小企業。
數字時代的國家戰略創新競爭
如果運用得當,元宇宙將成為推動國家經濟發展、助力國家戰略競爭的新動力。從元宇宙在全球興起的那一刻起,圍繞元宇宙的各種戰略競合博弈就已蘊含其中,并將改變數字時代的國際戰略環境和國際秩序。數字時代國家戰略創新的競爭,主要表現在是否能抓住機遇,以及能否善加運籌兩個方面。
一方面,能否準確快速抓住數字時代國家發展新動力。在工業化時代,歐美國家抓住了人類從農業社會到工業社會的發展新動力,成為現在資本主義體系的核心國家并擁有支配地位。在數字化時代,國家數字發展戰略競爭應運而生。在此過程中,差不多每10到15年,就會出現一輪顛覆性的技術進步和商業浪潮,給國家的數字化發展戰略帶來新挑戰和新動力,進而重塑國際戰略環境和國際秩序。元宇宙醞釀的就是一波新發展動力,誰能抓住這一波新動力,誰就能在未來全球數字秩序中謀求優勢地位。比如,元宇宙會刺激新的產業鏈產生。元界技術可應用于制造業,提高供應鏈管理效率,特別是在汽車和電子行業。例如,產品采購方面,制造商可共享零件的3D原型,以便找到最好的零件制造商。在元宇宙的發展過程中,必然出現利益相關方的分化,出現新一波的引領者、跟隨者、落后者、淘汰者。在這一波元宇宙大潮初期,仍然是美國引導,中國快速跟上,基本反映了數字時代發展的現實情況。但發展中國家和欠發達國家限于各種約束性條件,反應較慢,有可能形成數字時代新的全球“元宇宙鴻溝”。
另一方面,能否準確快速適應數字時代國際戰略形態的變化。“數字化”這一超級變量對國家戰略競爭環境的改變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從博弈空間看,元宇宙意味著國家戰略博弈空間從傳統的現實世界走向數字技術支持的加強現實世界、更加完善的虛擬世界以及虛擬與現實更加結合的交叉平行世界。也就是說,國家戰略競爭博弈的載體將是更加名副其實的數字世界。二是從博弈主體看,誰掌握了數字時代的新知識、新概念、新思想、新技能、新手段、新辦法、新規則,誰就能占據領先地位。比如,一些游戲公司、網絡公司、技術大咖、互聯網超級英雄、新型組織等掌握了以區塊鏈技術為基礎的去中心化的知識、產品和管理,善于在全球進行資本、人才等資源的配置,成為數字時代的權力擁有者、規則制定者和權力獲得者。三是從博弈內容看,數字時代的新型知識擁有者,既直接挑戰國家行為體和國際組織的權威和網絡空間治理能力,也將與傳統的權力機構和國家行為體相互碰撞磨合出新的國家治理和國際治理模式。科技公司并非搶奪了政府在傳統地緣政治上的權力,而是開辟出一個全新的地緣政治空間,即“數字空間”,并設法從中發揮影響力。
因此,一個國家能否順利適應數字化時代新的權力、制度和財富分配的變化,將成為國家間戰略競爭的重要內容。那些率先成為新知識的擁有者、與新興非國家行為體的關系磨合到位的國家,將在數字時代獲得更大利益、更鞏固的地位、更多的財富。
目前各國對元宇宙的關注和應對主要集中在非國家戰略層面
數字技術的發展是現代社會的超級變量,對國計民生和國家戰略競爭產生直接長期重大影響,國家戰略考量和運籌需要及時跟上。目前各國普遍存在應對元宇宙的國家戰略缺位現象,相關討論和應對主要集中在非國家戰略層面。我國對元宇宙的關注主要集中在技術、商業和產業領域。2021年,中國國內已有1000多家公司申請了約1萬個與元宇宙相關的商標;武漢、合肥、成都、上海市徐匯區將元宇宙寫入新一年度地方政府工作報告;浙江、江蘇無錫等省市在產業規劃中也提到元宇宙領域的發展方向;北京宣布將推動組建“元宇宙新型創新聯合體”,探索建設元宇宙產業聚集區。中國學界尤其是哲學界的介入提高了對元宇宙認識的維度。
但總體上,從國家戰略以及國家戰略競爭角度討論元宇宙還相對缺乏。究其原因:一是遲滯效應。市場對元宇宙反應靈敏迅速回應,但傳導到政府并形成國家級的政策和戰略需要時間。政府感受到元宇宙的輿情沖擊和商業浪潮,需展開各方面調研,同時協調各部門才能形成政策。二是仍在觀望猶疑。在疫情背景下,全球經濟不景氣,投資環境惡化,元宇宙立即成為資本炒作的熱門話題。這可能導致政府部門認為元宇宙是又一波資本運作的風潮,很快就會過去,不需要在戰略層面討論和回應,而需要加強對無序投資和跟風行為的監管和治理。三是元宇宙本身發展的不確定性。元宇宙是人類進入數字化時代后涌現出的新概念和新事物,本身具有不確定性,是否構成戰略問題還不得而知。
元宇宙的國家戰略缺位也折射了一個更深層次的問題——大多數國家還不能及時將數字時代的新興問題納入國家戰略框架,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國家戰略需要唯變所適、吐故納新。
從知的角度看,存在對日新月異的數字時代的戰略認知赤字。人類活動的空間探索到哪里,國家戰略博弈就延伸到哪里。國家戰略博弈的空間已從傳統的現實世界延展到虛擬空間以及現實和虛擬一體的空間。戰略界和知識界對元宇宙復雜空間的認識還停留在紙面上,缺乏“沉浸式”理解,由此產生知識盲區,缺乏必要的戰略知識儲備。比如有關元宇宙的定義問題大致有如下幾種:虛擬空間、數字空間、社交媒體平臺、“3D版互聯網”、個人以數字身份參與數字世界活動等,還處在“比拼想象力”的階段。戰略界很難做出一個符合國家戰略需求的定義,也就缺乏對當下和未來國家戰略博弈空間的精準描述,無從確定相應規則和玩法。
從行的角度看,存在對重大議題和趨勢的戰略運籌赤字。如何抓住契機,綜合運籌數字時代的新興事物,使其向有利于國家發展和國家戰略競爭的方向發展,這是數字時代國家戰略運籌的應有之義。數字時代的戰略運籌需要統籌好如下問題:一是把握數字技術和商業發展的周期,運籌重大技術突破和商業機遇,將其納入國家戰略,為國家發展和國家戰略博弈服務。二是統籌好國家、社會、市場、國際關系等多方面的關系,協調傳統利益相關方和新興利益相關方的關系,降低發生新利益沖突的可能。三是統籌故事概念、科技發展、產業發展、國際輿論、國家安全、全球治理、國家戰略競爭等多要素,建立戰略生態,使其發揮系統整體的力量。從這波元宇宙風潮來看,美國的戰略運籌能力較強。故事概念首先從美國的Meta開始,隨之成為商業投資風潮,并成為帶動互聯網和數字世界發展的新契機;政府介入導向規劃設定、規則制定、風險防控,并占據國際話語、產業的制高點等。
元宇宙凸顯了數字時代國家戰略創新的一對矛盾:一方面元宇宙是數字時代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發展趨勢,另一方面是關于元宇宙的國家戰略缺位,國家戰略創新能力不足。這將加劇國家戰略壓力和戰略焦慮,造成數字時代國家戰略競爭的馬太效應。
在知行兩方面增強國家戰略創新的能力
元宇宙是引領數字經濟、數字產業發展的新概念,是匯集投資、推動創新的新時代抓手,不容忽視。元宇宙發展即數字技術、經濟、投資集合的推動,歸根結底是一國數字戰略的布局更新。黨和國家已從國家發展戰略、國際競爭戰略的高度,大力發展數字經濟產業,推進全球數字治理事業。2021年12月,“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和國家信息化規劃接連發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展數字經濟意義重大,是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機遇的戰略選擇”。推動我國數字經濟健康發展的戰略意義在于其有利于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有利于推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有利于推動構筑國家競爭新優勢。這是因為數字經濟是重組全球要素資源、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改變全球競爭格局的關鍵力量,是新一輪國際競爭重點領域。當下,我國比以往更需要在知行兩個方面增強國家戰略創新的能力,與時俱進,接受、監管甚至是創新元宇宙等數字時代新概念。
知的方面,縮小認知鴻溝,加固數字時代的戰略文化積淀。其一,加強數字時代的國家學習能力。這需要全民學習,縮小數字文化的代際鴻溝,尤其是決策者與數字原住民一代的認知鴻溝。政府作為學習者,更應守正創新、保持謙遜,熟悉如元宇宙等新生事物的語言、概念、原則和邏輯,能與數字時代新生事物進行對話。其二,培養數字時代的復合型人才。打破過時的戰略思維知識基礎的束縛;解決在創造全球數字IP方面能力不足的問題,加強思想市場的培育;培養大批具有專業知識、豐富創意、市場運作、戰略思想和領導能力的人才。其三,涵養數字時代的戰略文化。培育數字時代可持續發展與可持續安全的數字戰略文化;加強青年一代的戰略視野和國家安全意識。其四,提出能夠讓全球信服和采納的數字思想。追求全人類的共同利益,既有核心技術,又能提供人類發展的公共產品。其五,建立新興戰略動態觀測體系。通過政府、智庫、企業和民間合作,及時將新興戰略性事務納入國家戰略考量和運籌。
行的方面,增強國家戰略創新和運籌能力。國家層面:政府可以元宇宙為抓手,穩步更新國家數字戰略布局。例如,通過政府規劃引導,推動企業參與元宇宙探索,構建產業鏈生態;打造元宇宙的產-學-研互動平臺,疏通元宇宙資源整合渠道,帶動人才、技術、資本等資源;扶植元宇宙產業的主導型企業發揮引領作用,并鼓勵中小企業積極有序參與;將社會公共服務作為元宇宙的下游應用場景,推動元宇宙參與智慧城市建設;順勢完善數字時代的社會治理體系,防止社會問題滋生,包括青少年沉溺虛擬世界、數字金融與貨幣犯罪、數據泄漏等;完善利益分配制度,盡可能解決數字鴻溝、數字難民等問題;出臺監管法律法規和標準化路徑,統籌處理數字監管問題。國際層面:政府可引領元宇宙等新數字概念的發展與標準構建。例如,把全人類共同價值等理念植入數字化戰略;加大核心技術科研攻關,爭取早日實現供應鏈、產業鏈的本土化建設;構建符合各國利益的多種數字化應用平臺,在虛擬金融、虛擬現實中尋求國家間利益共同點;依托元宇宙構筑新一輪數字化全球產業鏈,賦能“一帶一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積極引領規則、標準等數字時代“軟實力”發展,建設有利于自身發展的數字國際秩序;筑牢國家安全底線,防范數字世界的軍事化等。
(作者為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國際戰略研究院特約研究員,數字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員;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博士后、講師黃鄭亮,荷蘭萊頓大學博士研究生韓卓希,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博士研究生姚嘯林,北京大學區域與國別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劉嵩,大連海事大學碩士研究生原瑞辰對本文亦有貢獻)
【注:本文系北大國關院·騰訊一帶一路大數據創新實驗項目數字時代國家戰略創新課題組和2020年國家社科重大項目“印太戰略下‘東盟中心地位’重構與中國—東盟共建‘海上絲綢之路’研究”(項目編號:20&ZD145)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①Salvador Rodriguez, “Facebook changes company name to Meta”, Consumer News and Business Channel, October 28, 2021.
②Suchit Leesa-nguansuk, “Industry urged to embrace metaverse”, Bangkok Post, January 6, 2022.
③《求是網評論員:發展數字經濟是把握新機遇的戰略選擇》,求是網,2022年1月20日。
責編/鄧楚韻 美編/李祥峰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