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理論前沿 > 時事洞察 > 正文

構建“五堂聯動”立體化教學模式

近年來,江西師范大學認真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秉持紅色文化育人理念,培根鑄魂、啟智潤心,持續推進基于新時代紅色基因傳承的“大思政課”教學改革,立足思政主課堂,強化實踐課程,做強心理課堂,做大網絡課堂,走進社會課堂,形成了第一課堂、第二課堂、心理課堂、網絡課堂、社會課堂“五堂聯動”的立體化教學模式,激活了教學資源,拓寬了教學路徑。

暢通主渠道,夯實第一課堂

學校緊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主題,把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作為思政課的育人目標,探索符合各年級、各學科專業特點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進”機制。為充分發揮全國重點馬院示范引領作用,2018年起,學校在全省率先開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程,探索形成了“問題式”專題化教學團隊改革模式,構建了“8+X”專題教學內容。課程開設以來,取得良好社會反響。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江西的生動實踐”系列專題視頻,于2021年6月在新華網進行直播,線上線下觀看人數累計達到800萬,并在江西省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師“一線課堂”微課作品評選中,以排名第一的好成績入選“一線課堂”優秀微課。

學校結合辦學特色、學科優勢,建設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核心內容的課程群,形成必修課加選修課的課程體系。在面向本科生開設的“思想道德與法治”“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等思政課集中講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通過案例式、專題式、分眾式、混合式、沉浸式等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提升學生思政課學習的主動性和獲得感。在面向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中國馬克思主義與當代”等課程中,注重本碩博思政課教學內容的有機銜接,突出階段性特征,統籌推進本碩博思政課一體化建設。

唱響主旋律,活躍第二課堂

學校立足實踐育人,構建“課內實踐—第二課堂”思政課實踐教學模式。學校已組織開展“點亮紅色地圖”線上故事講述接力活動、“我與紅旗尋黨史”活動、“學黨史、強信念、跟黨走”系列活動、紅色觀影活動、“追憶百年歷程,用聲感受精神”紅色影視配音秀活動、紅色家書誦讀大賽、“我心中的思政課”微電影劇本選拔賽活動、“青春心向黨”紅色歌詠會、《共同的選擇——方志敏與妻絕筆書》《傲雪紅梅江竹筠》等紅色戲劇情景誦讀系列、《長征組歌》專場音樂會、“師大青年說”主題演說活動等。

通過與第二課堂相結合的形式上好“大思政課”,深度激活教師教學的主體性和學生自主學習的主體性,進一步增強教學的鮮活性、吸引力、感染力,提高思政課育人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強化系統集成,激活心理課堂

學校立足青年學生的心理特點,推動心理健康教育資源的整合、應用和轉化,推進心理健康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滲透,實現思政課堂與心理課堂的深度融合。

通過開設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課和選修課,在內容與形式上進行創新,在實現大學生思想觀念轉變和道德水平提升的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有助于培養學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的社會心態,提升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同時,廣泛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第二課堂活動,不斷拓展心理育人平臺,將各類育人元素滲透到學生的課外實踐活動中,在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對學生心理產生積極影響。如校園心理情景劇大賽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品牌活動。學生緊密圍繞大學生在生活、學習、情感等方面的心理問題進行表演,用學生喜聞樂見的話語形式,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心理品質、開發心理潛能,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依托“互聯網+”,發展網絡課堂

學校堅持信息技術與思政課有機融合,在充分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的基礎上,開展了多場突破時空限制、高效便捷、形式多樣、“線上+線下”的跨校集體備課,加強了跨專業、跨學校、跨地域的教研交流,形成傳統與“互聯網+”相結合的新型教研形態,加大線上優質教學資源的開發力度,構建新型教研形態,打造網絡課程資源、智慧教學工具互動支撐的優質數字教學平臺。日前,學校已建設“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百年黨史江西紅”等省級在線精品開放課程,完善必修+選修、線上+線下的課程體系。如,“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在學銀在線、超星等平臺運行,為全國53所高校和公眾提供免費教學服務。截至2022年3月,課程累計頁面瀏覽量超過4179萬人次。

融入大熔爐,活用社會課堂

學校充分利用好江西紅色資源,將贛鄱大地已經書寫和正在書寫的時代篇章作為豐富而生動的教學素材和教學資源,弘揚井岡山精神、蘇區精神、長征精神和蘇區干部好作風,把“大思政課”與社會大課堂充分融合,讓社會的大熔爐成為育人的重要陣地,讓現實生活成為思政課的豐富源泉。

學校已組織開展了“思政教育進舊址”活動;組織“紅色走讀”研學團赴瑞金市,開展列寧小學舊址現場教學、紅井實地參觀、“十七棵松”下誦讀等一系列研學和微黨課活動;紅土地志愿講解活動;“學四史 踐初心”分散式宣講實踐活動等等。通過將思政課堂延伸至社會,打通“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之間的壁壘,將紅色基因融入青年的血脈,使得紅色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能夠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教育引導學生在勤奮學習、刻苦鉆研、茁壯成長中不斷完善素質、淬煉品格、提升能力、增強本領,堅定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偉大實踐中建功立業的目標和信念。

(作者:江西師范大學黨委書記 黃恩華)

《中國教育報》2022年04月11日第6版

[責任編輯:趙光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