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26日是第二十二個世界知識產權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2021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顯示,中國在創新領域的全球排名已經從2013年的第三十五位上升至第十二位,是排名最高的中等收入經濟體。創新活力的持續迸發,反映了我國知識產權事業的蓬勃發展、知識產權保護水平的不斷提升。
知識產權是創新發展的剛需,更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標配。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知識產權保護工作關系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關系高質量發展,關系人民生活幸福,關系國家對外開放大局,關系國家安全。”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十四五”時期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筑牢知識產權保護法治屏障,打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創新氛圍和競爭優勢。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知識產權法治建設,以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高效的知識產權治理,推動我國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取得歷史性成就。去年,《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年)》《“十四五”國家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規劃》《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加強新時代知識產權審判工作為知識產權強國建設提供有力司法服務和保障的意見》等出臺實施,為知識產權保護提供了頂層設計和法治遵循。我國的知識產權發展之路更加清晰,知識產權保護體系更加健全。
越織越密的法律之網,不斷加大的行政執法力度,以及不斷完善的司法審判體制機制,賦予知識產權保護更多效能。今年全國兩會“兩高”工作報告“曬出”2021年我國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成績單:審結一審知識產權案件54.1萬件;出臺知識產權懲罰性賠償司法解釋;持續加大懲治侵犯知識產權犯罪力度,起訴1.4萬人;會同國家版權局等督辦60起重大侵權盜版案件……更加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讓侵權者付出了代價,有力維護了市場秩序,彰顯了保護創新的決心勇氣。
也應看到,知識產權保護任重而道遠。當前,知識產權領域依然存在侵權易、維權難等現象,再加上新技術、新領域、新業態等不斷涌現,侵權違法行為呈現新型化、復雜化、高技術化等特點。一方面,要健全新領域新業態知識產權保護制度,推進法律有效實施,進一步提高知識產權審判質量和效率,堅決依法懲處侵犯知識產權行為,對侵權假冒的市場主體、不法分子予以嚴厲打擊。另一方面,要統籌推進知識產權領域國際合作和競爭,平等保護中外權利人合法權益,推動全球知識產權治理體制向著更加公正合理方向發展。
知識產權一頭連著創新,一頭連著市場。當前,我國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已轉向高質量發展新階段,尤其需要不斷提升法治化水平。通過進一步完善知識產權法律體系,不斷強化行政執法的針對性,提高司法保護的有效性,積極推動構建大保護工作格局,為知識產權強國建設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更好地護航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