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鋼研著力構建“統一、分層、協同”的科技創新體系,聚焦重點狠抓落實,不斷提升整體科技創新能力,以高水平科技供給服務國家戰略、促進行業進步、助力自身高質量發展。
聚焦關鍵核心材料技術攻關,服務保障國家重大工程。中國鋼研立足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新型舉國體制建設,在中央企業和民口配套系統內率先建立統籌協同攻關機制,全面壓實責任,逐級簽訂“責任書”“軍令狀”,做到“掛圖作戰、后墻不倒”。強化過程監督,建立攻關工程“周檢查”“月匯報”“季推進”等工作機制,定期跟蹤任務進展,加速推進任務實施,確保攻關任務務期必成。
中國鋼研短期聚焦配套服務和解決國民經濟重點領域用材短板,中遠期瞄準建設國家級創新基地并強化原創技術策源地戰略作用,承擔國家層面各類攻關任務50項,一批攻關任務取得里程碑式重大成果:首次突破低壓渦輪軸整體空心鍛件一火成型技術,成功攻克大飛機起落架用超級300M鋼核心技術,實現了我國艦船用關鍵鋼材全部國產化,并為探月工程、載人航天、火星探測、人工核聚變等國家重大工程提供了堅實保障。
中國鋼研牽頭籌建中央企業協同創新平臺,優化升級“小核心、大協作”研發模式,著力解決航空航天、電力能源、石油石化、海工船舶等重點領域高端裝備制造與關鍵核心材料“卡脖子”問題。聚力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全面對接裝備集團需求,聯合重點鋼鐵企業籌建陳篪特種鋼創新中心,助推特種鋼核心技術研發與應用自主可控;穩步推進“中國產業基礎能力發展戰略研究院”建設,切實發揮“國家隊”“主力軍”和行業智庫作用。
中國鋼研不斷提升原創技術研發保障水平和一體化科技服務能力,持續保持材料和冶金行業前沿引領地位,承擔了我國90%的配套用鋼鐵新材料、60%的金屬新材料以及50%的國家鋼鐵行業重大關鍵與共性技術的研制開發任務,有力保障了重大裝備及國民經濟重點領域用關鍵戰略材料自主可控和安全高效。
加速數智轉型和低碳發展,聚勢賦能新材料產業發展。中國鋼積極順應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產業發展趨勢,統籌集團內外優質資源,成立數字化研發中心、鋼鐵綠色化智能化技術中心,著力解決材料產業基礎能力提升難題,從底層、前沿、共性技術出發,培育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研發生態,全面賦能新材料產業發展。
中國鋼研自主開發業內首個集材料云計算、材料APP、科研檢測“數據包”于一體的材料數字化研發平臺(CISRI-DLab),入選工信部2021年工業互聯網平臺創新領航應用案例;建成行業內最大的鋼鐵材料標準/產品數據庫“鋼研•新材道”全球鋼材高端云服務平臺,創造性地提出“基于區塊鏈的材料全產業鏈、全生命期數據服務模型”,入選中央網信辦“國家區塊鏈創新應用試點”。
以“鋼研智云”平臺為核心,面向冶金流程的冶金機理模型集成開發平臺和冶金機理模型知識圖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在京唐、鞍鋼、建龍鋼鐵、中鋁等30余家企業獲得成功應用。在“碳達峰”“碳中和”大背景下,成立氫冶金中心,完成國內首套純氫冶金中試示范線工藝流程及純氫豎爐、換熱器等核心設備設計,被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授予低碳發展研究基地、低碳技術研究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