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中國品牌 > 公司治理 > 正文

中國鐵建:“建圈補鏈”搶占高鐵施工裝備產業鏈制高點

近年來,中國鐵建積極發揮鐵路行業優勢,充分利用長期積累的施工技術與施工經驗,以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模式,培育了大型養路機械、掘進機械、高鐵運架梁裝備等核心產品,形成了產業特色突出、產品覆蓋面廣、生產設施先進、研發實力雄厚的現代化工業產業新格局,增強了企業整體盈利能力。

自主研發的世界首臺千噸級高鐵架橋一體機在福廈高鐵湄洲灣跨海大橋進行加梁作業

中鐵十一局漢江重工在高鐵架橋機制造專業領域積極推動“建圈強鏈”,聚焦產業細分領域,統籌資源要素,協同產業鏈補鏈強鏈延鏈,構建起“鏈主企業+領軍人才+產業協同+公共平臺”產業生態體系,對產業鏈上下游、左右岸進行整體協同培育,全面提升裝備制造研制能力。

肩扛鏈長重擔 在“無人區”開疆拓土

10余年來,我國高鐵橋梁建造普遍采用重900噸、長32米的簡支箱梁。“采用40米梁可節省投資3%-5%,特別適合高墩、大跨度、地質條件復雜等情況使用。”經研究人員分析,與32米箱梁相比較,40米箱梁跨越能力更大,同里程橋梁架設工效更高,在一定條件下經濟性更好。但目前世界各國均未實現40米及以上跨度箱梁的整孔預制架設,更沒有相關成熟裝備可使用。

40米高鐵箱梁的推廣應用是未來中國高鐵建設的一大趨勢。為此,2018年,中國鐵建準確把握40米箱梁運架設備的廣闊應用前景,設立《高速鐵路40米預應力混凝土簡支箱梁運架成套施工設備研制》重大專項。中鐵十一局充分發揮在橋梁施工設備領域的專業優勢,組成團隊聯合攻關。

2020年6月,由鐵五院與中鐵十一局漢江重工聯合研發的世界首臺千噸級運架一體機“昆侖號”成功投用。僅一個月后,中鐵十一局漢江重工研制的千噸級分體式架橋機就在江蘇南沿江鐵路“大顯神威”。該設備以更加輕量化的機身、自動折疊變形技術成為行業中最高效的架橋裝備。時隔一年,在杭溫鐵路,“昆侖2號”架橋機升級而來,以更輕、更穩、更智能刷新行業高度。

截至目前,中鐵十一局漢江重工已研發制造6臺(套)千噸級高鐵箱梁施工裝備,累積銷售29臺(套),應用在南沿江、杭衢、杭溫等新建高鐵施工現場,千噸級架橋機市場占有率達到84%,獲科研專利93項,科研成果全球領先,中國鐵建裝備制造逐步擁有完整產業鏈,成為高鐵橋梁施工裝備的重要支撐力量。

攻堅壁壘強鏈 在“鬧市區”領航定向

“誰的設備能穿山渡海,誰就能掌握行業話語權。”在2021年高鐵施工裝備交流會上,行業專家一語切中了全球高鐵架橋機設計難題的要害。

穿山,是能夠便捷高效地在隧道中來回穿梭;渡海,是要在廣袤的海洋上劈風斬浪平穩運行。世界高鐵發展至今50余年,中國高鐵發展20余年,一直未能真正實現高效施工。核心難題在于架橋機太大,在隧道行駛通過性差,在海上施工穩定性差。

針對這一難題,中國鐵建設計師選擇了“簡單粗暴”的設計理念——設備要小且足夠堅固,過隧道變形要快;盡可能多地采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等最新科技發展成果;研制設備均配置信息化系統,實現智能化、信息化,全面提升運架設備的安全性、經濟性及可操作性。他們力爭將這項課題轉化為中國鐵建未來5年或10年的科技創新重大成就。

2019年,中鐵十一局漢江重工建設二期廠房,在武漢設立新的研發中心,改革形成了研發、設計、制造、安裝、售后為一體的全產業鏈。在兩年有余的時間里,完成了搬梁機、提梁機、運梁車、分體式架橋機、運架一體機的全課題研發。

為解決分體式架橋機過隧道難題,設計師輕量化設計,把能取消的結構件全部取消,能自動折疊的全部自動折疊,重新計算力學設計,采用自主研發的高強度合金鋼材進行輕量化制造,讓架橋機快速過隧。對比以往設備,架橋機“體重”減輕了23%,分體式架橋機通過隧道時間從原來的5天縮短至2.5小時,徹底解決了隧道施工難題,對未來我國中西部地區的高鐵建設起到關鍵作用。

目前,中國鐵建自主研發的6臺千噸級系列施工裝備全部投產,架橋機裝備笨重的關鍵屬性被徹底改寫,新裝備輕輕松松穿過隧道、跨過海洋,搶占了全球高鐵裝備制造的制高點。

匠心精研固鏈 在“深水區”攻堅克難

“十四五”時期,國家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國內軌道工程裝備市場將保持一定的增長態勢。

目前,中國鐵建已掌握了千噸級高鐵搬梁機、提梁機、運梁車、分體式架橋機、運架一體機等全系列產品的研制能力。在裝備制造中形成的中國制造標準已遠超歐盟水準,獲得行業認可,在國際制造標準中發揮了積極的參考作用,有力促進國內外高鐵施工裝備的有效對接。雖然產品技術處于行業領先地位,但在高端環節自主創新能力還有待加強,液壓泵、傳感器等核心零部件尚未實現完全自主可控,一些關鍵核心技術受制于人,支撐產業升級、引領未來發展的科技儲備和創新能力有待完善。

下一步,中國鐵建將集中優勢資源,通過優化設計、管理創新,結合施工現場需求,充分應用數字化、智能化、信息化技術,強化電液系統一體化集成,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產品成本。在決戰決勝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之際,當好全面深化改革的排頭兵,以更高科技水平促進自立自強,加快成為高鐵施工裝備現代產業鏈真正鏈長。

[責任編輯:潘旺旺]
標簽: 中國鐵建   高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