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體學習時就依法規范和引導我國資本健康發展所發表的重要講話,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關于正確認識和把握資本的特性和行為規律的重要講話,明確回答了新時代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如何對待資本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是習近平經濟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資本理論的重大創新和發展,既開辟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認知與實踐的新境界,也開辟了人類社會關于資本理論認知與實踐的新境界。
(一)
資本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中一個十分重要的概念,是馬克思、恩格斯用來考察與分析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以及資本主義社會的一把鑰匙。《資本論》以唯物史觀為基本思想方法,以剩余價值為中心,通過研究資本的生產過程、流通過程和分配過程,對資本主義進行了徹底的批判,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發展的規律。正是因為對于資本特性以及資本主義社會發展規律的深刻揭示,使得《資本論》跨越了經濟、政治、哲學等多個領域,成為全世界風起云涌的無產階級運動的思想指導。當然,由于所處時代的歷史條件限制,馬克思、恩格斯沒有設想社會主義條件下可以搞市場經濟,也就無法預見社會主義國家如何對待資本。
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中國共產黨的一個偉大創造。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實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基本上沒有遇到大規模資本問題。而我們黨實行改革開放歷史性決策,以驚人的歷史智慧和勇氣,將資本作為重要生產要素納入制度設計,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鼓勵和支持非公有制經濟,引入和產生多種形態的資本,成功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開創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條指引中國發展繁榮的正確道路。對資本功能的發揮與駕馭,是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就之一。但是,在新的時代條件下,隨著新技術、新經濟形態的勃發,資本裹挾技術、數據、平臺、市場等力量任性而為、贏家通吃、碾壓弱者等現象日趨明顯。進一步深刻認識資本、規范資本、引導資本,成為新征程上共產黨人必須回答的歷史命題。資本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生產要素,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規范和引導資本發展,既是一個重大經濟問題也是一個重大政治問題,既是一個重大實踐問題也是一個重大理論問題,關系堅持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關系改革開放基本國策,關系高質量發展和共同富裕,關系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正確認識和把握資本的特性和行為規律、依法規范和引導我國資本健康發展的重要講話,提出一系列原創性的新理念新論斷,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資本理論的新發展新突破,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資本論,深刻回答了社會主義社會要發展什么樣的資本、怎樣來發展資本,怎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等重大時代課題。
(二)
關于資本同時具有積極與消極雙重作用,習近平總書記的闡述既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立場、觀點、方法,又體現了與時俱進的創新性、時代性。
在馬克思、恩格斯看來,“資本來到世間,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骯臟的東西”。同時他們又深入分析了資本在一定條件下的革命性與先進性,在《共產黨宣言》中指出:“資產階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按照馬克思的歷史觀與資本觀,資本的最大的歷史作用或其最后的歷史任務,就是為人類社會進入共產主義社會創造出巨大的社會生產力和充分涌流的物質財富。習近平總書記一針見血地指出,“資本主義社會的資本和社會主義社會的資本固然有很多不同,但資本都是要追逐利潤的。”“我們要探索如何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發揮資本的積極作用,同時有效控制資本的消極作用。近年來,由于認識不足、監管缺位,我國一些領域出現資本無序擴張,肆意操縱,牟取暴利。這就要求規范資本行為,趨利避害,既不讓‘資本大鱷’恣意妄為,又要發揮資本作為生產要素的功能。這是一個不容回避的重大政治和經濟問題。”
將對資本的引導與規范上升到重大政治和經濟問題的高度,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對資本屬性、市場經濟特性以及社會主義性質的深邃思考,飽含辯證思維與歷史視野。總結人類社會發展的演變規律、我們黨百年奮斗的歷史成就以及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對待和處理資本的正反兩方面經驗,對資本作為帶動各類生產要素集聚配置重要紐帶、促進社會生產力發展重要力量的積極作用予以充分肯定,對資本失去規范和約束就將給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不可估量的危害這一規律予以有力揭示。警醒我們、告誡我們,對于資本的功用,既要歷史地看待,也要辯證地把握,不能因其天然具有的逐利與貪婪就將其視為洪水猛獸、避之不及,更不能因其極大地促進生產力就對其聽之任之、任其野蠻生長。我們黨帶領人民所進行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壯麗事業,要求我們必須歷史地、發展地、辯證地認識和把握我國社會存在的各類資本及其作用,進一步提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治理能力與水平,練就引導和規范資本有序發展、健康發展的真本事、硬功夫。
(三)
關于社會主義社會要發展什么樣的資本、怎樣來發展資本,怎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習近平總書記作出了系統性的深刻論斷。
必須堅持黨的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牢牢把握正確政治方向。對資本作用的發揮,對資本活力的激發,首先有一個發展方向的問題。要引導包括非公有資本在內的各類資本發揮促進科技進步、繁榮市場經濟、便利人民生活、參與國際競爭的積極作用,使之始終服從和服務于人民和國家利益,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要正確處理資本和利益分配問題。我國社會主義的國家性質決定了我們必須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在社會分配中體現人民至上。要注重經濟發展的普惠性和初次分配的公平性,既注重保障資本參與社會分配獲得增殖和發展,更注重維護按勞分配的主體地位,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堅定不移走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
促進各類資本良性發展、共同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對資本的形態和發展的生態作了明確界定。現階段,我國存在國有資本、集體資本、民營資本、外國資本、混合資本等各種形態資本,并呈現出規模顯著增加、主體更加多元、運行速度加快、國際資本大量進入等明顯特征。我們要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正確處理不同形態資本之間的關系,在性質上要區分,在定位上要明確,規范和引導各類資本健康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全面深化改革,充分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的牽引作用,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把“兩個毫不動搖”作為黨和國家一項大政方針進一步確定下來。強調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為各類資本發展營造更加有利的市場環境和法治環境。強化反壟斷,防止資本無序擴張,有效防范風險,維護市場公平競爭。著力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克服經濟脫實向虛的傾向,重點解決不良資產風險、泡沫風險等。持續擴大對外開放,著力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這些頂層設計和整體謀劃,極大調動了億萬人民的積極性,極大促進了生產力發展,極大增強了黨和國家的生機活力,創造了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奇跡。
(四)
新時代以來的理論創新與實踐創新充分表明,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我們黨對資本性質的理解逐步深化,對資本作用的認識更趨全面,對資本規律的把握更加深入,對資本運行的治理能力不斷提高。而面對構建更加系統完備、更加成熟定型的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時代需要,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一系列規范和引導資本健康發展的戰略思想與方法論。包括:要堅持疏堵結合、分類施策,統籌發展和安全、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國內和國際;要深化資本市場改革,更好發揮資本市場功能,為各類資本發展釋放出更大空間;要健全產權保護制度,消除各種市場壁壘,使各類資本機會平等、公平進入、有序競爭;要完善開放型經濟體制,不斷提高對外開放水平,促進投資便利化,以優質市場環境吸引更多國際資本在我國投資興業;要支持和鼓勵我國資本和企業走向世界;等等。
其中,一個重要的思想就是要為資本設立“紅綠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紅綠燈’適用于道路上行駛的所有交通工具,對待資本也一樣,各類資本都不能橫沖直撞。要防止有些資本野蠻生長。要反壟斷、反暴利、反天價、反惡意炒作、反不正當競爭。要依法加強對資本的有效監管。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資本活動要依法進行。遏制資本無序擴張,不是不要資本,而是要資本有序發展。相關法律法規不健全的要抓緊完善,已有法律法規的要嚴格執法監管。”形象生動的“‘紅綠燈’論”,為如何支持和引導資本規范健康發展提供了明確的原則、具體的要求和強大的方法論。
同時,習近平總書記還創新性地提出和豐富了資本行為、資本主體、資本治理的概念與內涵。他指出,要完善資本行為制度規則;要教育引導資本主體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講信用信義、重社會責任,走人間正道;要全面提升資本治理效能;等等。一系列系統性原創性的新概念新理念新思想新謀劃,構成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資本理論的基石,為我們深化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資本治理的認識與實踐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也為世界范圍內研究人類歷史進程中資本理論發展演進與實踐打開了新維度新視野。
(作者系經濟日報副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