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山西省臨汾市鄉寧縣雙鶴鄉按照縣委“五級責任貫通、五網堆疊融合、五方力量齊抓、五個保障聚力”思路,念好“建、結、用、管”四字要訣,精細謀劃,織密網格,推動基層治理上水平、提效能。
精細“建網”,貫通治理責任。聚焦“政策直達一線、工作直通群眾、情況即時掌握”,構建“1+3+N”責任體系。“1”就是設立鄉鎮網格治理領導小組,“3”就是優化調整村、組、微三級網格,“N”就是針對學校、衛生院、事業單位及108個風險隱患點、247個非法采礦點,逐一建立專屬網格,全面貫通治理責任。目前,全鄉已經形成了17個村網格、112個組網格、340個微網格、16個專屬網格的基層治理責任體系,在18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構筑起了互聯互通、相互融合的“一張大網”,為提升治理能力奠定了堅實基礎。
全員“結網”,匯聚治理合力。把“網格員”作為發揮網格作用、實現網格治理的關鍵。積極推動“所有黨員進網格”,提出“黨員+鄉賢”網格員隊伍建設思路,通過“黨性+榜樣”“黨情+親情”,選優選好每一名網格“專員”,聯結打通每一個網格“脈絡”。突出黨員先鋒作用,黨員是鄉村治理的先鋒力量,雙鶴堅持將黨組織建在網格上、將黨員作用發揮在網格中,村、組、微、專屬網格全部設立黨員先鋒崗,示范引導黨員全部進網格、做先鋒。突出鄉賢影響作用,在微網格員的選定中,積極動員退休干部、老教師、老支書、老村長等進入網格發揮作用。目前全鄉340個微網格中,60個實現了“黨員+鄉賢”的網格員配置,全面匯聚了黨群合力,為推進網格治理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堆疊“用網”,融合治理要素。建網、結網,最重要的是要發揮網格作用、用好網格治理。雙鶴鄉結合工作實際,提出了網格員“六明”“七訪”“八報”工作要求(“六明”,就是要做到對網格區域的基本情況明、人員底數明、人員位置情況明、矛盾風險隱患點情況明、轄區內特殊人群類別明、各類團體單位情況明;“七訪”,就是要做到對孤寡獨居老人、留守兒童、殘疾人員、困難群眾、“三類戶”、重點信訪人員、重點監管人員每月必訪;“八報”,就是要做到外出返鄉必報、矛盾糾紛必報、安全隱患必報、意外事故必報、私挖盜采必報、重大輿情必報、環境污染必報、群眾需求必報),形成了“網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在格上、事在格中”的工作格局。同時,緊盯當前疫情防控、疫苗接種、務工摸底、保險繳納、矛盾協調等重點工作,全面發揮網格作用,實現重點工作在哪里、網格員就在哪里、網格治理作用就發揮到哪里。在近期的疫情防控工作中,積極組織網格員開展排查,將“外防輸入”的總要求落實到一個個微網格上,為守住守好“雙鶴陣地”貢獻了“網格力量”。截至目前,全鄉網格員累計開展入戶排查1264次,排查轄區人口10962人次,推送重點管控人員546人,宣傳疫情防控政策1342人次,解決涉疫矛盾糾紛108件,為居民答疑解惑586余次,網格治理的優勢和作用得到全面凸顯,鄉村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有了明顯提升。
科學“管網”,保障治理成效。網格管理是推動“大治理”的關鍵一環。雙鶴鄉圍繞網格員的管理培養,制定出臺《全科網格員調整實施辦法》和《網格員管理考核細則》,全面推動了網格員管理制度化和規范化。同時,聚焦提升網格員能力素質,積極組織開展網格治理系列專題培訓,一月一訓、以學代練,全面增強網格員思想認識,有效提升網格員能力和素養,為真正打通基層治理“最后一公里”、貫徹落實“最后一毫米的執行力”奠定堅實基礎。(黃彥軍 劉鵬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