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面對世界范圍內疫情持續蔓延、港口擁堵加劇、經濟增速放緩等復雜形勢,天津港集團統籌疫情防控和港口生產經營,前5個月集裝箱吞吐量創出歷史同期最好成績,為更好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和共建“一帶一路”、進一步暢通“大循環”“雙循環”作出了貢獻。近日,經濟日報記者專訪了天津港(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褚斌。
記者:今年是國有企業改革三年行動的收官之年,天津港集團在深化國企改革、推進高質量發展方面采取了哪些舉措?
褚斌:天津港集團高站位落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釋放改革紅利,積聚高質量發展的“乘數效應”,穩步推進世界一流港口營運集團建設。
一是統籌港口資源集群。以做強做優國有資本為基本導向,完成集裝箱、件雜貨、物流等業務板塊資源整合,鞏固“集團軍”優勢。完善市場退出機制,加大低效企業出清出讓力度。深化津冀港口全方位戰略合作,實現功能互補、優勢互促、資源共享、合作共贏,加快建成以天津港為核心、河北港口為兩翼的現代化世界級港口群,增強京津冀城市群整體競爭力。
二是優化港口管理體制。實現對“一港六區”統一運營管理,統籌臨港、南港和主港區產業鏈,吸引裝備制造等優勢產業集聚,培育港口產業集群。
三是提升企業治理效能。明確黨組織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中的法定地位,完善法人治理主體權責體系,黨委會、董事會、經理層協調高效、分工明確。
四是激發企業發展活力。以“三項制度”改革為抓手,牽住深化國企改革的“牛鼻子”。創新推進用工制度改革,打造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和技能人員三支隊伍,暢通職業發展通道,以改革激活隊伍活力,增強企業發展活力。
記者:近年來,天津港集團深入實施“融入式”黨建工程,成為引領保障世界一流港口和世界一流港口營運集團建設的又一亮點。具體來看,黨建工作如何成為推進高質量發展的“紅色引擎”?
褚斌:天津港集團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黨的組織路線,針對天津港集團生產經營、管理運行等方面的實際,創新實施“融入式”黨建工程,將黨建做實成為生產力、做強成為競爭力、做細成為凝聚力,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
一是堅持政治建設,把穩思想之舵。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天津港重要指示精神和新年賀詞重要要求為根本遵循,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將總書記的關懷和囑托轉化為蓬勃興盛的發展成績,作為全體黨員干部員工堅定捍衛“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落腳點。召開天津港集團第二次黨代會,將對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的理解深化拓展為“一二三四”強港興企戰略,作為新時代指導天津港集團蓬勃興盛發展的戰略規劃。
二是堅持黨建引領,做好“融入”文章。創新實施“融入式”黨建工程,把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各環節,將黨建融入戰略規劃、企業文化、經營管理、安全環保、改革創新、職工群眾等全方面全過程。深入實施人才強港戰略,嚴把政治首關,大力培養德才兼備的優秀年輕干部。群團組織聚焦中心工作,紐帶作用顯著增強,廣泛形成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的良好氛圍。
三是堅持抓實“三基”,建強組織體系。建立健全基本組織,全面建強基本隊伍,完善黨建制度體系,推動黨組織按期換屆、黨員培訓全覆蓋、黨內政治生活嚴落實。落實黨組織書記“第一責任人”職責,創新開展書記領辦項目活動,建立領導班子聯系點機制,推動工作在一線推進、問題在一線解決。全面實施“星級黨支部”創建和黨員“攀高”計劃,高質量打造50個紅色陣地,提煉30個優秀基層黨建品牌,高標準選樹139名紅色典型,鞏固形成“黨委領導、黨建引領、支部堡壘、黨員先鋒”的工作格局,為高質量黨建率先攀高峰提供堅強組織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