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中國品牌 > 品牌智庫 > 正文

鼓勵青年一代爭當“技術新星”

【觀察者】 

2022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致首屆大國工匠創新交流大會的賀信中強調:“技術工人隊伍是支撐中國制造、中國創造的重要力量”。截至2021年年底,我國技能人才總量超2億人,高技能人才逾6000萬人,技能人才占就業人員總量的比例達26%。這足以表明,不論是人數規模還是就業形式,技能人才在中國制造建設中都發揮著核心作用。青年一代作為技能人才的后備力量和未來建設的主力軍,肩負著推動中國制造、助力我國邁向世界強國的時代使命。激勵年輕人走技能成才之路、技能報國之路,才能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注入充沛的動力;培養有為的高技能青年技術人才、發揮職業教育效能,才能為祖國制造業發展提供重要的人才保障;塑造青年一代的匠心態度、工匠精神,才能讓精益求精的理念融入時代發展,創造更多的中國奇跡。

技能報國,大有可為。青年技術工人趕上了好時機,從《新時期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方案》到《關于提高技術工人待遇的實施意見》,再到職業教育法,國家相繼推出支持政策,為建設青年技術工人隊伍營造出良好的環境。今年全國總工會表彰的全國五一勞動獎獲獎者中,產業工人比重超過四成,許多國防、裝備制造業的青年代表更是成為耀眼的技術新星。年輕的他們已收獲不凡的成績,用扎實的奮斗書寫著從普通工人成長為大國工匠的動人篇章。

技術育人,技能練兵。“十四五”規劃強調,要加強創新型、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培養。職業教育作為培養產業工人后備軍的主陣地,其核心目標就是培養高素質的技能人才。目前,全國共有技工學校2492所,在校生達420萬余人,每年向社會輸送約百萬名畢業生。技工學校已成為我國產業工人的重要供給基地,是技能人才自主培養的重要渠道。希望技工院校充分發揮技術育人的核心作用,全面推進“工學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深化產教融合、堅持校企合作,向青年技工提供專業技能知識,保證他們畢業后與對口企業無縫對接。

此外,職業技能競賽也為青年技工提供了技術練兵的大舞臺。形式多樣的職業技能比賽,不僅可以激勵更多的年輕人重視技能、學習技能,增強當工人的榮譽感,還可以帶動青年技工整體形成合作爭先、共同發展的良好氛圍。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青年行業明星活躍在全國或世界級技能大賽上,展現出良好的職業素養,他們用絕對的技術硬實力,體現了新一代技能人才的新風貌。

青春之歌,匠心傳承。放眼全球,一些工業化較早的國家獲得長足發展,無不依靠工匠的勤奮探索。“德國制造”的經久不衰與其工人群體專注、嚴謹的工作品質密不可分;意大利產品的設計感和體驗感源自工匠對細節的把握和對質量的追求。我國自古就有尊崇和弘揚工匠精神的優良傳統。新中國早期工業化進程中,更是出現了一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工業大軍,在各個時期的建設發展中貢獻了重要力量。

工匠精神,不只是一種堅守本心、追求極致、精益求精的態度。在今日激烈的市場競爭和轉型升級壓力下,工匠精神被賦予以創新為導向、以技術為生命、以質量為追求的新內涵。在我國從工業大國向工業強國邁進的關鍵時期,青年技工需要胸懷匠心,傳承和弘揚工匠精神,爭做高技能人才和大國工匠,傳承各行各業的優良作風。

偉大事業呼喚人才,偉大時代造就人才。我們熱烈盼望青年一代順應時代需求,向中國制造業進軍,向技術一線進軍,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適應當今世界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需要,勤學苦練、深入鉆研,勇于創新、敢為人先,不斷提高技術技能水平,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實施制造強國戰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智慧和力量。

(作者:付卓,80后,中國傳媒大學青年學者,主要研究方向為語言學、跨文化交際等,目前關注青年研究,負責職業院校培育等科研課題。)

(本期選題支持:任歡 王美瑩)

[責任編輯:潘旺旺]
標簽: 大國工匠   職業教育   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