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經濟金融 > 全球經濟 > 正文

歐元走弱、美國通脹、多國加息,釋放啥信號?

歐元兌美元跌破平價、美國通脹創新高、多國央行加息……當前,全球經濟面臨著諸多不確定性。如何看待當前形勢?這些事件發生背后的深層原因是什么?

歐元兌美元匯率為什么走弱?

“我們正在見證歷史!”7月13日,在歐元兌美元匯率20年來首次跌破1比1的新聞留言中,有網友評論,“破天荒,歐元匯率首次低于美元”。

歐元短期內為何暴跌?各國媒體關注。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梁斯在接受人民網“強觀察”欄目采訪時表示,歐元走弱的背后離不開美聯儲加息的影響:從今年3月份開啟貨幣緊縮進程后,美國已經連續三次共加息150個基點,而歐洲央行并沒有跟進,進而增大了歐元的貶值壓力。

能源經濟學家、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商務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董秀成認為,歐盟對俄羅斯的制裁導致歐洲的能源供給告急,能源危機加大了歐洲經濟衰退的可能性,從而降低了市場對歐洲的預期,導致歐元低迷。

看長期,歐元兌美元走弱的深層次原因是什么?

“歐元貶值的核心原因是歐洲幾大強國經濟疲軟。”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學院院長蔣先玲表示,從2008年起,歐洲經濟的總量增長緩慢。2010年希臘債務危機爆發,歐元區改革進展艱難,使其飽受貿易逆差、勞動力短缺、資本外流等困苦,因此不得不進入“負利率”時代,經濟“元氣大傷”。

歐洲央行最新預測,2022年歐元區經濟同比增速為2.8%,與3月份預測相比出現大幅下調。

記者梳理發現,為應對歐元現狀,歐洲央行將推行新的貨幣政策。據央視財經報道,目前市場普遍預期歐洲央行將會在本周四(7月21日)宣布加息25個基點,為11年來的首次加息。

美國通脹為何再創新高?

美聯儲在今年3月加息25個基點,這是美聯儲2018年12月以來首次加息;6月份,美聯儲加息75個基點,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上調至1.5%-1.75%,為自1994年以來單次最大幅度加息。同時,美聯儲從6月1日起縮減規模近9萬億美元的資產負債表,以配合加息舉措,遏制飆升的通脹。

數據顯示,從去年3月起,美國通脹數據就開始逐步攀升。直至今年6月,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增長9.1%,漲幅創近41年新高。

“美聯儲加息與‘縮表’的背后,說明美聯儲的工作重心全面轉向控制美國嚴重的通貨膨脹。”梁斯說。

美國的通貨膨脹何至于此?

“廣義貨幣供應量(M2)的高增長是美國物價上漲至通貨膨脹的關鍵因素之一。”蔣先玲表示,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包括美國在內的不少國家生產受阻、失業率上升、居民收入減少、未來預期下降,為促進經濟,美國放寬貨幣政策,增加了M2的供應。

“美國居民消費與支出的數據表明,貨幣供應量增加對消費需求增長沒有產生多大作用,反而推動了通貨膨脹的發生。”蔣先玲說。

美聯儲加息,是否會起到立竿見影的作用?

“美聯儲加息釋放了復雜的信號,美國經濟仍存在高度不確定性。”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金融學系教授江萍認為,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帶來的產業鏈供應鏈等沖擊短時間內難以徹底解決,加息政策的有效性和通脹的持續性仍有待觀察。

江萍進一步表示,美聯儲加息會給全球經濟發展帶來負面影響。在當前國際形勢下,美聯儲的頻繁加息壓縮了其他國家的政策空間,使這些國家面臨的不確定性增多,同時經濟增長乏力、通貨膨脹上升的滯漲風險增加。

多國央行為何集中加息?

緊隨美聯儲步伐,近期,全球多國央行選擇加息:加拿大央行在此前兩次加息50個基點后,超乎市場預期加息100個基點,為1998年以來G7經濟體中單次加息幅度最大的一次;韓國央行將基準利率從1.75%上調至2.25%,符合預期。50個基點的加息幅度是韓國央行1999年將利率作為主要政策工具以來的最大單次加息。

多國央行集中加息釋放啥信號?

“美國加息以后,其他國家不得不跟進,不然會導致本國貨幣貶值。”江萍表示,雖然本國貨幣貶值可能帶來一定的外貿競爭力,但美元頻繁加息,會造成短期本幣貶值過快,導致匯率崩盤,最終因企業美元債務、資本流出等問題,影響本國金融穩定。如該國經濟較為依賴進口,還會加劇輸入性通貨膨脹。

新興經濟體如何受制于此輪美聯儲加息風波?

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經濟學教授豪爾赫·馬奇尼在人民日報發表的文章中表示,美聯儲加息增加了阿根廷匯率波動和資本外逃風險,影響市場對阿根廷經濟的信心,導致阿根廷的償債難度進一步加大,如何避免債務違約成為阿根廷經濟發展面臨的突出挑戰。

那么,我國經濟是否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江萍表示,美聯儲加息降低了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可能導致全球貿易增速回落,外需進一步削減,我國外貿企業因此面臨一定的壓力。

我國高度關注并注意防范輸入性通脹風險。在近期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楊蔭凱表示,未來一段時間,受地緣政治沖突等因素影響,我國輸入性通脹壓力也是比較大,但我國市場供應總體充足、政策工具箱豐富,完全有條件、有能力、有信心繼續保持物價平穩運行。

[責任編輯:曲統昱]